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通知。“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動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創新,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產業,做大做強生物經濟。
《規劃》提出,生物經濟以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進步為動力,以保護開發利用生物資源為基礎,以廣泛深度融合醫藥、健康、農業、林業、能源、環保、材料等產業為特征。《規劃》明確,發展生物經濟是順應全球生物技術加速演進趨勢、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方向,是前瞻布局培育壯大生物產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滿足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內容,是加強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規劃》提出了生物經濟發展5項原則:一是堅持創新驅動。加快推進生物科技創新和產業化應用,打造國家生物技術戰略科技力量,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水平。二是堅持系統推進。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加快生物技術向多領域廣泛融合賦能,加快培育生物領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三是堅持合作共贏。集聚全球生物創新資源,積極參與全球生物安全治理,推動生命科學、生物技術雙邊和多邊國際合作,實現生物經濟效益互利共贏。四是堅持造福人民。恪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客觀規律,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五是堅持風險可控。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落實生物安全法,加強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提高國家生物安全保障能力。
《規劃》明確了生物經濟4大重點發展領域。一是順應“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的新趨勢,發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醫藥。二是順應“解決溫飽”轉向“營養多元”的新趨勢,發展面向農業現代化的生物農業。三是順應“追求產能產效”轉向“堅持生態優先”的新趨勢,發展面向綠色低碳的生物質替代應用。四是順應“被動防御”轉向“主動保障”的新趨勢,加強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
《規劃》提出了生物經濟發展目標:
“十四五”時期,我國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生物經濟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不斷加強。
生物經濟總量規模邁上新臺階。生物經濟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穩步提升,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生物技術服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顯著提升。生物經濟領域市場主體蓬勃發展,年營業收入百億元以上企業數量顯著增加,創新創業企業快速成長。
生物科技綜合實力得到新提升。生命學科基礎研究投入大幅提高,生物產業研發投入強度顯著提高,高價值發明ZL擁有量大幅增加,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生物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顯著增強,生物經濟區域性創新高地、生物產業集群數量和影響力顯著提升。創新產品和服務對生物產業增長貢獻率顯著提高。生物產業體系更加發達,產業鏈、供應鏈更加協調穩定。
生物產業融合發展實現新跨越。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更加廣泛惠及人民健康、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生物藥物和醫療服務社會普及程度明顯提升,基因檢測技術覆蓋率持續提高,生物領域第三方服務機構數量穩步增長。生物能源穩步發展,生物基材料替代傳統化學原料、生物工藝替代傳統化學工藝等進展明顯。
生物安全保障能力達到新水平。加快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生物安全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基礎保障、事后恢復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平戰結合的應對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等生物安全事件聯防聯控機制,基本建成國家主導、防控兼備、多元立體、機制順暢、基礎扎實的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大幅提高,重大疫情防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疫情防控相關科研攻關、基礎保障、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生物領域政策環境開創新局面。體制機制和制度環境更加優越,促進先進技術、人才、資本等創新要素集聚和流動。生物技術市場交易更加活躍,審評審批、市場準入、產品定價、市場監管、產權保護等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深入,生物資源保護開發利用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完善,專業化市場服務機構持續增加。
展望 2035 年,按照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要求,我國生物經濟綜合實力穩居國際前列,基本形成技術水平領先、產業實力雄厚、融合應用廣泛、資源保障有力、安全風險可控、制度體系完備的發展新局面。
《規劃》部署了生物經濟發展5方面重點任務:
一是大力夯實生物經濟創新基礎。加快提升生物技術創新能力,培育壯大競爭力強的創新主體,優化生物經濟創新發展的區域布局,深化生物經濟創新合作。
加強原創性、引領性基礎研究。瞄準臨床醫學與健康管理、新藥創制、腦科學、合成生物學、生物育種、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控和生物安全等前沿領域,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重點研發計劃。加快打造生物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積極凝聚大團隊、集聚大資源、實施大項目、取得大突破。強化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牽引作用,聚焦“四個面向”超前部署引領性設施,加快轉化醫學研究、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等建設,鼓勵依托設施建設前沿交叉研究平臺,加強設施運行開放和數據共享。
