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1-24 23:39 原文鏈接: 南非新冠突變株免疫逃逸實錘,新冠疫苗還有用嗎?

      上個月,英國出現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新聞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但幾乎在同一時間,另一種被命名為 501.V2 的變異新冠病毒在南非悄然出現,傳播異常迅猛。

      隨后,南非疫情迅速發展,目前已經成為非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牛津大學醫學教授、英國政府疫苗工作小組顧問貝爾曾表示,當前的疫苗對英國變異病毒有效,但對于南非變異病毒是否有效仍然存疑。

      近日,《natrue》雜志發文,已經證明501.V2新冠病毒能逃逸疫苗效果!

      501.V2 正在給全球疫情帶來更嚴峻的挑戰。

      傳染力提高,新變體帶來第二波疫情

      501.V2 的所有突變中,有 3 個發生在刺突蛋白 RBD 區域(受體結合域)的突變至關重要,分別是:N501Y,E484K 和 K417N。除此之外,501.V2 在刺突蛋白的 NTD 區域(N 端結構域)也存在 L18F、D80A、D215G 等突變。

      這些突變意味著什么?

      我們首先來看「老朋友」N501Y。

      N501Y 突變在英國變異株 B.1.1.7 中也有出現。《讓 40 國對英禁航的變異新冠病毒,會對中國造成影響嗎?》 ) 不過,現有研究已經證明,南非變異株 501.V2 與英國變異株 B.1.1.7 并不同源。

      N501 突變可以降低 RBD 關鍵殘基的極性,從而提高新冠病毒與人體細胞表面 ACE2 受體的親和力。也就是從理論上講,N501Y 突變可能導致病毒更具感染力,使得新毒株更容易傳播。

    13.png

    圖源:參考資料 1

      根據英國衛生部專家組的模型分析,以 N501Y 為主要突變的 B.1.1.7 傳染力提高 71%(95% 置信區間:67%~75%),R 值(未明確是 R0 或 Rt)絕對增長 0.39~0.93,也就是一個感染者較之前會多傳染給大約 0.4~0.9 個周圍的人。

      而在南非,501Y.V2 最早于 2020 年 8 月在納爾遜-曼德拉灣被發現,三個月后,它已然成為南非疫情中的主要流行毒株。

      2020 年 12 月 18 日,南非衛生部部長姆赫茲宣布南非進入第二波疫情,而迅速搶占優勢地位的 501Y.V2 ,正是「導致第二波疫情的主要原因」。

      突變株出現免疫逃逸

      復習了 N501Y,我們再來看 E484K。

      同樣發生在刺突蛋白的 RBD 區域,E484K 突變也有一定可能性改變病毒感染力。但 E484K 突變最備受關注的一點在于,它的出現可能會增加新冠病毒免疫逃逸的風險。

    14.jpg

    左圖:不同突變對單克隆抗體或康復者血清的抵抗作用;右圖:不同突變對單克隆抗體或康復者血清的中和作用(圖源:參考文獻 6)

      2020 年 12 月 28 日,意大利托斯卡納生命科學基金會免疫學家 Rino Rappuoli 等在 bioRxiv 上發表論文。為了篩選出能逃避既往感染產生抗體的病毒突變,研究人員嘗試在一位新冠肺炎康復者的高中和水平血清中培養新冠病毒。

      90 天內,培養的病毒出現了包括 E484K 在內的 3 個突變,同時不再對這名康復者的血清有反應。

      這也意味著,那些已經被新冠病毒感染過的人,康復后仍可能被有 E484K 突變的新毒株再次感染。

      1 月 19 日,南非針對 501Y.V2 召開線上學術會議。南非著名流行病學家 Salim Abdool Karim 在會上介紹了目前的研究結果:E484K 突變減弱了 9 份(共 11 份)康復者血清樣本的抗體結合能力,而部分血清樣本的中和能力甚至降低了 10 倍以上。也就是說,需要 10 倍以上的血清才能完全中和同樣的病毒量。

    15.png

    圖源:YouTube 視頻截圖

      另一份來自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的研究發現,44 份康復者血清樣本中,90% 以上出現了免疫反應減弱的情況,而其中的 21 份(48%)完全失去對 501.V2 的中和能力。只有 3 份來自重癥康復者的血清樣本仍保持了較強的中和能力,這是因為重癥患者康復后,血清內中和抗體的濃度較高。

      但 Salim Abdool Karim 特別指出,目前的研究僅限于抗體結合,T 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仍對防止再次感染起著重要作用。

      疫苗和抗體療法可能被影響

      E484K 突變迅速吸引了全球科學家的關注。病毒變異出現免疫逃逸,現有的疫苗還有效嗎?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免疫學專家 Michel C. Nussenzweig 收集了 20 名新冠疫苗志愿者的血清樣本(其中 14 名接種了 Moderna 疫苗 mRNA-1273,6 名接種了輝瑞疫苗 BNT162b2),并制作了具有 K417N、E484K、N501Y 三個突變的假病毒。

