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科院華南植物園華南農業植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以段俊研究員為首的研究團隊在石斛試管雜交育種上獲得突破。
該研究團隊在研究掌握鐵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和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Z.Tang et S.J.Cheng)試管開花規律的基礎上,人為調控兩個親本在試管內開花,然后進行雜交授粉,再將授粉后的植株培養于培養容器中,在試管中果實發育三個月后播種于原球莖誘導培養基上,經過原球莖的形成、分化、成苗和生根壯苗階段,在播種后四個月后成功獲得一批雜交后代種苗。
試管雜交育種是華南農業植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近年來發展的一種新的育種手段。相對于傳統的田間雜交育種,試管雜交具有多個明顯的優點。首先,可以在離體的條件下人為調控親本開花,解決親本雜交花期不遇的問題;其次,雜交果實發育所需時間比田間的明顯縮短;同時,由于雜交果實在無菌條件下發育,播種時不需要進行果實的表面消毒,提高了接種的效率和成功率。此外,試管雜交育種可大幅度縮短獲得雜交后代種苗所需的時間,從而明顯縮短育種年限,加快育種進程。
“因為花太不顯眼了,所以它的葉片發生了變態,長得很醒目,來吸引昆蟲”“樹不要皮,必死無疑!因為養分都靠樹皮傳輸。”……5月25日,20余位來自北京市房山區大石窩鎮的中小學生組成的科學小記者團,來到我國......
近日,由中國植物學會、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2023年中國植物園學術年會在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舉行。會議期間還舉辦了“多肉植物科普展”和“‘蕨’處逢生——蕨類植物展”科普展覽。本次......
10月20日至22日,西寧國家植物園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召開,會議旨在加快推進西寧國家植物園創建前期準備工作,積極促進植物園建設領域的國內外學術交流。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劉......
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自然資源部、中國科學院聯合印發《國家植物園體系布局方案》,確定在已設立2個國家植物園的基礎上,再遴選14個國家植物園候選園,納入國家植物......
近日,聞名全球的素有“蘭科巨人”之稱的斑被蘭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首次展露花顏。斑被蘭的花通常呈黃色或黃綠色,帶有栗褐色或暗紅色斑點或斑塊,版納植物園引種的為黃綠色無斑點......
據華中農業大學南湖新聞網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高等教育戰線久經考驗的忠誠戰士、華中農業大學原校長、著名的水稻遺傳育種專家張端品同志于2023年6月5日14時08分在武漢因病逝世,享年80歲。張端品......
近日,國家林草局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寧祖林、陳玲、盧瓊妹、李冬梅、劉華等科研人員培育的紫金牛屬新品種‘紫紅荷1號’和‘紫紅荷2號’及無憂花屬新品種‘四季無憂’進行了現場審......
蘭科是被子植物最大科之一,全世界約有700屬2.8萬種,不少種類是重要的觀賞花卉和珍貴藥材,具有較高的價值。記者5月7日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獲悉,該園研究人員近期成功解析了蘭科石斛屬鼓槌石斛......
日前,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舉辦獼猴桃新品種品鑒會。來自陜西、四川、湖北、廣西、云南等全國獼猴桃主產及新興產區的近30名專業人士擔任獼猴桃新品種“考官”,逐一對近年來中國科學院武漢植......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了2022年第二批植物新品種授權公告。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研究團隊培育的莢蒾新品種“翩然”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權授權。據悉,這是目前國內首個利用莢蒾屬中國特有種培育的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