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8-24 13:21 原文鏈接: 華為高喊“活下去”,寒氣已到IVD!

      8月22日華為內部論壇發布了一篇《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的文章。

      文章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表示,全球經濟將面臨著衰退、消費能力下降的情況,華為應改變思路和經營方針,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保證渡過未來三年的危機。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綱領,邊緣業務全線收縮和關閉,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

      我記得2018年,萬科也曾喊“活下去”,4年后,萬科活了下來,“恒大、融創、富力們”,紛紛倒下了。如今,華為都在喊“活下來”,不禁對IVD行業的未來產生了思考。

      在新冠“黑天鵝”之前,IVD行業一直保持穩步發展的節奏。新冠的到來,改變了整個IVD的發展環境,絕大部分企業都把業務的重心轉移到了新冠試劑有關的產業鏈中,當然也對整個行業格局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這3年中,做新冠核酸、抗原、抗體試劑的企業們一飛沖天,涌現出大量的“巨頭”,如,寶太、圣湘、明德、東方、艾康、熱景等等。

      針對新冠疫情,應該兩面看待這個問題。一方面,疫情對試劑的需求確實拉高了企業的業績,但同時集采也在極力的降低價格,利潤不可持續;另一方面,防疫擠壓了其他IVD產品的應用空間,常規產品銷售遠不如從前,同時疫情花費對醫保和地方財政都是極大地負擔,未來不排除在衛生費用支出方面極度的壓縮,或者結算周期變長。

      寒氣其實早已經飄到了IVD行業。IVD行業未來3年會不會過緊日子?一定會的。

      人才需求降溫。從2021年中開始,業內已經有不少企業開始優化人員,大批量的員工流向市場。從招聘需求上也能看出,行業的高新誠聘變少了,企業更加理性,不再盲目擴張人數。未來IVD行業的求職將不會再像之前高價搶核酸研發、抗原研發那么的瘋狂和夸張,薪資水平會回歸正常市場。

      產線收縮。據我所知,幾家大的IVD企業已經在收縮產線了,一些在研的邊緣項目都直接砍掉了,集中力量發展主航道。近幾年,新冠賺錢的企業都在強調IVD產線我全要,并且還要自己造。但其實,已經有不少企業深陷其中。無論是分子還是發光,真正要投入研發并且在未來市場想占據一席之地,需要花費的時間、人力、金錢的成本都不容小覷,就算做出來了市場還充滿不確定性。因此,一定要謹慎,免得攤子鋪的太大了,萬一投入不能雨露均沾,步子一大,就容易扯到蛋。

      投資并購須謹慎。買買買也是擴大企業規模和產業實力的手段。疫情以來,多家IVD企業實現了投資并購,如邁瑞收購海肽、圣湘入股真邁、萬孚收購天深等,都是不小的手筆。另外,行業內千萬級別的投資也有很多。不過,當下整個市場估值也在走低,IVD上市企業大部分市值與高點相比都已經腰斬了。投資并購要充分考慮未來空間,千萬別高價買個燙手山芋。

      現金為王,應收賬款風險加大。年中報發布后,不少核酸檢測企業的業績大漲,伴隨而來的是應收賬款的激增,金域、迪安、凱普、蘭衛等都首當其沖。這其中很多都是核酸檢測的費用,政府肯定不會賴賬,但結款時間不好說。不過整體上看,IVD企業都比較保守,大部分企業賬上都趴著大量的現金在吃利息,邁瑞董事長曾公開表示,賬上趴著近200億現金。目前來看,IVD企業最大的投入還是在建設產業園這種實體,行業內至少有100億的投入都是在給自己建房子。只要不是去跨界做藥、投資新能源,風險都不算大。

