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依托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萬人計劃”科學家工作室盧柯院士、李秀艷研究員,及其指導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學院研究生周鑫在納米金屬穩定性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5月4日在線發表于《科學》Science雜志。
據悉,金屬晶粒細化至納米尺寸可以大幅度提高其強度和硬度,但是由于引入了大量的晶界,納米金屬材料的結構穩定性變低,晶粒長大傾向明顯。在一些納米金屬,如純銅中,納米晶粒甚至在室溫條件下即發生長大。
李秀艷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這種固有的不穩定性一方面給納米金屬材料的制備帶來困難,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納米金屬的實際應用。”
近日,重慶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和第一通訊作者單位在頂級期刊《Science》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論文題目為“3Dmicroscopyatthenanoscalerevealsunexpectedlatt......
納米金屬研究在重慶取得新突破!12月1日,重慶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和第一通訊作者單位,在全球頂級期刊《Science》(《科學》)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論文——《納米分辨三維電鏡揭示變形鎳的異常晶格轉動》。......
近期,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金海軍研究員團隊將脫合金與電沉積相結合,在完全互溶且熱力學穩定不易分解的Cu-Au合金體系中構筑出類似于調幅分解產生的納米結構,形成仿調幅分解結構合金......
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金海軍團隊將脫合金與電沉積相結合,在完全互溶且熱力學穩定不易分解的Cu-Au合金體系中構筑出類似調幅分解產生的納米結構,形成仿調幅分解結構合金(......
2022年2月27日至3月3日,美國礦物、金屬和材料學會(TheMinerals,Metals&MaterialsSociety,簡稱TMS)第151次年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納海姆市舉行。中......
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京揭曉。“物質科學獎”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盧柯。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
9月6日,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盧柯榮獲“物質科學獎”,以獎勵他開創性地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
9月6日,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盧柯榮獲“物質科學獎”,以獎勵他開創性地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
材料可持續發展受到世界各國高度重視,主要發達國家紛紛啟動材料可持續發展研究計劃。材料素化是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盧柯研究員近年來在對材料科技發展趨勢的綜合研究分析下提出的新概念,旨在通過跨尺度材料組......
納米金屬的晶界在機械變形作用下容易發生晶界遷移并伴隨晶粒長大,使得納米材料發生軟化,這種現象在拉伸、壓縮、壓痕等變形條件下均有大量實驗和相關計算模擬結果的報道。機械驅動晶界遷移不僅破壞材料的性能,也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