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7月3日至4日召開的省南水北調東線治污和建設工作現場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控制單元治污方案》確定的324個治污項目已完成321個,占比99%;輸水干線上的9個測點已基本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20個支流斷面除1個斷流外,已有17個達到規劃目標要求。
資料顯示,2002到2011年的9年間,省轄南水北調沿線22個考核斷面水質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濃度年均改善12.7%和21.2%,而沿線市縣GDP年均增長18.2%。按照高錳酸鹽和氨氮兩個考核指標評價,我省南水北調輸水干線上的9個測點,2011年已基本達到地表三類水質標準,曾絕跡多年的小銀魚`、毛刀魚、鱖魚等對水質要求較高的魚類,又在南四湖重現。
據悉,今年1-5月份,省轄南水北調沿線22個斷面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濃度分別比去年同期改善了8%和14.2%。
據介紹,去年以來,省財政廳積極統籌國家及省級資金22億多元專項用于南水北調治污;濟寧、泰安、棗莊等市清理南四湖、東平湖非養殖區圍網和網箱20余萬畝、改造養殖區內圍網和網箱約9萬畝,基本完成了清理改造任務。調水沿線共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83座,日總處理能力337萬噸,到去年底,沿線所有市、縣實現了垃圾無害化處理“一縣一場”。
工程建設進度上,我省干線主體工程全面開工、進展順利。截至目前,我省11個單項、54個設計單元工程已有9個單項、37個設計單元完工或基本完工,其中濟平干渠工程2010年10月22日在全國第一個通過了國家驗收,其他單項工程有的已完成大部分工程量、有的正按計劃有序推進,累計完成投資 180.5億元,占工程批復投資的82.2%。
按照要求,我省須在2012年底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任務,2013年通水。治污和建設任務仍然艱巨。國家確定的東線黃河以南段22個考核斷面還有5個未達標,部分已達標斷面水質還不穩定;仍有少數規劃治污項目未建成,部分已建成項目尚未正常運行。我省確定的《水質達標補充實施方案》確定今年完成的51個項目,建成主體工程的僅占57%。另外,今年年底前還要開工建設第一批18個供水單元配套工程,確保2013年底建成通水。
截至今天(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8年。8年來,這個貫通祖國南北的超級工程,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又帶來了哪些變化?看總量:8年輸水總量超586億立方米。看范圍:輻射沿線42座大中城市28......
9月19日,在河南省科普大篷車“喜迎二十大 科普渠首行”暨2022年南陽市全國科普日活動現場,22輛科普大篷車整齊地停放在淅川縣湯山濕地公園廣場。輕輕轉動手輪,小小的鐵錘就會敲擊兩側的鑼和鼓......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題:三大數據展現南水北調工程效益新華社記者劉詩平8月25日,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通過水利部主持的設計單元工程完工驗收。至此,南水北調東、中線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水利部完工......
7月7日,湖北省丹江口市,備受矚目的引江補漢工程拉開建設帷幕。作為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首個開工項目,引江補漢工程是全面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的重要標志性工程。這一工......
記者從水利部獲悉,今天,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在湖北省丹江口市開工建設。引江補漢工程是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首個開工項目,是全面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的重要標志性工......
水利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組織開展的最新評估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底,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受水區城區地下水壓采量超過30億立方米,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淺層地下水總體達到采補平衡。......
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還有疫情過后平平安安的你!等待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所有的美好都能如約而至。如約而至的2020ANTOP獎申報窗口已全面開啟,多家科學儀器企業競相參與申報,這里將為您介紹ANTO......
核心閱讀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全面通水4周年。工程啟動以來,南水成為北方40多個城市的主力水源,受益人口超1億。通過實施生態補水,南水更是讓北方多地河湖干涸、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等問題得到了緩解。自南......
記者從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了解到,截至17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陶岔渠首調水入渠水量達到150億立方米,沿線水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中線工程惠及北京、天津、石家莊、鄭州等沿線19座大中城市,5......
南水北調工程,成敗在水質。中線工程通水4年來,中線工程的水質究竟如何?中線工程采取了哪些措施保護水質?5月28日至6月5日,大河網記者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采訪團深入中線工程一線,探尋渠首、河南、河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