      集采壓近,利潤大降。前幾天說四大集采合圍醫療,IVD今年各種最低價聯動一點也不少,發光、生化已經開始,未來必然是集采為王。集采一方面是降價,另一方面是市場洗牌。對IVD企業來說,機會好能做到以量換價,不然的話就要被某個市場清出去。40%左右的降價對IVD企業來說,雖然還能保證生存,但其實已經把利潤都交出去了,還要給合作伙伴一定的分成,對應到公司,就是要壓縮經營成本。當你感覺到公司在加強考勤、嚴控打印紙的時候,一場內部斗爭已經展開了。

      新冠退潮,常規產品難推。無論海外還是國內,新冠產品本質還是一個被動的需求,是買方主動拉動的,并不是賣方市場教育驅動的。所以賣新冠和賣其他常規產品不一樣。我也和不少IVD公司銷售交流過,新冠以來,常規產品市場增長并不大,好多還是賣新冠搭進去的。分子、發光、生化以后必然是越來越不好賣了。看看現在的招標,進口設備都是白菜價進院搶試劑市場,可見競爭有多激烈。

      華為都在喊“活下去”,相信整個IVD產業的企業不一定比其更有眼光。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IVD人也應當高筑墻,廣積糧,積極應對變化,未雨綢繆。


    相關文章

    華為高喊“活下去”,寒氣已到IVD!

    8月22日華為內部論壇發布了一篇《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的文章。文章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表示,全球經濟將面臨著衰退、消費能力下降的情況,華為應改變思路和經營方針,從追求規......

    華為高喊“活下去”,寒氣已到IVD!

    8月22日華為內部論壇發布了一篇《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的文章。文章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表示,全球經濟將面臨著衰退、消費能力下降的情況,華為應改變思路和經營方針,從追求規......

    揭牌!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牽手華為成立實驗室

    8月18日,由華為公司、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武漢理工大學等多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與行業頭部企業等單位聯合成立的“智慧港口全球創新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在天津揭牌。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吳超仲,......

    華為30歲以下員工僅占28%!中年人危機真的存在嗎?

    據華為發布《2021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華為的19.5萬員工為全球30多億人口提供服務。其中,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約10.7萬,占員工總數的54.8%,海外員工本地化率為64%。據悉,在這19.5萬......

    華為獨有技術放出,光電混合纜+WiFi6方案開辟新時代

    8月9日,“華為中國”放出了一段視頻,對“光電混合纜”進行了科普。顧名思義,“光電混合纜”就是將光纜和電纜原本兩根線打包成一根線。華為表示,利用獨有技術,使光電混合纜做到軟硬件協同,協商數據報文通過光......

    IVD行業生化試劑集采江西打響第一槍,對國產有何影響?

    2022年集采提速擴面,體外檢測(IVD)行業集采也開始深入。8月4日,江西省藥品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關于開展肝功能生化檢測試劑信息申報工作的通知》。IVD集采作為2022年國家醫保局......

    5800萬元!華為中標山東項目訂單被取消

    從中國政府采購網獲悉,東莞華為服務有限公司被取消一項總金額為5888.72萬元的項目中標資格。據悉,東莞華為服務有限公司系于今年5月20日首次公告中標山東公安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應用項目(一期),而日前山......

    IVD行業7月大事記:融資、合作不斷,IPO創新高!

    7月重要政策7月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通知,不再對高風險進口非冷鏈物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7月2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進一步推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7月IPO動態7月19日,上海聯影醫療......

    為推進關鍵領域發展,華為年內再度招聘“天才少年”

    日前,華為招聘官方微信發布“天才少年”招聘計劃,這是華為今年第二次面向全球發出“天才少年”召集令。華為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為了吸納更為優秀的人才,華為在薪酬、福利等方面逐年提升條件,并強調人才的自由度......

    年薪201萬元!這位“天才少年”放棄360萬年薪執意加入華為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7月22日,華為招聘官微發布“天才少年”招聘計劃。這是自4月25日之后,華為今年第二次面向全球發出“天才少年”召集令。今年3月28日,華為在2021年年度報告發布會上透露,在過去兩......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