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6-05 09:42 原文鏈接: 盧曉東:什么制約著交叉學科人才培養



    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為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在論述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下大氣力組建交叉學科群”。5月28日,在兩院院士大會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對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形勢與發展趨勢予以高屋建瓴的概括與前瞻,再次提出“交叉融合”這個關鍵詞。他指出:“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間、海洋等的原創突破為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提供了更多創新源泉,學科之間、科學和技術之間、技術之間、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之間日益呈現交叉融合趨勢,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

    學科交叉融合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必然需要高等學校對交叉學科人才培養高度重視,這是因為只具備單一學科背景的人才,現在和未來已經難以適應學科交叉融合的趨勢,更難以在這樣的背景下發揮領導作用。在科教融合背景下,交叉學科群并不僅指向科學研究,而應當在人才培養,特別是本科人才培養中發揮作用。注重培養交叉學科人才,已經成為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元素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到學科之間、科學和技術之間、技術之間的交叉融合,這一點較容易理解,但如何理解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之間日益呈現的交叉融合趨勢呢?這一點又如何反映在本科人才培養方面呢?

    美國“臉書”的創新本質就在于這種交叉融合。扎克伯格高中期間學習了古希臘語,其知識背景是古典人文學科;他在哈佛大學選擇的主修專業是心理學;此外,他恰好對計算機技術非常熱衷。在接受某雜志訪問時,扎克伯格特別指出了這一點:互聯網上人們屏蔽了他們的個性,這使得互聯網成為一個匿名而無個性的世界。臉書的洞見和成功關鍵就在于創造了一個平臺,幫助人們在互聯網上保持個性,并將個性向其選擇的朋友圈開放地展示。臉書是“心理學、社會學和信息技術的融合產物”。

    作為硅谷發動機的斯坦福大學,其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培養目標是未來的領軍精英而非“碼農”。在初步窺見交叉融合人才的成長規律后,該校迅速行動起來,將扎克伯格成就臉書的偶然性,轉變為人才培養的制度,使交叉融合的教育規律呈現在該校本科專業設置之中。除去單一學科本科專業“計算機科學”外,斯坦福還設置了十個稱為“計算機科學+”的本科專業,分別是“計算機科學+語言學”“計算機科學+哲學”“計算機科學+音樂”“計算機科學+英語”“計算機科學+法語”“計算機科學+德意志研究”“計算機科學+歷史”“計算機科學+意大利語”“計算機科學+斯拉夫語言和文學”“計算機科學+古典學”。畢業生獲得的學位既非美國常見的“文學士”,也非“理學士”,而是具有跨學科特點的“文理學士”。

    以上這些“計算機科學+”專業的畢業生,其知識結構特征就是技術科學、人文社會科學間的交叉融合。然而,當我們也學到了這一點并計劃在高校開始探索和實踐時,卻會發現一些制度和觀念約束,仍可能制約著交叉學科人才培養。

    第一,根據教育部2012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本科專業以學科為參照標準被劃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十二大類,并無跨學科專業大類。當高校嘗試建立“計算機科學+”跨學科專業時,這類專業在本科專業目錄中應屬于工學、哲學、文學還是藝術學類呢?這類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何種學位呢?我們可以創設“文理學士”嗎?

    第二,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的十個專業都是“新工科”專業。這樣的專業建設過程中,需要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教師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教師通力合作,特別需要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教師保持開放心胸,對計算機科學與本領域的結合有著持續的好奇,并先期進行研究和探索。交叉不是單向的,是計算機向人文和社會科學交叉的同時,人文和社會科學也向計算機科學領域交叉。但當研究者嘗試對新工科研究與發展進行文獻綜述時,卻發現我們的交叉主要是單向度的,很可能是工科領域“剃頭挑子一頭熱”。

    相關文章

    無錫市首批32家市重點實驗室亮相

    以基礎研究提升原始創新和持續創新能力,是無錫市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加固重要一環。昨從市科技局獲悉,2023年度無錫市重點實驗室建設名單正式發布,32家重點實驗室進入建設序列。這是無錫市首次組織市級重點實驗......

    燕山大學舉辦對接京津高校合作發展大會

    12月10日,燕山大學與北京高科大學聯盟共同舉辦的“燕山大學對接京津高校合作發展大會”在河北省秦皇島市舉行。據悉,本次大會是京津冀高校為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的重......

    教育部同意!25所民辦高校轉公辦

    11月6日,教育部公示擬同意設置一批新本科高校,其中包括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轉設為山西電子科技學院,辦學性質為公辦。暫停已久的獨立學院轉設,迎來新進展。獨立學院,是各大高校與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

    多所高校官宣,專碩“加時”了?

    “本來還沉浸在過了復試的喜悅中,突然得知自己的專碩3年。”今年3月份,來自江西的考生李雨在社交媒體上如此表達對讀研“加時”的心情。近幾年,國內多所高校開始對研究生的修業年限進行調整,將專碩延長至3年。......

    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名單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國家卓越工程師高校名單。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二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工作的通知教研廳函〔2023〕8號有關省、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有關高......

    食品及相關領域12個團隊入圍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8月31日上午,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進展成效、國家支持教師隊伍建設有關工作和第39個教師節系列宣傳慶祝活動安排,并發布2023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

    高校領導班子換屆|新任命181名校長院長

    江蘇省政府關于程海波等職務任免的通知(蘇政發〔2023〕76號)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省市屬高校院所領導班子換屆,經研究決定:任命程海波為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試用期一......

    1.31億科研經費862個科研項目成果轉化率為0,投入全部“打水漂”了嗎?

    近日,"高校1.31億科研經費成果轉化率為0"的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7月2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廳長羅海山在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作了《關于2022年度自治......

    廣西一高校1.31億科研經費成果轉化率為0,其中原因何在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廳長羅海山在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作了《關于2022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上述報告披露了廣西在科教振興資金審計方面的相關情況。審計......

    多所高校宣布:恢復!

    日前北大、清華、浙大、武大等多家高校陸續宣布對社會公眾開放校園并公布了詳細的預約方式北京大學7月8日,北京大學將恢復校園預約參觀通道,訪客可提前7日通過“參觀北大”微信小程序進行預約。每日可預約時段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