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T下一代微型原子鐘的核心是一個芯片上的蒸汽電池(以高“光學”頻率滴嗒),圖為顯示在一粒咖啡豆旁。玻璃電池(芯片中的方形窗口)含有銣原子,其振動提供時鐘的滴嗒。整個時鐘由三個微晶片組成,外加輔助電子和光學元件。
核心組件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物理學家及其團隊展示了一種實驗型的下一代原子鐘,這種原子鐘在高“光學”頻率滴嗒,比通常的原子鐘要小得多,由三個小芯片加上支持電子和光學的芯片組成。
據Optica期刊中介紹,這種芯片級別的時鐘是基于晶片上一個名為“蒸汽電池”的小玻璃容器中銣原子的振動,即“滴答聲”。芯片上的兩個頻率梳就像齒輪一樣,將原子的高頻光學滴答聲連接到一個更低的、可廣泛應用的微波頻率上。
這款新型鐘的核心芯片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僅275毫瓦),隨著技術的進一步進步,它有可能變得足夠小,可以手持使用。像這樣的芯片級光學鐘最終可能會在導航系統和電信網絡等應用領域取代傳統的振蕩器,成為衛星上的備用鐘。NIST研究員John Kitching說:“我們研制的光鐘,其中所有關鍵部件都是微加工的,這些部件協同工作以產生非常穩定的輸出。最終,預計這項工作將導致小型、低功耗的鐘變得極其穩定,并將為便攜式、電池驅動設備帶來新一代精確計時技術。”
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adena)、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California)和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實驗室(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ies, Cambridge, Mass.)為NIST成功研制這臺鐘提供了幫助。
應用領域
標準原子鐘以微波頻率工作,基于銫原子的自然振動,這是世界上對秒的基本定義。光原子鐘的頻率更高、精度更高,因為它們把時間分割成更小的單位,并且有一個高的“質量因子”,這反映了原子在沒有外界幫助的情況下可以自己計時多長時間。光鐘因此有望成為未來重新定義秒的基礎。
在NIST最初的芯片級原子鐘中,用微波頻率探測原子。這臺鐘的商業型已經成為需要高定時穩定性的便攜應用的行業標準。但它們需要初始校準,且頻率會隨時間漂移,從而導致顯著的計時誤差。
到目前為止,光鐘一直體積龐大、結構復雜,只能作為計量機構和大學的實驗使用。緊湊型光鐘可能帶來技術應用的進步。
銣中的光學刻度作為頻率標準已被廣泛研究,其準確度足以作為長度標準。NIST的銣蒸氣電池和兩個頻率梳是用與計算機芯片相同的方法微加工的。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支持電子和光學的進一步集成,并且可以大規模生產,這是一條通向商業上可行的緊湊光學時鐘的道路。
工作原理
NIST基于芯片的光鐘在4000秒時的不穩定性為1.7×10?13,大約優于芯片型微波時鐘的100倍。時鐘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銣原子以太赫茲(THz)波段的光學頻率滴嗒。這種滴嗒聲被用來穩定一種紅外激光器,稱為時鐘激光器,通過兩個像齒輪一樣的頻梳轉換成千兆赫(GHz)微波時鐘信號。一個以THz頻率工作的梳子跨越足夠寬的范圍以穩定自身。THz梳與GHz頻率梳同步,GHz頻率梳被用作鎖在時鐘激光器上的細間隔標尺。因此,該時鐘產生了一個可以用傳統的電子儀器測量GHz微波電子信號,穩定到銣原子的THz振動。
在未來,基于芯片的時鐘的穩定性可能會隨著低噪聲激光得到改善,其尺寸也會隨著更復雜的光學和電子集成而減小。
真空室中由銦(粉紅色)和鐿(藍色)離子組成的晶體。圖片來源: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系列先進的光學原子鐘,其中包括單離子時鐘和光晶格時鐘。這些新型時鐘展示了前所未有......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聯合成立的美國天體物理聯合實驗室(JILA)的科學家們,成功開發出了迄今已知最精確的原子鐘。這款原子鐘不僅能精準計時,還有助在廣闊的空間范圍......
原子鐘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其具體運行原理又是怎樣的?這是大家看新聞時經常遇到的問題,而今年,關于我國各種原子鐘取得新進展的新聞恰好又很多。例如:目前商用的銣原子鐘秒級穩定度通常在E-11到E-12量級水......
美國導航和通信設備制造商VectorAtomic公司開發出一種超精密且堅固的新型原子鐘。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開發團隊報告了該原子鐘的開發和海上測試情況,其性能可與最好的商用原子鐘相媲美,但封裝體......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呂寶龍研究團隊與華東師范大學馬龍生團隊合作,成功研制出一種高精度鐿原子光鐘,該光鐘的頻率穩定度達到E-18量級。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Metrologia上。研究團隊......
近日,Google、微軟、Meta和亞馬遜呼吁廢除閏秒,已得到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和國際計量局贊同。國際電信聯盟決定將于2023年的通信大會上再次對閏秒的存廢議題進行研究表決。為何要廢除閏秒?廢除......
近日,外媒報道稱,2022年6月29日或成為人類發明原子鐘以來歷史上最短的一天。假使地球繼續以更快的速度自轉,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再次打破這一紀錄。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月8日報道,由國際天文......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開發的原子鐘精度可達每3000億年誤差僅1秒北京時間2月17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星期三,《自然》雜志刊登論文稱,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研究人員開發出有史以來精度最高的原子鐘之一,......
今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該所已開始從事光頻原子鐘研究。光頻原子鐘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研究方向。相對于傳統微波原子鐘,它利用原子(離子)在光學波段的躍遷輻射,穩定度、不確定度明顯提升,可......
高性能小型化CPT原子鐘實驗構型與頻率穩定度測試結果云恩學供圖日前,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NTSC)研究員張首剛和云恩學帶領的原子鐘研究團隊研制出高性能小型化相干布居囚禁(CPT)原子鐘,解決了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