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人員等于廣州帽峰山附近開展植物調查時,在帽峰工區一處山谷里,陸續發現了一群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桫欏,這是首次在廣東省龍眼洞林場范圍內發現桫欏群。
桫欏是白堊世紀時期遺留下來的珍貴樹種,距今約三億多年,比恐龍的出現的時間還早,恐龍滅絕后,桫欏獨存。桫欏屬植物是現今發現的僅存的木本蕨類植物,故桫欏又有“活化石”之稱,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
龍眼洞林場地處廣州市天河區,林地分布于廣州市天河區、白云區、蘿崗區,場內有帽峰山、筲箕窩水庫等山峰、水庫。在龍眼洞林場發現的桫欏,初步調查共有7株,最高的一株有4米多高,莖干達2.5米高,樹形美觀,樹冠猶如巨傘,莖蒼葉秀。由于桫欏科植物的古老性和孑遺性,對研究物種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區系具有重要價值。這也是廣州老七區首次發現桫欏的分布。
桫欏
據廣東省韶關市政府29日消息,該市新豐縣林業局工作人員在沙田鎮長春村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桫欏群。據不完全統計,長春村有大小桫欏逾200株。據介紹,桫欏是桫欏科、桫欏屬蕨類植物,有“蕨類植物之王”的贊......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人員等于廣州帽峰山附近開展植物調查時,在帽峰工區一處山谷里,陸續發現了一群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桫欏,這是首次在廣東省龍眼洞林場范圍內發現桫欏群。桫欏是白堊世紀時期遺留下來......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人員等于廣州帽峰山附近開展植物調查時,在帽峰工區一處山谷里,陸續發現了一群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桫欏,這是首次在廣東省龍眼洞林場范圍內發現桫欏群。桫欏是白堊世紀時期遺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