      隨后,研究人員使用血清樣本對假病毒做中和,發現血清中和活性降低了 1 到 3 倍,而這意味著需要 1 到 3 倍的血清才能中和同樣多的病毒。

      從志愿者體內分離的單克隆抗體,22/84(26%)的抗體結合至少減少了 5 倍;對 17 個強中和活性的抗體做中和,發現其中 9 個抗體對 E484K 的中和活性至少減少 10 倍, 5 個對 K417N 至少減少 10 倍,4 個對 N501Y 至少減少 10 倍。

    16.png

    圖源:參考文獻 7

      面對這樣的情況,美國 Fred Hutch 研究所的病毒學家 Trevor Bedford 認為,未來需要密切監測病毒變異的趨勢,并及時更新疫苗。

      而與輝瑞合作生產 mRNA 疫苗的 BioNTech 也表示,針對英國和南非出現的變異病毒,公司「有能力在 6 周內提供新的疫苗」。

      除了疫苗,抗體療法的效果也可能會受到病毒突變的影響。

      一篇于 12 月 1 日發表在預印本 bioRixv 上的論文顯示,研究人員嘗試篩選出對于再生元雙抗聯合療法(REGN10933+REGN10987)和禮來/君實聯合開發的單抗療法(LY-CoV016)不再敏感的突變株。

      結果顯示,前者篩選出 1 個突變位點 E406W;后者篩選出 3 個突變位點,K417N、N460T、A475V。 而其中 K417N 正是 501.V2 中發現的關鍵突變位點之一。

      1 月 4 日一篇發表在 bioRixv 的研究顯示,K417N 完全逃逸了 1 類中和抗體:CA1、LyCoV016、CC12.1。 E484K 完全逃逸了 2 類中和抗體(BD23、C119、P2B-2F6)。

    17.png

    圖源:參考文獻 9

      也就是說,同時擁有 E484K 和 K417N 兩種突變的 501.V2 變體有可能完全逃逸這 3 類中和抗體。

      致謝:感謝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博士 @二手的科學家,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免疫學博士 @最后一次吃糖 ,北海道大學神經科學碩士、盛諾一家高級醫學顧問 莊時利和 對本文做出的貢獻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博士 @二手的科學家 審核意見:

      新冠疫苗雖然已經陸續在全球迅速推進接種,但戰勝一場全球性的流行病,遠沒有我們想象地那么容易。如果說僅有一個關鍵位點 N501Y 突變的英國突變株是小試牛刀,具備三個關鍵位點突變的南非突變株便是更上層樓。而現有新冠疫苗對于南非突變株是否還仍舊高效成了大家十分關心的話題。

      上文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中,研究人員用 20 份接種了 mRNA 疫苗(mRNA-1273 或 BNT162b2)的志愿者血清對新冠假病毒突變株進行中和試驗。結果顯示,血清對 E484K(單突變)、N501Y(單突變)和 K417 : E484K : N501Y(三突變)假病毒突變株中和活性分別下降了 1~3 倍、1.3~2.5(下圖 B)倍和 1.1~3 倍。看到這個數據,也許大家對于現有疫苗的有效性喪失了很大信心。畢竟以上兩個 mRNA 疫苗代表了目前保護效力最高的新冠疫苗品種。

      但是,真相可能還有轉機。

      在 2021/01/07 的預印本網站上,輝瑞的團隊同樣用接種了 mRNA 疫苗 BNT162b2 的 20 份志愿者血清對 N501Y 單突變病毒分離株進行了真病毒的中和試驗,結果顯示,BNT162b2 疫苗所誘導的中和血清對于 N501Y 單突變株依舊有效,甚至部分血清中和效價還有所升高(下圖 A)。

    18.png

      因此,從以上數據我們至少可以獲得一個信息,即不同的實驗室使用不同來源的血清,用假病毒或真病毒突變株進行中和試驗,可能得到非常不同的結論。我們需要更多、更有說服力的數據來相對準確地回答現有疫苗是否仍舊對南非突變株有效的問題,尤其是用更多的疫苗接種志愿者血清樣本直接針對野生型分離突變株的中和試驗數據。

      此外,大多數人可能還記得,不管是輝瑞的 BNT162b2 還是 Moderna 的 mRNA-1273 新冠疫苗,此前公布的臨床數據顯示,兩個 mRNA 疫苗誘導的血清中和抗體滴度均可達康復者血清的 3~4 倍。即便是對突變株的中和效力有所減弱,也不太會迅速降低至 WHO 推薦的 50% 保護率以下。

      因此,針對全球形勢依舊嚴峻的新冠疫情,當務之急依舊是快速擴產和快速推進接種范圍。同時,針對新冠突變株,需要加大研究、跟蹤、檢測以及開始在臨床前做好使用突變抗原進行疫苗更新的準備。