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實行“揭榜掛帥”、“賽馬”制度,開展生物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集中力量補齊底層技術、關鍵部件、共性基礎技術和材料、基礎軟硬件等發展短板,加強供需協同,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
開展前沿生物技術創新。加快發展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推動以單分子測序為標志的新一代測序技術創新,不斷提高基因測序效率、降低測序成本。加強微流控、高靈敏等生物檢測技術研發。推動合成生物學技術創新,突破生物制造菌種計算設計、高通量篩選、高效表達、精準調控等關鍵技術,有序推動在新藥開發、疾病治療、農業生產、物質合成、環境保護、能源供應和新材料開發等領域應用。發展基因診療、干細胞治療、免疫細胞治療等新技術,強化產學研用協同聯動,加快相關技術產品轉化和臨床應用,推動形成再生醫學和精準醫學治療新模式。部署開展中醫藥治療重大疾病作用機制及針灸作用原理研究。鼓勵發展生物計算、脫氧核糖核(DNA)存儲等新技術。
發展壯大新型創新力量。在高端科研儀器、醫療設備、新藥創制、生物制造、生物育種、生物質能等前沿領域,支持有影響力的用戶單位牽頭建立產用聯合體,與生產企業共同合作開展生物產品技術創新和示范驗證,構建“應用示范-反饋改進-水平提升-輻射推廣”的良性循環發展機制。圍繞重大疾病預防和治療,加快建設研究型醫院、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轉化醫學研究中心,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設立研究型病房,加強醫工、醫校結合,試點開展臨床研究制度創新,提升醫藥衛生成果轉化和功能驗證能力。鼓勵建設行業研究院和創新發展聯盟,健全完善生物產品和服務的標準體系,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提高行業發展質量和效率。
二是培育壯大生物經濟支柱產業。加快推動醫療健康、生物農業、生物能源與生物環保、生物信息產業發展。
推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提升疾病診斷能力。推動生物技術與精密機械、新型材料、增材制造等前沿技術融合創新,大力開發分子診斷、化學發光免疫診斷、即時即地檢驗等先進診斷技術和產品,發展高端醫學影像等診斷裝備,促進裝備向智能化、小型化、快速化、精準化、多功能集成化發展。強化中醫療效判定與機制研究,推動中醫藥理論的傳承創新。 提高臨床醫療水平。發展微流控芯片、細胞制備自動化等先進技術,推動抗體藥物、重組蛋白、多肽、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等生物藥發展,鼓勵推進慢性病、腫瘤、神經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和罕見病的原創藥物研發。拓展智能手術機器人、數字療法、粒子放療等先進治療技術臨床應用。對開展臨床應用的干細胞治療、細胞免疫治療、醫療新技術制定完善技術規范,科學開展臨床評價。把優秀傳統理念同現代生物技術結合起來,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集成推廣生物防治、綠色防控技術和模式,協同規范抗菌藥物使用。
三是積極推進生物資源保護利用。加大生物資源保護力度,健全生物資源開發利用體系,規范生物資源安全共享。
四是加快建設生物安全保障體系。健全完善基礎保障體系,加強重大疫情防控體系建設,切實筑牢國家生物安全屏障。
五是努力優化生物領域政策環境。完善市場準入政策,擴大市場應用空間,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強化金融支撐服務,加強人才梯隊建設,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政策先行先試。同時,《規劃》提出了創新能力提升、生物醫藥技術惠民、現代種業提升、生物能源環保產業示范、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融合應用、生物資源保藏開發、生物經濟先導區建設7項重大工程。
《規劃》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健全各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協調機制,切實抓好督導評估,統籌推動生物經濟發展重大規劃、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生物經濟發展工作,健全工作機制,細化政策措施,切實抓好《規劃》落實;要加強科普宣傳和政策解讀,營造有利于生物經濟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取得良好開局。”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在今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今年1—5月份,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7.......
加強政策溝通協調 深化經濟領域合作——第18次中韓經濟部長會議成功召開5月16日,第18次中韓經濟部長會議以視頻方式召開。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和韓國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崔相穆共同出......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發布2024年度研究課題征集公告。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相關領域重大問題和政策研究,現啟動2024年度課題研究工作,向社會公開征集課題研究單位。有......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和“一把手”述責述廉有關要求,進一步壓緊壓實科技部各級領導班子和黨組織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全面檢驗黨建工作及黨......
人勤春早,大抓落實。2月18日,新春上班第一天,江西省委省政府舉行2024年一季度全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十百千萬”工程動員大會。當日,各設區市和部分縣(市、區)同步舉辦本級重點項目開工活動,掀起了新......
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1日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在2024年第1期《求是》雜志撰文表示,綜合起來看,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要深刻理解、全面認識,既......
12月18日,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主持召開部黨組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范......
12月18日,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落實國家機構......
據悉,財政部近期發布通知,廢止了部分此前出臺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文件。被廢止的文件目錄包含從2015年到2022年發布的11份文件。被廢止的文件如下圖:這一舉措在最初引起了眾多猜測和恐慌。但......
11月2日,深圳市南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深圳市南山區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南山區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形成一批國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