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應邀作了幾次題為“博士論文寫作的10大誤區”的講座,講座內容體現了這些年來我指導博士生論文寫作、參加博士論文答辯及評審博士論文的一些體悟,也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今天起,我會不定期連載講座中的主要內容。
講座提綱:十大誤區是什么?
誤區1. 填補空白的研究 = 創新性強?
誤區2. 羅列了大量文獻 = 文獻綜述好?
誤區3. 研究內容非常多 = 系統性強?
誤區4. 分析測試表征多 = 結果可靠?
誤區5. 畫了機理示意圖 = 有理論深度?
誤區6. 結果部分討論少 = 事實勝于雄辯?
誤區7. 發表了高分論文 = 論文水平高?
誤區8. 創新點很好寫的 = 復述研究內容?
誤區9. 論文細節沒人管 = 偷摸用點別人的?
誤區10. 論文改了很多遍 = 寫作沒問題?
導言部分一、對比本科、碩士、博士學位論文(要求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很多博士論文是放大版的碩士論文!)
1. 本科論文:應反映出作者具有專門的知識和技能,具有從事科學技術研究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
2. 碩士學位論文:必須具有一定程度的創新性,強調作者的獨立思考能力。合格的碩士論文,應基本上達到了發表水平。
3. 博士學位論文:可以是1篇論文,或是相互關聯的若干篇論文的總和。博士學位論文應反映出作者具有堅實、廣博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以及獨立從事科學技術研究工作的能力,還應反映出該科學技術領域最前沿的獨創性成果。博士論文被視為重要的科技文獻。
導言部分二、一篇合格的博士學位論文的4方面體現
1. 創新性(獨創性)(必要條件)
2. 理論性(學術性)(充分條件一)
3. 科學性、準確性(充分條件二)
4. 規范性、可讀性(充分條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