    接種疫苗志愿者中和血清對 N501Y 新冠突變株中和滴度對比數據。黑色為 Moderna 疫苗;紅色為輝瑞疫苗(圖源:參考資料 10、11)

      參考資料: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免疫學博士 @最后一次吃糖 審核意見:

      目前還未看到評價血清中和能力的金標準,即血清對 N501.V1(英國)、V2(南非)、V3(巴西)真病毒的 PRNT50/80 數據,無法準確評估逃逸能力。

      但根據現有證據來看有幾點是肯定的:1)N501.V1 的逃逸能力很弱;2)N501.V2 對血清的逃逸能力很強;3)接種 RNA 疫苗的志愿者血清比自然感染患者的血清抵抗毒株突變的能力要強得多;4)即使有毒株逃逸了血清抗體,但記憶 T 細胞仍然是有效的,希望可以盡快大范圍接種疫苗。

      題圖來源:YouTube 視頻截圖

      參考資料:

      [1]Starr TN, Greaney AJ, Bloom JD, et al. Deep Mutational Scanning of SARS-CoV-2 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eveals Constraints on Folding and ACE2 Binding. Cell. 2020 Sep 3;182(5):1295-1310.e20.

      [2]Tegally H, Wilkinson E, Giovanetti M, et al. Emergence and rapid spread of a new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related coronavirus 2 (SARS-CoV-2) lineage with multiple spike mutations in South Africa[J]. medRxiv, 2020.

      [3]Could new COVID variants undermine vaccines? Labs scramble to find out. Nature, 07 January 2021

      [4]Andreano E, Piccini G, Licastro D, et al. SARS-CoV-2 escape in vitro from a highly neutralizing COVID-19 convalescent plasma[J]. bioRxiv, 2020.


    相關文章

    疫苗大廠重磅大單品申報,艾美引領狂犬疫苗創新迭代

    狂犬疫苗大廠艾美疫苗11月7日公告,公司研發的迭代工藝高效價人二倍體狂犬疫苗已向中國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申報臨床。這意味著,艾美狂犬病疫苗的迭代升級戰略布局,正加速落地。據公告,艾美的......

    預防寨卡病毒感染的單劑接種環狀RNA疫苗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馮立強、巫林平與廣州實驗室研究員陳凌等合作,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的支持下,利用環狀環狀RNA編碼寨卡病毒抗原,探索了一種單劑接種即可......

    九價HPV疫苗擴齡影響持續萬泰生物第三季度凈利下滑94%!

    萬泰生物公告,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9.48億元,同比下降60.79%。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7億元,同比下降85.25%。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5.82億元,同比下降27.72......

    海關總署:允許符合檢驗檢疫要求的南非乳品進口

    海關總署公告2024年第145號(關于進口南非乳品檢驗檢疫和衛生要求的公告)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南非共和國農業部(以下簡稱南非農業部)有關南非輸華乳品檢驗檢疫要求規定,自本公......

    中關村通州園荻碩貝肯免疫與代謝特檢平臺正式啟動

    9月30日,北京城市副中心醫產協同示范項目荻碩貝肯免疫與代謝特檢平臺啟動儀式在中關村通州園一方健康谷舉行。該平臺將進一步豐富漷縣醫藥健康產業集聚區及副中心免疫醫學科學研究及服務能力,為北京城市副中心醫......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獲獎者揭開基因調控之謎

    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科學家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Ambros)和加里·魯夫昆(GaryRuvkun)。生理學或醫學獎是2024年諾貝爾......

    黃果在北京市督導檢查百白破疫苗生產質量安全工作

    9月30日,國家藥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果帶隊,赴北京市檢查百白破疫苗生產質量安全,實地查看企業生產車間和成品倉庫,并圍繞保障百白破疫苗生產質量、供應安全、多聯多價疫苗研發等開展座談交流。黃果強調,接......

    “諾獎風向標”指向DNA與免疫關系研究

    9月19日,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生物醫學領域重要獎項——拉斯克獎揭曉。華人科學家、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分子生物學教授兼炎癥研究中心主任陳志堅因發現“感知外來和自身DNA的酶cGAS,解開DN......

    新發現|免疫治療應答潛在因素

    西班牙巴塞羅那科技學院NuriaLopez-Bigas和AbelGonzalez-Perez共同合作,近期取得重要工作進展。他們研究提出了免疫治療應答的五個潛在因素。相關研究成果2024年9月12日在......

    GSK公司|季節性流感mRNA疫苗2期臨床試驗結果積極

    2024年4月,葛蘭素史克(GSK)在一項2期臨床試驗中證實,其候選mRNA流感疫苗在預防甲型流感方面戰勝了已獲批的滅活流感疫苗,但對于“歷史性難題”乙型流感方面未能達到同樣的效果。與GSK合作研發該......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