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3-17 11:12 原文鏈接: 南極科考搜尋有機污染物幫助探明污染物全球傳輸機制

      北半球產生的霧霾,是否會影響到南半球?太平洋沿岸工廠排放的污水,是否會對印度洋造成污染?污染物全球傳輸機制一直是環境科學界研究熱點,而這一問題的答案或許可以在南極找到。

      從“雪龍”號啟航那天,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隊員鄭宏元就肩負了一個重要任務——每跨越一個緯度,就采集一次水樣,靠近人類居住區還要加大采集密度。從上海到中山站跨過近40個緯度,他一共采集了53組水樣和34組空氣樣本。

      鄭宏元搜尋的是一種典型有機污染物——全氟烷基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在上世紀中葉作為一種添加劑出現后,因制造工藝簡單、化學性質穩定,被廣泛應用于清洗劑、滅火劑、玻璃防霧劑等工業和生活用品中。

      但是,全氟烷基化合物已被證實是一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可在環境中長期存留,通過大氣和海洋在全球范圍內長距離遷移,并由食物鏈進入到生態系統中蓄積,最終對生物體和人類產生嚴重的健康危害。

      據介紹,全氟烷基化合物近年來已被一些國家禁止生產,全球年產量大幅下降。但由于其難以降解,仍普遍存在于水體、空氣、食物、野生動物以及人體內。

      2001年,科學家首次在極地生物體內檢測出這種化合物,這讓南極成為研究有機污染物傳輸機制的前沿陣地。中國南極科考隊已連續數年開展海洋和南極有機污染物年際變化檢測。

      數據顯示,全氟烷基化合物的分布規律與人類活動正相關,越靠近人類居住區,其在空氣和水體中的含量越高,反之則含量下降。但是,由于南極溫度較低,大氣環流在此出現沉降現象,因而與其他無人區相比,南極大氣中的全氟烷基化合物濃度偏高。

      南極地區的采樣以及此前在北極地區的采樣結果顯示,目前極地無論是在水體、大氣還是野生動物體內,均已受到全氟烷基化合物的污染。特別是處于食物鏈上層的海鳥,其卵中都檢測到全氟烷基化合物,說明全氟烷基化合物可在生物物種內部進行代間轉移。

      鄭宏元表示,研究南極全氟烷基化合物的傳輸機制,不僅對維護南極環境有著迫切的現實意義,也可為我國制定相關產業管控措施提供基礎資料。

      他說:“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環境保護也必須全球化。從研究典型污染物在全球環境下的傳輸機制入手,我們可以找到開展環保國際合作的方向。”

    相關文章

    讓更多人認識南極——李航

    冰雪覆蓋、極端寒冷——在南極這片人跡罕至的冰封大陸上,充滿了未知和神秘。對“90后”博士李航來說,南極卻像是“世界盡頭的家”。從2014年到2020年,他參加了中國第31次、32次和36次南極科學考察......

    “分子編輯”工具包可靈活修飾制藥化合物

    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化學家開發出一種強大的新方法,可對廣泛用于構建藥物分子的雙環氮雜芳烴進行精確、靈活修飾。9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就,將為科學家提供更易......

    南大洋上升流與南極氣候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顏文課題組在南大洋上升流與南極氣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報》(GeophysicalResearchLette......

    提出電化學驅動的金屬茂CH磷基化反應策略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慶安團隊在電化學驅動的金屬茂C-H磷基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金屬茂化合物不僅在物理、材料科學和醫藥具有廣泛的應用,而且在催化領......

    冰敷止痛,條狀植入物也可以

    眾所周知,在受傷處敷上冰塊可以緩解疼痛。現在,一種條狀植入物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這項近日發表于《科學》的研究報告稱,該植入物由生物降解材料制成,旨在減輕手術后疼痛。它通過給體內的神經纖維“降溫”以減輕......

    三赴南極,他以科考“護”南極

    新華社蘭州6月5日電(記者張文靜、郭剛)晶瑩剔透,冰雪覆蓋。南極這片常人只能從書籍、電視里了解的“神秘之地”,今年剛滿40歲的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李傳金已探尋三次。2021年11月5......

    南極科考站“硬核”防疫,保持零感染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極洲亦未能幸免。記者從上海市東方醫院國家極地考察醫療保障與研究中心獲悉,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我國南極長城站、中山站采取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至今保持“零感染”。據......

    研究顯示南極海冰創40年新低與熱力作用有關

    今年2月,南極海冰范圍為192萬平方公里,創下四十年來的最小值。是什么原因讓南極海冰范圍達到“歷史新低”?4月19日,《大氣科學進展》以封面文章形式發布了最新研究,中山大學教授楊清華團隊、美國紐約州立......

    國際最新研究:大氣極端條件令南極冰架更脆弱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指出,2000年至2020年間,圍繞南極半島拉森冰架的冰山崩解事件(會形成新的冰山),有60%由極端大氣條件引發。......

    南極地區一冰架崩解面積與美國城市洛杉磯相仿

     受氣溫異常升高影響,南極地區一座冰架日前崩解,面積與美國城市洛杉磯相仿。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5日報道,南極地區東部、約1200平方公里的康格冰架于15日前后崩解。英國南極考察處海洋地球物......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