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08-08-07 13:02 原文鏈接: 博弈興奮劑:運動員的“囚徒困境”

    作為一名自行車賽車選手,最讓你感到屈辱和挫敗的,莫過于在一段上坡路奮力騎行時被對手無情地甩下。盡管已經上氣不接下氣、兩腿酸軟,但你還是要咬緊牙關,拼盡全力跟上領先的車手。因為你非常清楚,一旦被甩出第一集團,就會失去繼續拼搏下去的全部動力,贏得比賽的希望也就化為烏有。


     
    對此,我有親身體驗。1985年,我參加了不間斷橫跨美國的自行車大賽,賽程長達4,800 千米。比賽進行到阿爾布刻爾克郊外一段漫長的上坡時,我已經趕上了喬納森·博耶爾(Jonathan Boyer),這位健碩的公路自行車賽選手當時位居第二,并最終獲得了冠軍,他也是首位參加環法自行車賽的美國人。但這段上坡路實在太漫長了,剛爬到一半,我便感覺疲憊不堪,雙腿也好像快斷掉了。我只得大口喘氣,竭盡全力苦苦支撐。
     
    但一切都是徒勞。快接近山頂時,博耶爾早已消失在瀝青公路盡頭。望塵莫及的我直到大西洋城的比賽終點才再次見到他。那天晚上,美國廣播公司(ABC)體育解說員吉姆·蘭普利(Jim Lampley)問我,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讓騎行速度更快?“我想,有個好爹媽或許最管用,”我冷冷地回答。所有人都受遺傳因素限制,很難突破自己的極限——認命吧,不然你還能怎樣?
     
    然而我很清楚,可以做手腳的地方非常多。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期間,美國自行車隊選手告訴我,他們曾在比賽前給自己輸血,有的是輸入他們自己在賽季之初抽出來的血,有的則是輸入其他血型相同人的血。這種做法被稱為“血液回輸”(blood doping),在當時并不算違規。從實際情況來看,血液回輸與在高海拔地區訓練的效果相當:都可以增加選手體內紅血球的數量,提高攜氧能力。不過,當時我已年屆三十,當不了車手,還可以做學術。我參加自行車比賽,主要是想了解自己的體能極限。為了成績而弄虛作假,就與我參賽的本意南轅北轍了。
     
    但是,我們不妨假設:如果當時我只有20歲,全憑賽車這個職業糊口;如果我所在車隊已經把禁藥納入“保健方案”,而且我明白,競爭力不夠就只能卷鋪蓋走人;此外,我相信大部分競爭對手都在服用興奮劑,并沒有誰被查出來。我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許多自行車手聲稱,上面假設的種種情況,正是他們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一直面臨的局面。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棒球等其他體育項目中,雖然細節有所差別,但濫用興奮劑的總趨勢卻如出一轍。許多選手認為,別人都在服藥,如果自己還堅持獨善其身,將無法與對手競爭。再看看監管層,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從未制定明確的規則,更談不上在整個賽季中進行廣泛的藥檢,再加上他們長期以來都有意回避興奮劑這個問題,終于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我們都不愿意相信,這些體育明星在偷服禁藥。但面對越來越多的證據,我不得不承認:不論是自行車,還是棒球、足球、田徑等體育項目,過去20年中的絕大部分頂尖選手一直在服用興奮劑。現在我們應該追問興奮劑泛濫的原因,而不是“有沒有服興奮劑”:首先,藥物、藥物混合法以及藥物訓練養生法在不斷進步;其次,在藥檢執法者與偷吃禁藥者的博弈中,執法者老是處于下風;第三,眾多職業體育項目中,服藥者總能獲得勝利,助長了興奮劑的流行。
     
