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投國際期刊,但英文論文卻遲遲寫不下第一個單詞。依賴翻譯軟件,但中英文寫作的邏輯天差地別。非英語母語者,如何順利開始第一次英文論文寫作?
近期,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博士候選人童蘊賀在Science網站職業專欄發表文章,回憶自己讀研期間第一次撰寫英文論文的心路歷程,他也總結了應試英語寫作與實用論文寫作的差異。
在中南大學讀研期間,童蘊賀第一次嘗試英文論文寫作,當時只能采取“機器翻譯+人工修改”的策略,在導師陳長坤教授手把手地修改后,論文終于獲得采用。童蘊賀告訴《中國科學報》,自己在申請英國高校時,雅思寫作單項取得7分,目前他已經在國際期刊發表5篇英文論文。
逐漸減少使用翻譯軟件、迅速完成初稿,保持文章簡潔精煉,是他給英文論文寫作入門者的建議。
以下是童蘊賀的自述:
我從小在中國長大,英語還在不斷學習中。
第一次把論文初稿發給博導時,我非常緊張。一周后,他發回的論文修改意見頗多,我難免沮喪。但當我仔細看了導師的修改意見后,就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導師縮短了我的長句,并評論說應該避免使用冗長、復雜的表達。
這個建議和我在應試英語中學到的完全不同。考試時,復雜語法和高級詞匯總能贏得高分,所以我一直是這樣寫作的。但顯然在英語寫作方面,我還有很多要學習。
我14歲的時候開始學習英語,英語是中考的必考科目,所以老師總讓我們練習詞匯和語法。接下來的幾年中,我們需要通過大大小小的英語考試,才能升入大學和畢業。
在這些考試中,寫作的地位并不算特別重要——相反,考試大多以選擇題的形式考察閱讀理解、詞匯和語法。
在中國讀研期間,我第一次嘗試實用性英文寫作。
當時,我想向國際期刊投稿,但沒信心直接用英文寫出初稿,所以我用中文寫好初稿,然后用翻譯工具轉寫。最后,這篇論文被期刊接收了,我的“策略”起了作用。
但隨著我閱讀更多的英文論文并重讀自己的論文,我意識到這種“策略”并不理想:翻譯工具只能將文章逐字轉寫,但因為中英文句法結構不同,這樣轉寫出來的文章相當不自然。
我知道,如果我想繼續發表論文,就得學習直接用英語寫作。當我到英國讀博士時,還要用英文寫郵件和研究計劃。(我也需要精進英語口語,這是另一個故事)。
嘗試英文寫作之初,我常常在電腦前坐了一整天,最后只寫了200字。我無法判斷自己的寫作是否地道。每當我構思一個句子時,我總想象讀者發出嘲笑聲。
終于有一天,我實在受夠了一遍又一遍地寫同一個句子。于是我下定決心,論文初稿必須速戰速決。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句子似乎從我手上流淌出來,幾個小時后,我有了一份粗略的草稿。
雖然初稿還需不斷修改潤色,但我已經松了一口氣,我知道這篇論文只會越來越好。
另一個關鍵點是導師給我的寫作反饋。
如果沒有他的評論,我可能永遠不會意識到,復雜的語句和宏大的詞匯會讓讀者困惑。他還讓我意識到講清楚故事、減少無關細節的重要性。
如今,在開始寫作之前,我會概括文章中心。我也嘗試著迅速寫出初稿,盡量讓我腦海中完美主義的聲音安靜下來。
寫好初稿后,我再回頭檢查是否能讓語句更簡潔,并刪去無關細節。
我對編輯論文的態度也變得放松了:即使我收到一份充滿修改意見的返稿,我也視之為發現問題的機會。不過我最近發現,導師對我的論文修改變少了,這使我有信心認為我正在取得進展。
有點沮喪的是,我知道自己可能永遠不會寫得像我的導師那樣好。其實,對許多英語母語者而言,寫作也不容易,它不像解決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而是一門需要多年練習的藝術。
希望我的經歷能夠幫助大家制定適合自己的寫作策略。
剛剛,2023年中科院《國際期刊預警名單》公布!共有28本被納入預警期刊。期刊分區表團隊結合專家咨詢結果和計量指標表現,發布2023年度《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期刊預警不是論文評價,更不是否定預......
想投國際期刊,但英文論文卻遲遲寫不下第一個單詞。依賴翻譯軟件,但中英文寫作的邏輯天差地別。非英語母語者,如何順利開始第一次英文論文寫作?近期,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博士候選人童蘊賀在Science網站職業專......
想投國際期刊,但英文論文卻遲遲寫不下第一個單詞。依賴翻譯軟件,但中英文寫作的邏輯天差地別。非英語母語者,如何順利開始第一次英文論文寫作?近期,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博士候選人童蘊賀在Science網站職業專......
想投國際期刊,但英文論文卻遲遲寫不下第一個單詞。依賴翻譯軟件,但中英文寫作的邏輯天差地別。非英語母語者,如何順利開始第一次英文論文寫作?近期,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博士候選人童蘊賀在Science網站職業專......
想投國際期刊,但英文論文卻遲遲寫不下第一個單詞。依賴翻譯軟件,但中英文寫作的邏輯天差地別。非英語母語者,如何順利開始第一次英文論文寫作?近期,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博士候選人童蘊賀在Science網站職業專......
2018年6月26日,最新的影響因子終于出來了。ISI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報告》,全稱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盤版)在內的8......
北京時間8月3日凌晨,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關于新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的論文《自然-生物技術》撤回。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采訪《科學》、《細胞》等頂尖科學雜志,揭秘國際學術期刊處理爭議性......
近日,中國學者被大規模撤稿事件有了新進展。集中撤銷107篇中國作者論文的國際期刊《腫瘤生物學》今年7月起將不再被SCI收錄。至此,撤稿事件的兩大“主角”都被處理,事件似乎可以畫上一個句號。然而,中國論......
隨著1月20日離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未來的去向成了世人關注的焦點。就在同一天,《美國高等教育紀事》發表了一篇文章《奧巴馬教授需要一個新工作,我們就來替他轉發一下他的學術簡歷吧》。文章以半玩笑半認真的態度......
據國際期刊出版平臺愛思唯爾和美國湯森路透網站消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北京大學共建的國際地學期刊《地學前緣》已被列入科學引文檢索擴展版期刊目錄。湯森路透科學網站的“核心合集”現已收錄該期刊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