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脫節造成轉化醫學瓶頸
9月30日,以“生物醫藥技術與人類健康”為主題的院士論壇在成都舉行,本次院士論壇是四川大學華西醫學百年暨合校十年的重要慶典活動之一。論壇上,劉德培、楊勝利、丁健院士不約而同地選擇轉化醫學作為報告主題,并一致認為,目前,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存在斷層現象,兩者的脫節造成轉化醫學瓶頸。
轉化醫學成為21世紀醫學研究的主要模式
“轉化醫學與20世紀的醫學最大不同在于:前者以保持健康為目標,而后者則以治療疾病為目標。”劉德培指出,20世紀的醫學,通常是在疾病癥狀出現或正常功能喪失的時候進行干預,不清楚導致疾病或健康狀況改變的原因。而轉化醫學則是在癥狀出現前更有效持久地保持正常健康狀態,在分子和細胞水平上基本清晰亞臨床、細胞或基因水平致病原因,可預測個體治療效果,趨向于個體化預防與治療。
在《轉化醫學的現狀與未來》報告中,楊勝利也表示,治療疾病已不是醫學的目的,保持健康才是醫學界關注的重點。楊勝利說,轉化醫學是將基礎生物醫學研究的成果較快地“轉化”并應用于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及預后評估之中。轉化醫學成為21世紀醫學研究的主要模式,能更精準的預警、診斷和治療疾病,降低發病率、推遲發病平均年齡,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實驗室到病床”的脫節阻礙轉化醫學發展
“轉化醫學試圖在基礎研究與臨床醫療之間建立更直接的聯系。準確地說,轉化醫學是從實驗室到病床,再從病床回到實驗室的B2B2B模式。”劉德培認為,轉化醫學應該是一個雙向的、連續的研究過程。轉化醫學是一個系統工程,連接基礎研究、藥物設計與開發、臨床研究、流行病研究。轉化醫學需要把幾者轉化整合到系統中,以促進各學科發展。”
現階段,“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間存在著一條鴻溝。”丁健表示,搞基礎醫學研究往往以發論文為目標,發完就完了,對老百姓的影響要再等上很多年。而臨床實踐又缺乏科研基礎做支撐,兩者間的斷層現象明顯,嚴重阻礙著轉化醫學的發展。丁健指出,轉化醫學應以患者的需求為導向,開展醫學實踐,在實驗室與臨床間建立起雙向、開放的模式。
楊勝利認為,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脫節是造成轉化醫學瓶頸的重要原因。重要的是提升臨床與轉化研究能力,以彌合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的鴻溝。對于如何開展轉化醫學研究,楊勝利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開展臨床需求導向的靶向性轉化研究;二是,形成開放式網絡結構的聯合體;三是,組建醫產學研資結合的團隊;四是,創造雙向運行、螺旋上升的運作模式。
亟需加強轉化型人才培養
劉德培在題為《系統生物醫學與轉化醫學》的報告中指出,21 世紀的生物醫學探究將從傳統的描述性科學,走向綜合分析表述性科學;將從局部走向整體;將從單一因素的研究走向綜合、系統研究的大科學 。因此,轉化醫學需要搭建一個大的平臺,以方便醫學、藥學、統計分析學的人更好的交流合作。
針對國內轉化醫學人才的匱乏,丁健建議,在加強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互相溝通與交流的基礎上,繼續加強基礎研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并著力培養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
院士們一致建議加強轉化型人才的培養。一方面,鼓勵對轉化醫學有興趣的臨床醫生積極參與基礎科學研究;另一方面,涉及轉化醫學的基礎科研人員也需掌握基本的臨床知識,這樣才能為轉化醫學的發展帶來根本性改變。
近日,在美國洛杉磯召開的2025年國際卒中大會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被授予“威廉·費恩伯格卒中卓越貢獻獎”,以表彰其在卒中領域的科研和臨床方面作出的全球性貢獻。據悉,這是該獎項設立......
北京時間2月6日凌晨(當地時間2月5日上午),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2025年國際卒中大會上,中國臨床科學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被授予“威廉·M·費恩伯格卒中卓越貢獻獎”。這是該獎項設......
Geneoscopy公司周三宣布已完成1.05億美元的C輪融資。此輪融資由伯樂實驗室領投,兩家公司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這筆資金將用于支持Geneoscopy公司無創結直腸癌篩查檢測的推出。參與此次融......
關于2024年江西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績效評估結果的公示根據《江西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管理辦法》和《2024年江西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績效評估實施方案》,省科技廳對2021年批復的5家江西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凍傷久不愈合不僅會導致瘢痕形成,嚴重的皮膚凍傷患者需要截肢,甚至繼發惡性腫瘤,如何加速愈合凍傷傷口仍然是臨床難點。北京協和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冷泠教授帶領團隊研發出一種可顯著加速傷口愈合、減少凍傷后早期......
關于開展上海市重點實驗室(臨床醫學領域)評估工作的通知各相關單位:為全面深化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建設布局與運行管理,強化重點實驗室功能定位和創新能力建設,根據《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滬科規......
已有28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獲得談家楨生命科學獎成就獎。有我國生命科學“諾貝爾獎”之譽的2024年度第十七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頒獎典禮10月9日在沈陽藥科大學舉行。第十七屆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
2024年7月8日傍晚,點擊進入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的高考綜合評價批次錄取查詢通道,“錄取結果: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本博連讀方向)”字樣進入眼簾,陳如月長舒了一口氣,為了學醫重新踏入高考考場......
6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市內分泌代謝病研究所教授王衛慶、畢宇芳團隊與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華大基因智惠醫學研究院合作,首次提出“腸道菌齡”的概念,認為......
近日,ESI公布最新學科統計數據,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前萬分之一,成為該校繼工程學后,第二個進入ESI全球前萬分之一的學科。同時哈爾濱工業大學ESI國際排名由166位上升至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