    體育中的博弈論
     
    利用博弈論中著名的“囚徒困境”,來揭示體育界愈演愈烈的興奮劑問題,也許可以給我們很多新的啟示。
     
    對局者在預知對手策略的情況下如何應對,以達到最佳結果, 這就是博弈論(Games Theory) 研究的內容。這一理論所針對的“對局”,不僅僅是指撲克游戲或側重于戰術策略的各種體育比賽,還包括需要作出經濟、軍事決策乃至國家外交政策的各種極其嚴肅的活動。所有這些“對局”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局者會依據公開的選項范圍,分析對手的每一“步”行動。
     
    著名的“囚徒困境”就是博弈論的一個經典實例:你和同伙落入法網,被分開關押,無法串供。你們事先約定,大家都打死不招,然而地方檢察官給出了下面幾個選擇:
     
    1. 如果你坦白交待而同伙拒不認罪,那么你將被釋放,而他將蹲三年監獄;
     
    2. 如果他坦白交待而你拒不認罪,那就輪到你蹲三年大牢,而他獲得自由;
     
    3. 如果兩人都坦白,每人各處兩年有期徒刑;
     
    4. 如果兩人都不認罪,每人各處一年有期徒刑。


    上表名為“博弈矩陣”,概括了上述四種結果。
     
    從這些結果來分析,背叛同伴似乎是你的最佳選擇。我們先從罪犯甲的角度來考慮,他唯一無法控制、又能影響結果的因素就是罪犯乙的選擇。假定罪犯乙始終保持沉默,那么,罪犯甲坦白交代結果最佳,可以躲過牢獄之災;如果他選擇保持沉默,結果也還不錯,只要蹲一年大牢。因此,對于罪犯甲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坦白。現在,我們假設罪犯乙認罪。在這種情況下,對罪犯甲而言,情況依然是坦白交待勝過拒不認罪——坦白會讓他被判兩年監禁,否則迎接他的將是三年鐵窗生涯。由于兩名罪犯面臨的情勢完全相同,因此無論對方如何選擇,對另一個罪犯來說,最好的辦法都是坦白。
     
    這不僅僅是理論上的結果,也得到了實驗的證實。當參與“囚徒困境”博弈的受試者彼此間不允許通氣時,只玩一次或固定次數的對局,他們常用的策略就是坦白交待。如果受試者玩次數不定的對局,那么最常用的策略便是“針鋒相對”:開始時,受試者都會遵守約定保持沉默,但隨后就會根據對方的表現來決定自己的選擇:你義氣我也義氣,你不仁我也不義。多人囚徒困境的對局中,如果局中人玩的次數增多,彼此間形成信任,則可能出現更加合作的模式。不過研究表明,一旦大家都爭相坦白而導致背叛成風,就會出現多米諾骨牌式的崩盤局面。
     
    在自行車、棒球和其他一些體育項目中,參賽者按照一組規則彼此競爭。自行車競賽規則明文禁止使用興奮劑。但這類藥物極其有效,服用以后又很難檢測出來(盡管還是有可能),再加上成功之后名利雙收,使運動員們無法抗拒禁藥的誘惑。一旦幾位車手依靠興奮劑獲得佳績,其他遵規守紀的選手也必定效仿,導致違規之風愈演愈烈。由于違規將導致重罰, 車手們全都對此保持沉默。因此,通過公開協商來扭轉這種局面、使比賽回到正軌的想法,是不現實的。
     
    以前的情況并非如此。20 世紀40 年代到80 年代,許多車手都服用興奮劑和鎮痛藥。直到1967 年環法自行車賽中,英國車手湯姆· 辛普森(Tom Simpson) 因過量服用安非他明而在旺圖山賽段爬坡時猝死,興奮劑禁令才隨之出臺。即便在辛普森的悲劇之后, 整個70 年代和80 年代,反興奮劑條例的執行也時緊時松。由于對服用禁藥沒有明確的規定,很少有人把使用興奮劑視為作弊行為。但隨著90 年代出現的一個新生事物,博弈矩陣被改變了。
     
    r-EPO 的誘惑
     
    r-EPO 是最常見的禁藥,它可以大幅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在r-EPO 的誘惑下,運動員們紛紛加入了“藥罐子”的行列。
     
