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6月29日消息:用干細胞再生技術修復人體組織器官缺損即將變成現實。昨天,記者從南京組織工程再生醫療技術論壇暨南京瑞吉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業典禮上獲悉,目前,采用干細胞再生技術,我國已經能夠做出可以臨床使用的皮膚、脂肪、軟骨、肌腱等人體結構性組織,眼角膜、血管、膀胱等的產品研發也進入可行性階段。
明年,“南京造”皮膚、脂肪產品可上市,用于皮膚缺損修復及整形美容。
干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按照人類的需求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組織工程利用干細胞這一特性,運用干細胞再生醫療技術對人體發生病變的組織和器官進行再生性醫療修復。據了解,目前,僅美國需要進行組織器官缺損修復的病例就高達每年1000萬。龐大的市場需求使得這幾年干細胞再生技術研究非常火爆。
“干細胞再生技術目前已處于基礎研究向臨床應用的關鍵時期。”上海交通大學第九人民醫院組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周廣東說,運用干細胞再生技術,他們成功做出了皮膚、耳廓、肌腱、角膜、血管、軟骨等人體組織器官,目前已完成動物實驗,有些組織已經開始進入臨床使用。“配合計算機技術,我們可以做出滿足人們需要的"耳朵",可以做出任何形狀的顱骨。”周廣東介紹,采用干細胞再生技術修復顱骨的狗,最長觀察期已達4年。現在,用干細胞再生技術做出心、肝、腎、胰腺等組織器官的研究已取得了進展,由此衍生出的新的高技術產業,將帶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現在,在干細胞再生技術的臨床運用上,我們選擇具有市場前景的皮膚和脂肪再生作為切入點。”南京瑞吉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影說,經過動物試驗,公司已經成功培養出皮膚細胞和脂肪細胞。目前,他們已經和省中醫院等合作,將于明年把“南京造”的皮膚和脂肪產品用在皮膚缺損修復及整形美容上。
從單分子蛋白質測序到體電子顯微鏡,英國《自然》雜志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列出了有可能在2023年改進科學研究方式的七大技術。單分子測序曙光初現可對樣本中的許多蛋白質進行測序的單分子技術可能即將問世。美國......
“生成式AI的內容創作能力,預計將在2025年達到人類同等水平,達摩院預測,生成式AI將迎來應用大爆發……”“后摩爾定律時代,芯片領域正尋求新的突圍路徑,基于先進封裝技術的Chiplet(芯粒),可能......
近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下屬國家眼科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利用患者干細胞和3D生物打印技術制造出了可支持視網膜感光的眼組織。這一技術為研究老年性黃斑變性等退行性眼病的發病機制提供了模型,將促進人們對致盲疾病......
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先天性心臟缺陷是最常見的嬰幼兒出生缺陷疾病。近年來,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嘗試使用人工材料修復患者的心臟。然而,普通的人工材料無法伴隨患者成長,需要重復手術。現在,研究人員正在......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下屬國家眼科研究所(NEI)研究人員使用患者干細胞和3D生物打印技術,打印出一種支持視網膜感光的光感受器的眼組織——外層血—視網膜屏障的細胞組合。這一成果為研究老年性黃斑變性(AMD......
2022年12月12日-15日,以“新算力新賦能新未來”為主題的第十八屆全國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CCFHPCChina2022)在線上成功舉辦。在13日上午主論壇上,《開放架構HPC技術與生態白皮書》......
名稱關于發布國家生態環境標準《生態環境統計技術規范排放源統計》的公告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93分類生態環境統計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2-12-02文號公告2022年第31......
人體多種重要生理功能均由肝臟執行,肝臟已被廣泛研究。但由于缺乏對人類肝臟發育的了解,相關疾病治療進展受到阻礙。近日,發表在《NatureCellBiology》上的一項題為“Single-cellat......
11月30日,肝臟病領域期刊Journalof Hepatology(《歐洲肝臟研究學會會刊》)在線發表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黃贊與基礎醫學院研究員張鵬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丙酰輔酶A(......
神舟十五號飛船發射成功,首次實現空間站6個型號艙段組合體結構和6名航天員在軌駐留的“太空會師”。11月29日,搭載著費俊龍、鄧清明、張陸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入軌約6.5小時后,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