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中共海南省委人才發展局,國務院有關部委、直屬機構人事部門,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干部局,各博士后設站單位:
為吸引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16〕33號),現就做好2021年度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以下簡稱“博新計劃”)實施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工作安排
(一)項目內容
“博新計劃”結合國家實驗室等重點科研基地,瞄準國家重大戰略、戰略性高新技術和基礎科學前沿領域,遴選400名應屆或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進入國內博士后設站單位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國家給予每人兩年63萬元的資助,其中40萬元為博士后日常經費,20萬元為博士后科學基金,3萬元為國際交流經費。
“博新計劃”通過組織同行專家評審確定資助人員。擬進站的資助人員須在名單公布后3個月內辦理進站手續,逾期視為自動放棄入選資格。
(二)申請條件
申請人須為2021年度擬進站或新近進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員,同時應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良好的科研潛質和學術道德。
2.擬進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員須為獲得博士學位3年以內的全日制博士,應屆博士畢業生優先。擬進站的應屆博士畢業生在申報時須已滿足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基本要求,已初步選定博士后合作導師,并與合作導師擬定初步研究計劃。
3.新近進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員須是2020年3月1日(含)之后進站的人員,且之前未申報過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站前);博士學位獲得時間須為2020年1月1日(含)之后;須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進行申請,不得變更合作導師。
4.198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5.申報項目屬自然科學,涉密項目須脫密。基礎研究主要面向基礎科學、交叉理論以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應用研究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數字經濟及各領域重大工程技術、共性技術等。
6.申請人的博士后合作導師應為高水平專家,學術造詣深厚,可為申請人提供高水平科研平臺。向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國家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傾斜。
7.留學回國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請本項目(有關人員可關注“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
8.未入選過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計劃、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派出項目、引進項目)。如入選過其他國家級人才計劃,須在申請表格中注明。
9.入選者辦理入站手續時須將人事關系轉入博士后設站單位并保證全脫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申報流程
1.申請材料
申請材料包括《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申請書》、身份材料、《博士導師推薦意見表》、《博士后合作導師推薦意見表》和學術及科研成果材料。具體填報要求如下:
申請書。申請人登錄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網站“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在線生成(模板見附件1),自行生成無效。
《博士導師推薦意見表》和《博士后合作導師推薦意見表》。在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網站“資料下載”專區或“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下載后上傳掃描件。模板見附件2、3。
身份材料。已獲得博士學位的申請人須提供博士學位證和畢業證。應屆博士畢業生須提供學生證、博士學位論文答辯決議書或博士論文預答辯通知書;如無預答辯通知書,可提供學校學位主管部門或所在院系出具的相關證明。以上材料均提供掃描件。
學術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請人最高學術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論文、專著、ZL或獎勵等,可以從以上類型材料中任選,但總個數不超過3個。其中:論文提供全文,專著提供目錄和摘要,ZL或獎勵提供證書掃描件。
不需提交紙質申請材料。在網上申報開通日期前,可在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網站“資料下載”專區下載相應模板作為填報參考。如通過專家通訊評審,需提交答辯材料,供會議評審使用,相關要求另行通知。
2.提交申請材料
申請人登錄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網站“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按要求填寫相關信息,在線提交至設站單位。
設站單位的聯系方式可在“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中自動獲取。申報截止日期前,申請人對已在網上提交的申請數據有修改需求時,需逐級申請駁回。
3.設站單位審核
設站單位博士后工作管理人員登錄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網站“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審核相應文檔,提交至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
管理人員在博士后研究人員申報截止后才能進行網上審核。
二、加強管理與服務
(一)設站單位對“博新計劃”入選者的資助經費應單獨立賬,專款專用。其中,40萬元的博士后日常經費從“博新計劃”入選者辦理進站手續起按月計發,核發24個月;20萬元的博士后科學基金按照《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規定》第21條的開支范圍列支,不限定各項費用的支出額度;3萬元的國際交流經費用于支付博士后研究人員在站期間參加國際會議或與國外相關科研機構開展短期科研合作。
(二)資助經費中的日常經費部分應全部用于獲選人員的日常生活費用(含工資、獎金、生活補助及社會保險個人繳納部分等),設站單位不得提取管理費。應由單位承擔的社保繳費部分不得從“博新計劃”資助經費中列支。
(三)地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設站單位應加強配套投入,對“博新計劃”入選者在科研經費、住房、津貼補助等方面給予經費支持。鼓勵地方和設站單位設立博士后重點支持計劃,吸引更多優秀博士加入博士后人員隊伍。
(四)設站單位應在“博新計劃”入選者職稱評定、科研工作條件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并在出站留任、支持職業發展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支持“博新計劃”入選者在站期間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
(五)設站單位應與“博新計劃”入選者簽訂科研計劃書,做好績效評價和成果追蹤工作,將創新型科研成果作為考核重點。出站考核合格的,由全國博士后管委會印發《博士后證書》。
(六)“博新計劃”入選者確因科研項目需要延期出站的,設站單位應參照“博新計劃”資助標準,解決好延期期間的經費問題。
(七)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定期對設站單位“博新計劃”實施進行考核,重點考核政策配套情況、人員培養成效,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博士后設站單位綜合評估的依據之一。
三、其他事宜
(一)申請進入本單位同一個一級學科且由博士導師繼續擔任博士后合作導師的人員總比例不得超過40%。
(二)資助工作時間安排。2021年2月20日起,申請人網上提交申請材料,3月20日申報截止。3月21日至30日,設站單位網上審核。4月下旬,專家評審。5月中旬,公布獲選結果。
27日,記者從內蒙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經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批準,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等12家企事業單位獲批設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據了解,這12家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涵蓋能源、建筑、藥......
關于征求《山東省博士后創新項目(自然科學領域)管理辦法》意見建議的通知各有關單位:2025年1月1日起,修訂后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正式施行。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指......
根據相關規定,經申報單位在大連人才網提交申請、市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資格審核等程序,擬確定10家博士后設站單位的37名博士后研究人員符合博士后培養資助條件,共資助259萬元,現予公示。......
2月5日,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發布《關于2025年第一批博士后資助經費擬發放名單的公示》。根據公示,王嬋娟等98人符合博士后生活補貼申請條件,馬晴晴等50人符合博士后科研項目資助申請條件,崔......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關于開展2025年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綜合評估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25〕6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上海市人才工作......
12月30日,國儀量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舉行首批博士后結題評審會,楊馳、黃文杰順利通過結題評審,成為首批出站的博士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龔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王亞、國儀量子副總裁許克標......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12日召開“加強博士后人才培養,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會,現場為今年新設站的124家博士后單位授牌,還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及相關領域專家開展博士后工作講座,切實提升北京市青......
深圳市擬發放在站博士后生活補助人員公示名單(2024年第四批次)根據《深圳市博士后工作管理規定》(深人社規〔2024〕2號)及博士后資助資金管理辦法規定,現對2024年第四批次擬發放在站博士后生活補助......
關于公布2024年度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76批面上資助獲資助人員名單的通知中博基字〔2024〕20號各博士后設站單位:根據《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規定》(中博基字〔2020〕7號),經專家評審和評審結......
近日,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正式公布“2023年設立深圳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名單,華大智造正式獲批設立深圳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