    這個“新生事物”,就是經過基因改造的重組促紅細胞生成素:r-EPO。普通EPO是人體中天然存在的一種激素。腎把這種激素釋放到血流中,血流再把它帶到骨髓里的受體上。當EPO 分子與這些受體結合后,就會促使骨髓產生更多的紅血細胞。慢性腎功能衰竭或者化療都可能引起貧血,因此在20世紀80 年代末,作為EPO 代用品的r-EPO被發明出來。它在造福慢性貧血患者的同時,也被用于耐力型競技中。
     
    r-EPO 與輸血的效果相當,但比輸血過程簡單多了。輸血時,必須使用輸血袋,還得將長長的針頭插入血管。如果使用r-EPO,只須將它們裝入小小的安瓿瓶,存放在保溫瓶的冰塊中或酒店的便攜式冰箱里,使用時注射到皮下即可。r-EPO 的效果主要體現在選手們的紅細胞比容(HCT)上,即紅細胞在血液中所占的體積百分比,這項指標是可以直接測出的。紅細胞越多,能夠輸送到肌肉的氧就越多。對男性來說,HCT 的正常值約為45%。訓練有素的耐力型運動員,HCT值可維持在50%上下;使用EPO 以后,則可提升到60%以上。1996 年環法自行車賽冠軍比亞內· 里斯(Bjarne Riis) 的綽號就是“60%先生”,去年他親口承認使用過r-EPO, HCT 水平才如此之高。
     
    興奮劑是在20 世紀90 年代初侵入職業自行車賽的。格雷格· 萊蒙德(Greg LeMond)認為確切的時間是1991 年,他曾在1986、1989 和1990 年三次贏得環法大賽的冠軍。此后,萊蒙德把目光瞄向五次奪冠,以期改寫環法大賽歷史。1991 年春天,他作好了第4 次折桂的準備。萊蒙德回憶說:“我當時處在最佳狀態,在春季訓練中的成績是整個職業生涯中最好的,而且身邊還有一支相當出色的車隊。但1991 年環法賽有點蹊蹺,有些成績平平的車手一反常態,甚至在比較平緩的上坡賽段中就把我甩在了后面。”
     
    萊蒙德最終只得了當年環法賽的第七名,他暗自發誓來年一定要干凈利落地贏回來,但事與愿違。1992 年,“我們(車隊)的表現簡直糟糕透頂,我甚至沒能完成比賽”。原因很簡單:他們為了趕上服用過興奮劑的車手,已經筋疲力盡了。萊蒙德講述了隊友菲利普·卡薩多(Philippe Casado)當時告訴他的一件事。卡薩多從西班牙的昂斯車隊車手勞倫特·雅拉貝爾(Laurent Jalabert)那里得知,昂斯車隊為他制定了個人服藥計劃,其中就包括使用r-EPO。而萊蒙德自己,由于拒絕使用r-EPO,在1994年環法賽再度遭遇DNF(did not finish,即未完成比賽),從此徹底告別了這項賽事。
     
    由于成績的壓力,有些車手鋌而走險服用禁藥,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卡薩多離開萊蒙德的車隊后轉投了一個有服藥計劃的車隊,結果在1995 年猝死,年僅30 歲。他的猝死是否與服用興奮劑有直接關系還不清楚,但如果HCT 水平超過60%,血液將變得非常黏稠,很容易形成血塊。睡眠期間心跳速率會放慢,這時就非常危險;而耐力項目選手安靜狀態下的心跳速率之低是出了名的——每分鐘只有30 來下。兩位荷蘭冠軍車手在嘗試注射r-EPO 后,死于心臟病發作。據說,此后有些車手睡覺時會在胳膊上套上心率計以防不測:一旦心跳太慢,心率計就會發出警報。
     
