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2-12 16:37 原文鏈接: 南京大學欒升教授發表PNAS新文章

      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南京大學及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在擬南芥中液泡膜CBL–CIPK鈣信號網絡調控了鎂離子穩態。這一研究發現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現任職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及南京大學的欒升(Sheng Luan)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擬南芥和水稻作為模式材料探討逆境條件下植物如何進行生長發育的分子機制,側重于挖掘植物對光、干旱、高鹽、營養缺乏等非生物脅迫的防御反應中的關鍵基因,闡明基因的作用機理及其功能,并力圖建立植物應答脅迫的信號傳導途徑。在Nature、 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Genetics、PNAS、Plant Cell期刊以通訊作者身份發表研究性文章40多篇。

      除了從土壤中吸取水分外,植物的生長還需要平衡供給礦質營養。然而環境中的礦物質供給往往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植物是如何適應土壤中的高低礦物質水平的?解開這一問題的答案是獲得可持續作物生產的關鍵。鎂是植物必需的主要營養素,在許多細胞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高水平的Mg2+可對植物造成毒害。

      在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員確定了兩個類鈣調磷酸酶亞基B蛋白質(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CBL):CBL2和CBL3是Mg2+高水平條件下植物生長的關鍵調控因子。在存在過量Mg2+的情況下缺失CBL2和CBL3的擬南芥突變體顯示出嚴重的生長遲緩,表明Mg2+水平升高對這些植物的毒性作用。意外地是,研究人員發現在正常或高Mg2+水平條件下,cbl2 cbl3突變植物相比野生型植物維持較低的鎂含量,表明CBL2和CBL3有可能是將鎂離子區隔化在液泡中的必要條件。

      膜片鉗實驗結果表明,cbl2 cbl3突變體顯示進入液泡的Mg2+流減少。研究人員進一步鑒別出了4種CBL-互作蛋白激酶(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s,CIPKs)——CIPK3, -9, -23和-26,是這一促進Mg2+動態平衡的信號通路中功能重疊的CBL2/3下游元件。cipk3 cipk9 cipk23 cipk26突變體像cbl2 cbl3突變體一樣,對于高水平鎂離子環境高度敏感;并且,CIPK3/9/23/26在液泡膜上跟CBL2/3發生了物理互作。

      這些研究結果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證實CBL2/3和CIPK3/9/23/26構成了一個調控Mg2+液泡隔區化的多重互作網絡,由此保護了植物免受Mg2+的毒害。

    相關文章

    研究發現植物光形態建成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作為重要的環境信號,光廣泛參與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各個階段。當植物幼苗出土見光后,光信號迅速激活光形態建成,表現為下胚軸生長抑制、子葉張開變綠以啟動光合作用。這是植物早期生長......

    我國學者在植物天然產物化學生物學與植物抗病領域取得進展

    圖芥酸酰胺通過抑制細菌三型分泌系統組裝而產生廣譜抗菌活性的工作模型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2193073、92253305)等資助下,北京大學雷曉光團隊聯合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周儉民團隊在植物天......

    學者首次發現植物環狀RNA編碼蛋白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周國輝教授/楊新副研究員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首次發現植物環狀RNA編碼多肽的功能,并揭示該多肽賦予水稻對多種病原物的廣譜抗性。2月25日,相關成果發表于《新植......

    科研人員開發出高效植物mRNA遞送系統

    基因組編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動了作物改良,但以DNA形式遞送基因編輯工具的方式存在外源DNA整合風險和脫靶效應。近年來,無外源DNA殘留的基因組編輯遞送技術備受關注。盡管基于核糖核蛋白的遞送策略在......

    科學家揭示植物精準識別“敵友”機制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王二濤團隊在植物區分共生與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建立了植物特異識別共生與病原微生物的分子信號框架。1月24日,相關研究發表于《細胞》。植物的根系......

    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標準研討會舉行

    12月24日,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標準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會議由中國綠色食品協會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所與綠色農業與食物營養專業委員會承辦,旨在研討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方法標準,推動植物奶產業......

    相分離在植物開花過程中的具體調控機制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侯興亮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繆巖松合作,在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資助下,通過合作研究揭示了相分離在植物開花過程中的具體調控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歐洲分子生......

    植物入侵影響熱帶珊瑚島土壤碳庫機制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恢復生態學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資助下,以我國西沙群島的熱帶珊瑚島為對象,研究揭示了植物入侵影響熱帶珊瑚島土壤碳庫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生物多樣性》......

    最新揭秘!植物如何調控生長發育、適應環境變化?

    植物如何調控生長發育、適應環境變化?因其被《科學》雜志列入125個人類未知的重大科學問題之中,而備受學界關注并持續開展研究。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遺傳發育所)青年研究員王冰團隊等通過合作研......

    西南喀斯特土壤和表層巖溶帶如何影響植物蒸騰?

    巖石水在地球關鍵帶發揮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關注。不同生境土壤和表層巖溶帶是如何影響植物蒸騰的,目前尚不清楚,沒有研究從植物水分獲取和耗散連續體的角度定量分析植物對不同生境及干旱的響應。基于根系和葉片的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