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南開大學、天津市功能基因組與生物芯片研究中心與美國夏威夷大學的科學家聯合在《自然》(Nature)發表論文,宣告率先繪出了轉基因木瓜的基因圖譜。這是人類首次完整見到一株轉基因植物的基因組。
這項重大發現被《自然》作為封面文章發表。這也是天津地區誕生的第一篇《自然》封面文章。
“木瓜全基因組測序計劃”,是中國繼人類基因組計劃、超級雜交水稻基因組計劃后參與的又一項大型國際基因組合作研究計劃。這項研究不僅為木瓜功能基因組學的研究和合理運用木瓜資源奠定了基礎,還對農作物育種、農業生產和深化人類對轉基因植物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
“木瓜全基因組測序計劃”的中方主持人、南開大學教授王磊說,中美雙方是優勢互補的。測序工作由兩邊共同完成,生物信息學分析以南開為主,用于分析的儀器由夏威夷提供。“今天登上《自然》封面的木瓜,不是南開大學與夏威夷大學聯合研究組的第一個研究對象,也不是最后一個。”
王磊生于1962年,1984年畢業于南開大學生物系,1987年留學澳大利亞,1992年獲得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博士學位,2001年回國任教于南開大學。
通過引進和培養人才,他組建起了一支以中青年專家為骨干的學術梯隊。這支金字塔型的團隊,有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有“海歸”學者,也有本土培養的人才。
南開大學泰達生物技術學院的研究團隊已有100多人,在分子微生物檢測領域享有盛譽,其中30多位師生參加了木瓜計劃。
在這個學院,還組建了產學研一體化的“天津市功能基因組與生物芯片研究中心”,建立了一套以功能基因組學平臺為主,包括基因組學平臺、生物信息學平臺、蛋白質組學平臺在內的四大研究平臺,成為構建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
目前,學院在基因組學、功能基因組學、生物芯片三個領域,擁有大量的自主知識產權,取得美國發明ZL2項,中國發明ZL88項,開發出了一系列微生物檢測產品。
2007年3月以來,王磊教授的研究組一年之內在世界頂尖科學期刊《自然》和《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發表3篇論文。“木瓜的基因組草圖”更被選為封面文章推出。
“在國際合作中,我們最值得驕傲的,是培養了很好的團隊。只靠幾個‘海歸’肯定不行。用世界前沿水平的平臺來做世界前沿水平的工作,同時培養本土化的一流團隊。”總結工作時,王磊總愛這樣說。
更多閱讀
4月3日,數學家阿圖爾·阿維拉(ArturAvila)鄭重地從校長陳雨露手中,接過了南開大學客座教授的聘書。陳雨露代表南開大學向阿維拉教授致以熱烈歡迎。他說:“阿維拉教授訪問陳省身數學研究所對南開數學......
近日,由南開大學藥學院團隊自主研發的化藥1類新藥CP0119片取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簽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獲準用于治療結腸慢傳輸的臨床試驗。該項目是南開大學作為申報單位的第二項獲得臨床批件......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高雨桐)2024年伊始,Open AI(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公司發布首個AI(人工智能)文字生成視頻大模型Sora,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模擬現實世界的動態變......
據南開大學官網消息,日前,上級決定,朱守非同志任南開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朱守非據公開消息顯示,朱守非,1977年11月生,安徽省太和縣人,博士,中共黨員。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教育部......
一種轉基因香蕉首次獲準在農場種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監管機構已經批準了一種經過改造的卡文迪許香蕉,它可以抵抗一種已蔓延到全球許多國家的毀滅性真菌疾病。近日,澳大利亞基因技術監管辦公室頒發了許可證,允許......
英國頂級科學獎——“蘭克獎”(RankPrize)的最新評選結果日前正式揭曉。南開大學1979級物理系校友梁俊忠憑借其在自適應光學應用于視網膜顯微成像領域的原始創新研究,一舉獲得2024年蘭克獎(光電......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副研究員朱孝揚、教授李雪萍團隊研究揭示了鈣、脫落酸和乙烯信號互作調控番木瓜果實后熟機制。相關成果發表于《植物生物技術雜志》。番木瓜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一種深受消費者喜愛的水果,......
近日,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2020級伯苓班本科生胡瀚文,在團隊指導下,基于超越廣義相對論的理論框架,提出了一個演化黑洞模型,首次將正規黑洞融入奇異黑洞的演化終態,以全新的視角解釋了正規黑洞并研究了相關......
近日,國際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了南開大學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僅用太陽光驅動的全天候自持續人體熱管理衣物。由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陳永勝、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馬儒軍、化學學院教授劉永勝組成的科研團......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草莓種質改良團隊聯合中國農科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聯合發布八倍體栽培品種紅顏草莓的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組,系統解析了八倍體草莓亞基因組結構和遺傳分化,并解析了亞基因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