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4月15日消息(記者劉天思)2004-2007年,衛生部、公安部等有關部門開展了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和非法采供血專項整治。經過3年的專項行動和整治,各地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群眾舉報投訴減少,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違法犯罪行為得到遏制。但由于各地工作發展不平衡、農民工等弱勢群體就醫保障未解決等原因,個別地區非法行醫問題比較突出,采供血機構違法行為時有發生。為進一步加大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違法犯罪行為的工作力度,加強衛生行政機關與公安部門的銜接配合,衛生部、公安部聯合制定了《關于在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工作中加強銜接配合的暫行規定》,現印發給你們。請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公安機關按照要求,加強協調配合,繼續保持高壓態勢,針對薄弱環節,加大執法力度,深入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的違法犯罪行為,維護良好的醫療服務市場秩序,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附件
關于在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工作中加強銜接配合的暫行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衛生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的協作與配合,規范涉嫌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犯罪案件的移送工作,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違法犯罪行為,保護群眾的健康權益,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及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衛生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加強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工作的銜接配合,互相通報涉嫌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違法犯罪行為的相關信息,會商打擊措施,依法移送和接受涉嫌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違法犯罪案件,共同開展維護正常的醫療服務市場秩序宣傳。
第三條衛生部監督局及有關司局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應當建立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違法犯罪行為聯席會議制度。各省級、地市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應當建立相應的聯席會議制度。
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與同級公安機關建立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違法犯罪行為的銜接配合機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相互溝通配合的聯系制度、具體形式和參加單位。
第四條聯席會議的主要內容是溝通銜接配合工作情況,制定工作措施和計劃,交流信息,共同研究執法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協調解決疑難問題。各級聯席會議決定的有關重要事項應當報送衛生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上級主管機關。
第五條聯席會議每半年召開一次,由衛生行政部門召集,負責籌備和組織工作。如遇重大、緊急情況或者需要聯合部署重要工作,可以召開臨時聯席會議。
第六條衛生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在執法過程中,發現涉嫌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違法犯罪線索時,應當及時相互通報。
第七條衛生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在通報案件線索時應當附有下列材料:
(一)案件(線索)通報函;
(二)涉嫌違法犯罪行為的基本情況;
(三)相關證據材料;
(四)其他有關材料。
第八條衛生行政部門在立案查處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違法行為的過程中,對涉嫌犯罪的案件,應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行醫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非法采供血液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國務院《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及有關規定向公安機關移送。
衛生行政部門移送案件,原則上一案一送。擬移送的案件數量較多,或者案情復雜、案件性質難以把握時,衛生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可召開案件協調會。對決定移送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移送。
第九條公安機關應當自收到衛生行政部門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之日起3日內,依法對移送案件進行審查。公安機關依法決定立案的,應當書面通知移送案件的衛生行政部門;依法不予立案的,應當說明理由,并書面通知移送案件的衛生行政部門,退回案卷材料。
第十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公安機關通報的違法案件線索之日起3日內,依法對所通報的案件線索進行審查,認為存在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違法行為的,應當依法決定立案,并書面通知通報線索的公安機關;認為不存在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違法行為的,依法決定不予立案,并書面通知通報線索的公安機關。
第十一條對于工作中發現的重大復雜案件線索,衛生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可以召開臨時聯席會議,必要時邀請其他執法機關代表參加,共同會商、研究案情和打擊措施,開展聯合打擊工作。聯合打擊工作應當精確、全程、快捷,并采取協同作戰的方式,查明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違法犯罪行為的各個環節。
本條所稱“重大復雜案件”,是指社會危害巨大、社會反映強烈、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健康的案件,或者其他雙方研究決定應當聯合打擊的案件。
第十二條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重大案件線索舉報,或者在執法現場查獲重大案件,認為涉嫌犯罪的,應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公安機關認為涉嫌犯罪的,應當派員到場,共同研究查處工作。衛生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認為符合移送條件的,應當按照《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向公安機關移送。
第十三條衛生行政部門在行政執法中發現有非法行醫、非法采供血重大犯罪嫌疑,有可能逃逸或者轉移證據的,可提請公安機關提前介入,及時做好案件移送工作。
第十四條公安機關就有關行為是否構成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犯罪行為問題需要征求衛生行政部門意見的,應當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書面提出認定要求,并附送涉嫌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犯罪行為的相關證據。除案情復雜外,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函件后5日內答復。
第十五條衛生行政部門、公安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當加強協作,并可根據實際需要,在當地黨委、政府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公安機關的領導和指導下,共同開展聯合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違法犯罪的行動。
第十六條衛生部監督局及有關司局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對各地執行本規定的情況進行聯合監督;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對本轄區內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第十七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試行。
為破除科研經費在申請、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難點”“堵點”和“痛點”,今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正式印發。作為我國基礎研究領域重要的經費資助渠道,國家自然科學......
7月31日,科技部官網公布《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需要注意的是,本規定適用于相關單位和人員在開展有關科學技術活動過程中出現的違規行為的處理......
近日,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關于印發<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規定>的通知》,通知內容明確指出《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規定》已通過審議。全文如下:關于印發《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規定......
遭遇“問題疫苗”怎么辦?國外代購“救命藥”咋監管?12月,一批食品藥品領域法律法規開始施行,捍衛你我生命健康。此外,攜號轉網管理規定保障用戶“轉網自由”,6部法律在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適用推進“證照......
原衛生部發布的《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辦法》目前已經失效,那么在該辦法失效之后我國的食品企業標準管理現狀是怎樣的呢?食品伙伴網近日以備案辦法失效后新發布的國家及各地食品安全企業標準相關法規作為重點進行了......
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規定》全文共44條,明確了職稱評審管理的主要規定和程序,對職稱評審的全過程進行規范管理。《規定》......
4月1日起,一批新的法律法規將正式實施。包括部分行業增值稅率下調;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中小學、幼兒園相關負責人要與學生共同用餐;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實施等。增值稅下調汽車、汽油已開始降價根據《關于深化......
一是行業協會要當好引導者。新法明確,食品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業規范和獎懲機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術等服務,引導和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生產經營。二是消費者協會要當好監督者。新......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提出了更為明確的操作措施,強調要打通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通道,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
金秋10月,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等一批法律法規于10月1日起實行,將會給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諸多改變,為維護百姓權益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食品安全法新罰則新制度捍衛舌尖上的權益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