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10日報道,印度科學家在今天出版的《自然》雜志網絡版上撰文表示,他們已經成功地將實驗鼠的胚胎干細胞轉化成了內耳的關鍵結構。最新發現有望讓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內耳的發育過程,并構建出新的疾病模型,為聽力損失和平衡失調找到新的藥物和療法。
由印度大學醫學院的耳鼻喉專家額瑞·哈森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報告稱,他們使用三維細胞培養方法,誘導實驗鼠的干細胞發育成了內耳的感覺上皮,其中包含毛細胞、支持細胞和神經元,這些細胞能探測聲音、頭部運動以及重力。
以前,曾有科學家嘗試在標準的細胞培養系統內“種植”內耳毛細胞,但收效甚微。部分原因在于,平面細胞培養皿中缺乏發育毛束(感覺毛細胞的標志,也是探測聽覺信號非常關鍵的結構)的關鍵線索。哈森的研究團隊發現,要想培育取得成功,細胞需要被懸浮在一個特制的三維培養介質中,在整個發育初期,其提供的環境更像身體內的環境。
該研究團隊使用幾個小分子模擬了早期發育過程,這些小分子可以促進干細胞分化成內耳的前體細胞。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印度大學醫學院醫學神經科學的研究生卡爾·柯霍勒表示:“這種三維培養方式使細胞能使用胚胎發育中的復雜力學線索自我組裝成復雜組織。”
哈森說:“一旦干細胞被誘導變成內耳前體細胞,并被采用三維培養方式進行培養,這些細胞好像不僅知道如何變成內耳中不同類型的細胞,也知道如何自我組織成與原生內耳極其類似的模式。我們最初的目的是在培養皿中制造內耳細胞,但當我們進行測試時,我們在培養皿中發現了數千個毛細胞。”
電生理測試進一步證明,干細胞制造出的這些毛細胞能起作用,也能感覺重力和運動。另外,得到的神經元與體內原生的神經元類似,也同毛細胞連接在一起。
科學家們表示,盡管他們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定與聽覺有關的內耳細胞如何發育,同時厘清如何應用這一過程來培育人類的內耳細胞。但最新研究確實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內耳的發育過程,以及為治療內耳癥的新藥研發或細胞療法創建模型。
剛剛步入新的一年,北京醫藥健康產業迎來“開門紅”:北京兩款創新藥——艾米邁托賽注射液、小兒黃金止咳顆粒先后獲批上市。其中,艾米邁托賽注射液為我國首款獲批上市的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藥品。1月2日,國家藥品監......
國家藥監局最近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附條件批準了艾米邁托賽注射液(商品名:艾凱利)上市。這款藥物是針對14歲以上因血液系統疾病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出現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治療。作為國內首個獲......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昌勝團隊,提出了一種新型的“自體間充質干細胞(MSCs)原位授權”策略,由植入活性材料而產生的自體來源MSC為干細胞治療提供了一種有前景的全新細胞來......
“這是一個很好玩的研究。”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以下簡稱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王瑩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如果不是因為高考前體檢發現心臟有問題,王瑩現在或許是一名優秀的醫生。她從小就愛讀各種醫書......
3名視力嚴重受損患者在接受干細胞移植后,視力得到了持續一年多的顯著改善。第四名患者的視力也有所提高,但并沒有持續多久。這4人是第一批接受重編程干細胞來源的移植手術的人,用于治療受損的角膜。11月7日,......
天舟八號任務,是空間應用系統進入空間站任務以來,實驗項目最多、上行科學實驗載荷及實驗樣品數量最多、重量最重的一次任務。而這其中細胞研究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尤其是這次的“空間微重力下人多能干細胞3D生長......
會議議程位置指引......
日前,深圳卓元干細胞工程有限公司實驗室凈化改造工程項目開工儀式在蛇口網谷創享大廈舉行。深圳卓元干細胞工程有限公司為山東齊魯干細胞工程有限公司在深圳設立的干細胞工程實驗室。齊魯干細胞是一家在全球范圍內領......
10月13日,第二十屆中國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與倫理峰會舉辦。峰會匯聚了國內外眾多知名專家學者以及行業內的領軍人物,來自全國的各大三甲醫院的血液科主任、專家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共同參加會議。各方就干細......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研究組聯合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衛濤濤研究組、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張維綺研究組、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曲靜研究組近期共同揭示核糖體蛋白RPL22驅動人干細胞衰老的分子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