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恒天然“毒奶粉”事件中的“主角”,肉毒桿菌近來“火”了一把。這種細菌能分泌一種劇毒的毒素,0.1毫克足以致命,這讓許多年輕媽媽陷入了恐慌。在此之前,人們對肉毒桿菌的認識僅限于它的美容整形功效。“毒奶粉”事件曝光后,人們心中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致命肉毒桿菌為何被用于美容?
致命??肉毒素堪稱“毒藥之王”
自古以來,倒在這種毒素下的人不計其數。1895年,比利時的細菌學家解剖因食物中毒死亡的患者尸體時發現了這一細菌,由于這些患者生前都食用了受到其污染的肉類,因此該細菌被命名為“肉毒桿菌”。
肉毒桿菌在不正確加工、包裝、儲存的罐裝食品或真空包裝食品里都能生長,是個臭名昭著的食品致病菌。當它旺盛繁殖的時候,會產生一類世界最毒的毒素——肉毒素,造成肉毒素中毒癥。
肉毒素一共有7個類型,毒性各不相同,毒害人類的主要是A型和B型。在人們心目中,砒霜可謂是毒性最大的物質了,但它遠比不上氰化鉀;而氰化鉀,又遠不比上肉毒素。
“0.1毫克的肉毒素就能致死人類,按這樣計算,1克肉毒素就足以毒死100萬人。正因為肉毒素堪稱毒藥之王,它已經被開發為生化武器。”營養專家范志紅撰文指出。
生活中,肉毒桿菌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細菌。人們平時吃的蔬菜、肉類等食物里幾乎都有肉毒桿菌,只是數量相對較少,在胃酸下顯不出威力。而肉毒素中毒的病例,大多都是由豆豉、豆腐等植物性食物引起。部分靠近海洋的國家,則多因食用受感染的魚類所致。
范志紅表示,在家庭廚房當中,這種恐怖的毒素往往會被人們忽視。比如豆制品和煮熟的黃豆、豆醬之類,以及家里的剩魚肉、剩豆腐、剩蛋類,特別是那些自制的發酵豆制品,都可能有肉毒桿菌潛伏。
“肉毒素進入人體后,會引起一些神經毒性的癥狀,最先是引發嘔吐、腹瀉、胃腸疼痛等局部癥狀。”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主任醫師陳祖輝告訴記者,肉毒素會影響神經沖動的傳遞,出現肌無力、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的還會造成神經阻斷,引起神經痙攣或麻痹,甚至引發猝死。“100℃的水可以把大部分的肉毒桿菌殺滅,高溫烹煮數分鐘后,肉毒桿菌也會被消滅。因此,平時應多食用高溫煮熟的食品,吃不完的罐頭必須低溫密封保存,不生吃腌制品”。
治病除皺??被用于臨床治療和美容
恒天然“毒奶粉”事件讓大眾認識到了肉毒桿菌的“毒”,不過,人們除了知道肉毒桿菌能美容外,很少有人知道其還被應用在臨床治療上,給眾多患者帶來福音。
中樞系統傳出的神經信號在神經末梢會通過乙酰膽堿轉化為化學信號,進而刺激肌肉運動。而肉毒素能抑制乙酰膽堿的釋放,進而阻斷神經信號的流動,使肌肉暫時麻痹。80年代早期,醫生們開始試驗用少劑量毒素治療肌肉紊亂,如控制不住的眼皮痙攣和眼睛不對稱,效果立竿見影。1989年,肉毒桿菌得到 FDA許可,用于治療面部痙攣和其他肌肉運動紊亂癥等幾種疾病。
此后,醫生們仍然在繼續探索肉毒桿菌其它的用途,其中許多已經成功用于治療老年癡呆癥、多發性硬化癥、腦震蕩、大小便失禁、口吃、偏頭痛、背痛、出汗過多等。
在探索的過程中,加拿大眼科醫生注意到接受眼睛痙攣治療的病人似乎更少皺紋、皺眉紋和眼角皺紋。因為他的這一發現,利用肉毒桿菌消除皺紋的整容手術應運而生,并因療效顯著成為世界上最風靡一時的美容療法。
由于肉毒桿菌可能是致命的,所以適當的劑量非常關鍵。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整形美容激光中心主任羅盛康教授指出,醫學界使用肉毒桿菌來做美容、治療,用量都是極其微小的,一般僅僅注射幾十個單位,一個單位的肉毒素是指1只20克的小白鼠能承受的極限劑量。
據羅盛康介紹,我國對用于醫療及美容領域的肉毒桿菌素控管很嚴格,一般只在由有毒麻藥處方權的醫生開具了紅處方的情況下,才能獲取肉毒桿菌素,因此在美容院注射是違法的。此外,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主任醫師馬繼光提醒,部分人對肉毒素有過敏癥狀,如有青霉素過敏史,切勿接受注射。即使無過敏史,也應先按照規定劑量作皮膚試驗。
抗生素菌絲酶通過組裝成較大結構,鎖定在細菌細胞表面,就像魔術貼兩側粘在一起。圖片來源:《自然·微生物學》科技日報北京5月23日電(記者張夢然)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菌絲霉素的小分子抗生......
炎熱的天氣里,一杯香甜的果汁很快就會變質,有時還會產生酒精味。這很可能是一種“擅長”將葡萄糖和果糖轉化為乙醇的細菌在“作祟”。不過這種天然能產生乙醇的“罪魁禍首”卻是科學家眼中的潛力股——有資質成為像......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開放獲取的美國微生物學會期刊《微生物學譜》報道,日本研究人員發現,在實驗室研究中,抹茶抑制了牙齦假單胞菌的生長。此外,在一項涉及45名牙周炎患者的臨床研究......
進化是一個相當奇妙而漫長的過程,一些隨機活動的爆發,造就了當今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它們可能會大規模發生,比如高效的肢體進化;也可能發生在微觀細胞層面,比如細胞不同部分的首次形成。現在,一組科學家發現了......
進化是一個相當奇妙而漫長的過程,一些隨機活動的爆發,造就了當今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它們可能會大規模發生,比如高效的肢體進化;也可能發生在微觀細胞層面,比如細胞不同部分的首次形成。現在,一組科學家發現了......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群微型球形機器人來收集細菌和小塑料片。圖片來源:美國化學會當舊食品包裝、廢棄的兒童玩具和其他管理不當的塑料廢物分解成微塑料時,會變得更難以被清除。在美國化學會新一期《ACS·納米》上發......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群微型球形機器人來收集細菌和小塑料片。圖片來源:美國化學會當舊食品包裝、廢棄的兒童玩具和其他管理不當的塑料廢物分解成微塑料時,會變得更難以被清除。在美國化學會新一期《ACS·納米》上發......
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科學家合作,在5.18億年前的寒武紀清江生物群中發現多細胞結構的絲狀硫酸鹽還原細菌化石清江絲菌,并結合分子生物學分析結......
細菌化石是指保存在巖石中的細菌遺體或其活動留下的痕跡。4月12日,記者從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研究團隊獲悉,該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科學家合作,在5.18億年前的寒武......
對于工業細菌大腸桿菌來說,三羧酸循環(TCA循環)在其有氧生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將碳源轉化為細胞生物量。任何將碳通量從細胞生長轉移到感興趣的產物的嘗試都會干擾天然代謝,并可能影響碳效率。理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