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9-21 10:46 原文鏈接: 厘清監測事權建立全國環境監測質控體系

      近日,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談環境監測時指出,要厘清國家、省、市、縣等不同層級的監測事權,根據各地情況確定監測機構相應的職責和任務,建立全國環境監測質控體系。那么,各級政府環境監測機構和社會環境監測機構的職責應該如何劃分?職責明確后,政府和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又該如何行使好職責?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馬中教授認為,政府對環境質量這一公共物品負責。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環境監測機構要履行好自身承擔的政府監測職能,包括環境質量監測、預報預警、跨境水體監測、履約監測、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以及環境執法、環境質量目標責任考核、排污費征收、總量核算等環境監管中的監測工作。對于適合社會力量承擔的服務性環境監測可以全面放開,鼓勵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參與排污單位污染源自行監測、環境損害評估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現狀監測、清潔生產審核、企事業單位自主調查等環境監測活動,推進環境監測服務主體多元化和服務方式多樣化。

      建立政府和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共同參與的全國環境監測體系,從體制和制度上為我國環境質量監測工作提供了保障。第一,社會環境監測機構的參與,加強了環境監測能力。第二,厘清了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監測質量更有保證。社會環境監測機構運行的環境質量監測站屬于政府購買服務,監測機構有責任按合同約定提供優質監測服務。第三,有利于提高環境監測水平,防止企業造假,為環境監管提供服務。第四,提供客觀、公正、準確的信息,擺脫對環境監測的行政干擾。

      馬中指出,社會環境監測機構是有監測能力的。以水質監測為例,我國很多地方的水體(國控斷面、省控斷面)已經由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實施監測,主要方式是購買服務,地方政府付費,企業運行操作。這筆錢由公共財政支出,包括購買監測設備、監測數據。對企業來說,就是你拿錢,我監測。這種購買服務的做法很好,可以保證監測數據的客觀性。但是目前,監測數據是不可以公開的,只能提供給購買服務的政府,監測機構仍然稱不上是獨立的。因此只是走了第一步,我們希望看到下一步數據可以完全公開。

      對于政府來說,主要是做好政策制定、監管等工作。應針對環境監測的特點以及市場化的特征,對環境監測的標準、方法,監測機構的資質、能力,監測質量控制及數據采集、處理、發布等制定明確的規章制度,為環境監測市場化提供依據。建立環境監測機構資質認證分級制度,建立監測信用檔案與淘汰機制,從制度層面規范市場的環境監測行為。政府要積極引導,放寬準入條件,鼓勵社會環境監測機構提供監測服務供給。要積極培育環境監測服務市場,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有序放開環境監測服務業務領域,推動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工作穩步開展。要對環境監測行為實行事中、事后監管,實施對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及其監測服務行為的監督管理,建立正常的退出機制,維護環境監測服務市場的正常秩序。

      馬中說,排放監測針對的是排污企業。從理論上講,監測主體應該是企業。對于排污企業的監測,應該實行排放者負責制度。不管用在線監測還是其它方式,排放企業要把排污情況說清楚,并對提供的數據負法律責任。

      政府怎樣監管才有效?根本在于轉變監管思路,把末端監管轉變為全過程監管,把以技術為重心轉變為以管理為重心。企業生產有一個物料平衡原則,也就是說,投入多少原材料、使用什么樣的工藝,會排放多少污染物,是可以算出來的。因此,企業申報的監測數據是否真實可靠,政府相關部門需要有一個基本判斷。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不敢不說真話。這就需要我們完善排污許可制度,把企業的生產工藝、生產技術搞清楚、算好賬,成為環境管理的依據。在末端監管方面,也可以轉變思路,要更重視對企業抽查的方式。一旦抽查發現超標排放,就嚴格處罰。

    相關文章

    《江蘇省化工重點監測點認定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江蘇省化工重點監測點認定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公告為更好規范和加強全省化工重點監測點管理,支持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江蘇省化工重點監測點認定管理辦法》(征求意見......

    “兩品一械”網絡銷售監測工作會議召開

    10月10日,“兩品一械”網絡銷售監測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國家藥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雷平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指出,監管部門、企業等各相關方同向發力、協同共治,“兩品一械”監測和共治聯盟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1.8億監測儀器項目分析第二彈|不同的設備到底中意哪些品牌?

    近日,山西省各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儀器裝備升級項目陸續開標。針對此次采購項目,分析測試百科網進行了內容整理,詳見:投資1.8億!山西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都有哪些升級?本文將繼續針對性對不同設備種類和中標品牌的......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的意見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的意見(2024年9月21日)加強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固本之策,是推進應急管理體系......

    促進行業規范化發展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標再修訂

    9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會同公安部、應急管理部等多部門,對最新修訂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進行公開征求意見,這次新修訂的標準,旨在提升電動自行車產品的安全水平,促進行業的規范化發展,保......

    印遇龍等:基因編輯并不違背自然選擇規律

    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尤其是CRISPR/Cas9系統的出現,為科學研究帶來革命性突破。這項技術改變了人類對基因的認知,重新定義了自然選擇與人工干預間的界限。老百姓眼中,基因編輯可能也是類似于“......

    上海:社會力量興辦新型研發機構備案結果公示

    關于2024年度上海市社會力量興辦新型研發機構備案結果的公示為貫徹落實《關于促進我市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根據《上海市新型研發機構備案與績效評價管理辦法(試行)》,我委組織開展了2024年度......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7省(市)工作有成效,仍存問題待整改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2024年8月20日至21日,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向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慶、云南等7省(市)反饋督察情況。反饋會由相關省(市)政府主要領導主持,督察......

    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多項重要方案與標準獲審議通過

    8月2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山東海陽一體化小型堆示范......

    2024年7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總體平穩,優良天數比例上升

    生態環境部近日向媒體通報了2024年7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一、總體情況7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7%;PM10平均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同......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