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5-02 08:12 原文鏈接: 華北平原局部地下水重金屬超標防治形勢嚴峻

      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水利部近日聯合印發《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2015年初步遏制華北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城鎮集中式地下水飲用水源水質狀況有所改善。方案的出臺,意味著眾所關注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將在華北平原率先突破。

      污染防治形勢嚴峻

      局部地下水重金屬超標,污染來自海河流域污染地表水入滲補給

      初步調查表明,華北平原局部地區地下水存在重金屬超標現象,主要污染指標為汞、鉻、鎘、鉛等,主要分布在天津市和河北省石家莊、唐山以及山東省德州等城市周邊及工礦企業周圍;局部地區地下水有機物污染較嚴重,主要污染指標為苯、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南部郊區,河北省石家莊、邢臺、邯鄲城市周邊,山東省濟南地區―德州東部,河南省豫北平原等地區。

      海河流域受污染地表水入滲補給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2010 年,該流域廢水排放量高達49.73億噸,未達標的斷面比例為60.6%,污染嚴重河流渠道、過量施用化肥和農藥以及不達標的再生水灌溉區等對地下水環境影響顯著。重點污染源排放也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此外,華北平原地下水環境監管能力低下、監測網絡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也直接影響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部分城市和工業企業周邊地下水污染呈惡化趨勢,嚴重威脅地下水飲用水源安全。地下水污染治理和修復難度大、成本高、周期長,形勢嚴峻。著力開展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十分必要和緊迫。

      突出重點分區防治

      優先保護飲用水源,解決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等突出問題

      目前,地下水還是華北平原重要的飲用水來源,工作方案提出,要優先保護飲用水源,保障城鄉居民飲水安全。這方面的路徑包括了規范、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嚴格地下水飲用水源環境執法;加強地下水源環境管理;加強超標地下水飲用水源分類防治等。

      為重點突破,有序治污,工作方案提出了分區防治的工作思路,要求優先解決華北平原地下水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等突出問題。

      根據地下水系統特征,工作方案將華北平原及其地下水重要補給區劃分為30個地下水補水、徑流和排水相對獨立的污染防治單元,每種不同的防治單元承擔不同任務。

      方案要求,在污染控制單元中,積極推進重金屬超標單元地下水污染綜合防治工作,加快實施有機超標單元地下水污染綜合防治,并逐步開展“三氮”超標單元地下水污染綜合防治。

      以重金屬超標治理為例,方案詳細列出了華北平原地下水重金屬污染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包括溫榆河沖洪積扇單元要著力解決北京昌平區地下水鉛重金屬污染 問題,對北京市首都鋼鐵公司搬遷場地提出場地修復技術方案;滹沱河沖洪積扇單元要著力解決石家莊市峽石溝生活垃圾填埋場等地下水鉛、汞重金屬污染問題等 等。

      提高地下水水質監測能力

      到2015年年底,完成監測區域點位建設,實施日常監測

      要治污,首先要摸清污染狀況。針對目前地下水缺乏有效監測的狀況,方案提出,到2015年年底,初步建立華北平原地下水質量和污染源監測網,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狀況。

      首先要建立華北平原地下水質量監測網。方案要求,到2015年年底,完成華北平原地下水監測區域點位建設,實施日常監測。環保部門針對華北平原城鎮集 中式地下水飲用水源補給徑流區布設地下水環境監測網,組織開展水質例行監測,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全指標分析,重點加強重金屬、有機污染物和“三氮”污染指標 監測。華北平原地下水質量監測網建成后將與國土資源和水利部門實施的“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相銜接,實現各部門信息共享。

      其次要加強地下水污染源監測。到2014 年年底,針對位于華北平原地下水集中式飲用水源補給徑流區地下水環境風險較大的重點污染源,即石油化工行業企業、大中型礦山開采及加工區、地市級以上工業 固體廢物堆存場和填埋場、規模較大的生活垃圾堆放場、高爾夫球場、大中型再生水灌區、縣級及以上工業園區等,方案要求每個污染源地下水背景區至少布置一個 監測井和下游區至少布置三個監測井。

      方案同時明確,環保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應定期開展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加強監督性監測,并規范、引導、利用社會力量參與地下水環境相關監測。

    相關文章

    【中央一號】加強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源排查整治,提升全過程食品安全監管

    近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國務院聯合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2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該文件......

    這些“年貨”重金屬污染嚴重超標,快自查→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春節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抽檢情況的通告〔2024年第3號〕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春節節日市場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采取現場抽樣和網絡抽樣方式在全國隨機抽取樣品1500批次,檢出14批次樣品......

    冬日“保暖神器”使用要注意,一不留神產“毒水”

    天氣一冷,保溫杯成了不少人的“保暖神器”,但如果保溫杯挑選不當,有可能給健康帶來巨大危害。此前,央視曾曝光過一批“奪命”保溫杯50種保溫杯中居然有19種因重金屬含量超標而被認定為不合格產品。經過專業人......

    化妝品檢測實驗室裝修設計內容

    廣州特耐蘇凈化設備有限公司詳細介紹:化妝品檢測實驗室裝修設計內容化妝品檢測的常規檢驗內容包括:理化指標、感官指標、衛生指標中細菌總數、重量指標和外觀要求。更為細分的檢測內容還有:重金屬檢測、微生物檢測......

    南海所:汞暴露對中華鱟幼體毒性機制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中華鱟保護研究團隊在環境重金屬汞污染物對中華鱟幼體的毒性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為開展瀕危物種中華鱟的海洋環境風險評估提供了科學依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Environ......

    基于XRF和VisNIR數據融合的土壤重金屬濃度分區預測是否更佳?

    文章信息第一作者:石陶然通訊作者:吳春發教授,駱永明研究員通訊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83......

    微塑料對重金屬生物可利用度的影響研究獲進展

    土壤作為陸地環境的基礎,并與其他生態系統廣泛聯通。土壤作為污染物的“源”和“匯”而備受關注。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微塑料和重金屬通過工業生產、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等環節進入土壤,其復合污......

    征集:糧油、糧食及制品中鎘等多元素含量快速檢測儀器

    近日,湖南省糧油產品質量監測中心受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標準質量中心委托,擬組織糧食及制品中鎘含量和糧油中多元素含量同測快速檢測儀器的適用性驗證工作,需公開征集符合要求的儀器,包括糧食及制品中鎘含量快速......

    可重復使用的納米顆粒涂層海綿去除水中的重金屬

    于一種實驗性的新海綿可以讓從水中去除重金屬污染物的過程比以往更容易。只需一次處理,該設備就能將受污染的水降低到安全可飲用的水平。在之前兩項研究的基礎上,伊利諾伊州西北大學的科學家正在開發這項技術。研究......

    城市環境所在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對跳蟲群落影響獲進展

    城市土壤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而重金屬元素可伴隨食物和可吸入顆粒等方式進入人類和動物體內,對生命構成危害。跳蟲是普遍存在的城市土壤動物,其群落對環境污染反應靈敏,常被用作研究重金屬污染對土壤......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