    附:競技體育中的禁藥

    目前可供運動員用來“提高水平”的藥物林林總總,它們都是高度特異性的藥品,可以滿足運動員的各種需要。幾乎所有興奮劑,都會對運動員產生副作用,輕者僅是感到不適,重者可能致命。本表只列舉了一些例子;完整的興奮劑名單至今還沒人統計過。(翻譯 郭凱聲)

    專題:分析測試助力2008北京奧運

    相關文章

    美機構掩蓋興奮劑丑聞曝光!中國反興奮劑中心:強烈呼吁對該行為開展獨立調查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8月7日發表聲明,就當天早些時候路透社的一篇報道作出回應。該報道揭露了美國反興奮劑機構(USADA)多年來允許服用興奮劑的運動員不接受懲罰而繼續參賽、并充當“線人”的“秘密......

    干凈的金牌!巴黎奧運會游泳隊陷入輿論漩渦,興奮劑到底如何檢測?

    在本屆巴黎奧運會期間,伴隨著新的奧運紀錄的誕生,中國選手潘展樂以46秒40的成績奪得100米自由泳決賽冠軍,領先第二名足足一個身位。 眼紅心熱如此成績讓國內歡欣鼓舞的同時,也引得西方個別人士......

    又一巴黎奧運選手興奮劑陽性,檢測全流程大揭秘

    國際檢查機構(ITA)7月26日表示,伊拉克柔道選手薩賈德(SajjadGhanimSehenSehen)興奮劑檢測呈陽性,已經被暫時禁賽且無法參加訓練。薩賈德有權向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申訴臨時禁賽的決定......

    反興奮劑檢測:足球世界中缺失的一環

    相較于其他運動,足球界的禁藥丑聞相對較少,而這或許和各國足協在監管中的疏漏有關。根據BBC體育發布的一份報道中顯示,在2016-17賽季英格蘭各級聯賽的2047名球員之中,多達533名,也就是有26%......

    “科技冬奧”重點專項:看高分辨質譜如何大展身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從科技部官網獲悉,近日,科技部對“科技冬奧”重點專項2018年度第一批項目申報指南(以下簡稱“申報指南”)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時間為2018年3月2日至2018年3月16日。圖片來源于網......

    安捷倫為韓國興奮劑檢測中心提供支持

    該機構為數千名運動員的尿液樣品提供檢測2018年2月9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宣布將與韓國首爾的興奮劑檢測中心合作,確保對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實現快速而準確的檢測,從而確定是否......

    興奮劑?英教師工會吁禁向學生售賣功能飲料

    英國最大教師工會之一近日呼吁禁止向16歲以下未成年人出售功能飲料,稱這種飲料相當于“唾手可得的合法興奮劑”,不利學生健康和學業。圖片來源于網絡英國《每日電訊報》10日援引全國校長協會和女教師工會的話報......

    興奮劑?英教師工會吁禁向學生售賣功能飲料

    英國最大教師工會之一近日呼吁禁止向16歲以下未成年人出售功能飲料,稱這種飲料相當于“唾手可得的合法興奮劑”,不利學生健康和學業。圖片來源于網絡英國《每日電訊報》10日援引全國校長協會和女教師工會的話報......

    平昌冬奧面臨高壓監控IOC將進行兩萬次藥檢

    國際奧委會5日宣布,因俄羅斯“系統性操縱反興奮劑工作”,禁止該國代表團參加將于明年2月在韓國平昌舉行的冬奧會。對于俄羅斯的禁賽還在延續,而對于即將參加平昌冬奧會的運動員來說,則將面臨更為嚴格的興奮劑檢......

    十三運涉藥人員收罰單遭禁賽且要負擔檢測費用

    國家體育總局日前公布了對第十三屆全運會期間3例興奮劑違規事件通報,湖北代表團田徑運動員楊新利的尿樣檢測結果呈蛋白同化制劑(司坦唑醇代謝物)陽性,河北代表團游泳運動員劉子璇的尿樣檢測結果呈利尿劑(氫氯噻......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