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子力顯微鏡(AFM)的系統中,所要檢測的力是原子與原子之間的范德華力。所以在本系統中是使用微小懸臂(cantilever)來檢測原子之間力的變化量。微懸臂通常由一個一般100~500μm長和大約500nm~5μm厚的硅片或氮化硅片制成。微懸臂頂端有一個尖銳針尖,用來檢測樣品-針尖間的相互作用力。這微小懸臂有一定的規格,例如:長度、寬度、彈性系數以及針尖的形狀,而這些規格的選擇是依照樣品的特性,以及操作模式的不同,而選擇不同類型的探針。
位置檢測部分
在原子力顯微鏡(AFM)的系統中,當針尖與樣品之間有了交互作用之后,會使得懸臂cantilever擺動,所以當激光照射在微懸臂的末端時,其反射光的位置也會因為懸臂擺動而有所改變,這就造成偏移量的產生。在整個系統中是依靠激光光斑位置檢測器將偏移量記錄下并轉換成電的信號,以供SPM控制器作信號處理。
反饋系統
在原子力顯微鏡(AFM)的系統中,將信號經由激光檢測器取入之后,在反饋系統中會將此信號當作反饋信號,作為內部的調整信號,并驅使通常由壓電陶瓷管制作的掃描器做適當的移動,以保持樣品與針尖保持一定的作用力。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2021年3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公布,總預算金額1200萬元,意向采購原子層沉積系統、原子力顯微鏡、橢偏儀、X射線單晶衍射系統、掃描電子顯微鏡等。序號......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發布了2021年4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進行臨床醫學設備更新及診療區域改造項目。該項目的采購預算為4937萬元,采購品目涉及顯微鏡,醫用X線設備和臨床檢驗設備。采......
顯微鏡是一種用于觀察太小而無法用肉眼看到的物體的儀器。顯微鏡技術是研究使用這種儀器的小物體和結構的科學,用于觀察肉眼看不到的非常細小的顆粒(粒徑為1μm及以下)。光學顯微鏡廣泛用于查看活的或死的樣品。......
SEM儀器是掃描電子顯微鏡,是一種用于高分辨率微區形貌分析的大型精密儀器,具有景深大、分辨率高,成像直觀、立體感強、放大倍數范圍寬以及待測樣品可在三維空間內進行旋轉和傾斜等特點。目前,掃描電子顯微鏡已......
新的一年,光學物理學家將活細胞顯微鏡觀察靈敏度提高了7倍,無需添加熒光劑或熒光染料。由于單個細胞幾乎是半透明的,顯微鏡攝像機必須檢測通過細胞各部分的光線中極其細微的差別。這些差異被稱為光的相位。相機圖......
光學顯微成像的衍射極限生物醫學成像技術是基礎生物學研究和臨床醫學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回顧歷史,已有多位科學家憑借在成像技術方面的突破獲得諾貝爾獎。其中,Roentgen因發現X射線獲得1901年諾貝爾物......
整個20世紀,科學家始終認為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不可能超過200納米。也就是說,只要兩點之間的距離小于200納米,用光學顯微鏡便無法分辨清楚。但隨著21世紀的到來,有關研究揭示,這個分辨率極限其實是可以......
2020年,全球顯微鏡市場規模為95億美元,預計2021年至2027年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7.9%。2021年市場規模預測為103億美元,2027年預測將達162億美元。不斷增長的應用和對技術......
2019年,全球超高分辨率顯微鏡(super-resolutionmicroscopes,SRM)市場規模為26億美元,預計從2020年到2027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8.7%。在預測期內推動該市......
【前言】熒光納米檢測(Fluorescencenanoscopy)技術已經被擴展用于結構生物學。接下來介紹超分辨率顯微新技術的研究進展。多年前,超分辨率成像就已經成為結構生物學中的一種主要技術,增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