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控制性工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U形輸水渡槽,首湍河渡槽第54榀槽身澆筑完成。這意味著南水北調中線干線主體工程將于今年年底按時全部完工,2014年汛后可向北京等地供水。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將丹江口水庫通過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陶岔渠首閘引水至北京團城湖,全長1277公里。作為渠首所在地的南陽市中線工程,也是水源區和主要淹沒區,沿線工程建設、水質保護和移民工程等任務量大而艱巨,在整個中線工程建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昨天上午澆筑完工的湍河渡槽第54榀槽身位于河南省鄧州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干線的控制性工程,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U形輸水渡槽。湍河渡槽工程全長1030米,槽身為相互獨立的三線三槽預應力混凝土薄壁U形結構,共18跨,單跨長40米、重量達1600噸。設計流量為35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為420立方米/秒,按此流量每5秒即可裝滿一個標準游泳池,一個半小時可裝滿一個昆明湖。
為確保“一池清水入庫,一泓清水北上”,南陽市積極做好丹江口庫區及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確保調水水質安全。目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陶岔斷面29項水質監測指標中,除總氮為Ⅳ類水質外,其余指標均達到或優于國家Ⅱ類水質標準。
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中,丹江口水利樞紐大壩從162米加高到176.6米,南陽市共16.5萬多人移民。兩年來,為穩定移民生產生活和發展致富,南陽市先后建移民集中安置點141個,新村美觀漂亮、生活設施齊全,成為當地新農村示范村和新型農村社區先導區。同時,共落實移民發展扶持資金8.8億元,發展移民特色種養加項目560多個,移民收入不斷提高。
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國家水安全保障進展成效。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介紹,水利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的部署,加快形成國家水網的主骨架和骨干輸排水通道。張祥偉表示,從國家水網大動......
3月22日是第31屆“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題是“加速變革”,宗旨是喚起公眾的節水意識,加強水資源保護。水是維系生命與健康的基本需求,但是我國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
3月22日是第31屆“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題是“加速變革”,宗旨是喚起公眾的節水意識,加強水資源保護。水是維系生命與健康的基本需求,但是我國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
截至今天(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8年。8年來,這個貫通祖國南北的超級工程,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又帶來了哪些變化?看總量:8年輸水總量超586億立方米。看范圍:輻射沿線42座大中城市28......
9月19日,在河南省科普大篷車“喜迎二十大 科普渠首行”暨2022年南陽市全國科普日活動現場,22輛科普大篷車整齊地停放在淅川縣湯山濕地公園廣場。輕輕轉動手輪,小小的鐵錘就會敲擊兩側的鑼和鼓......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題:三大數據展現南水北調工程效益新華社記者劉詩平8月25日,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通過水利部主持的設計單元工程完工驗收。至此,南水北調東、中線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水利部完工......
7月7日,湖北省丹江口市,備受矚目的引江補漢工程拉開建設帷幕。作為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首個開工項目,引江補漢工程是全面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的重要標志性工程。這一工......
記者從水利部獲悉,今天,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在湖北省丹江口市開工建設。引江補漢工程是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首個開工項目,是全面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的重要標志性工......
水利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組織開展的最新評估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底,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受水區城區地下水壓采量超過30億立方米,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淺層地下水總體達到采補平衡。......
核心閱讀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全面通水4周年。工程啟動以來,南水成為北方40多個城市的主力水源,受益人口超1億。通過實施生態補水,南水更是讓北方多地河湖干涸、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等問題得到了緩解。自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