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華網7月11日報道,第五屆東盟與中日韓糧食安全合作戰略圓桌會議11日在哈爾濱落幕。與會官員、專家表示,在“10+3”框架下,糧食安全是第一位的,必須首先保障糧食安全,然后再考慮發展可持續的生物能源,不能出現“與人爭糧、與糧爭地”的情況。
東盟與中日韓經濟蓬勃發展,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區域之一,GDP合計占全球的約五分之一,對能源需求不斷增長;同時區內人口合計超20億,且相當一部分勞動力的生計系于農業,保障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的壓力十分突出。
近年來,美國等發達國家種植的大量糧食作物用于能源生產。美國白宮與農業部2012年中發布的報告稱,此前一年美國生產了8﹒61億加侖生物柴油,約40%的玉米用于制作乙醇。但隨著全球多個地區出現干旱,部分國家甚至發生糧食危機,這類做法受到廣泛爭議。
中國農業部國際合作司處長葉安平在會議上說,東盟和中日韓已就糧食安全問題和生物能源問題進行了研討,并達成一致意見,即在“10+3”國家范圍內,首先應該考慮糧食安全,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考慮發展可持續的能源。
“亞洲區域尚有5﹒6億人口處于饑餓狀態,占到全球饑餓人口的三分之二左右,亞洲地區的糧食安全是世界上糧食安全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亞洲開發銀行代表、自然資源與農業經濟專家賽特桑·蘇娜德說,亞行的態度是,不支持將可以種植糧食的土地用來種植最終生產生物燃料的作物。
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同,亞洲地區人多地少,土地資源有限。與會官員、專家稱,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應倡導利用非糧食為原料發展生物能源。葉安平也表示,生物燃料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但是不應該停留在以糧食為原料來生產能源,而是應該利用秸稈、水、糞便等來生產生物能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梅旭榮說:“我們應當發展作為新興產業的生物能源,但發達國家依賴糧食發展生物能源我們并不鼓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亞洲地區發展非糧生物能源,不僅可以避免‘與人爭糧’‘與糧爭地’等問題,而且還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排放,對于減少霧霾天氣也有幫助。”
世界糧食計劃署國家能力建設主管迪里巴·簡乏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生物能源的大量生產會提高全球糧食需求的門檻,希望各國的政策制定者能從全球糧食安全的角度考慮本國的生物能源的生產和政策,防止引起世界糧食價格波動和糧食危機。
東盟與中日韓糧食合作戰略圓桌會是東盟與中日韓(10+3)糧食安全合作的長期對話機制,旨在落實《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和《東盟與中日韓(10+3)農林部長會議》精神,探討東盟與中日韓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區域糧食安全有效合作途徑。
2024年5月8日,由鄧秀新院士主持的“極端情形下我國糧食供應鏈安全保障戰略研究”咨詢項目驗收會在中國工程院召開。會議由康紹忠院士主持,驗收組由劉旭、康紹忠、李天來院士及相關業務和財務專家共7人組成。......
糧食安全關乎國計民生,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更是端穩中國飯碗的底氣所在。實施好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能夠幫助種糧農民有效抗御風險,保護種糧積極性,守護好農民“錢袋子”。不久......
說起重離子加速技術,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尖端技術、大科研項目。如今,這一技術日臻成熟,已經成功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日前,記者走訪蘭州等地了解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近代物理所”)......
從今年開始,我國將全面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耕地保護紅線決不能觸碰,但最近《財經調查》欄目接到群眾舉報,在湖北的部分鄉村,一些基本農田被侵占......
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安全生產視頻會議召開,由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及局長劉煥鑫出席并發表講話。會議由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錢毅主持,并由局督查專員李成毅通報相關情況。會議的......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29日表決通過糧食安全保障法。該法明確國家建立糧食安全責任制,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地方政府承擔具體責任,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協同配合做好糧食安全保障工作。當前,中國糧食安全......
英國宣布建成全球首個公開資源的主要糧食作物微生物組低溫庫(UK-CMCB),將致力于保存栽培在英國土壤中的6種主要糧食作物的重要微生物組樣本,包括活性微生物、作物根部環境的基因組和DNA序列。UK-C......
近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糧油質量檢驗測試中心擬于近期組織開展糧食近紅外快檢方法及儀器行業適用性驗證評價工作,并發布相關公告。本次驗證測試評價的項目為糧食中的水分、粗蛋白質和粗脂肪含量,驗證......
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全國夏糧產量14613萬噸,與去年相比,穩中略減,但仍處于較高水平,實現了豐收。豐收變增收,收購環節是關鍵。眼下,夏糧由南到北陸續進入購銷旺季。近日,記者來到江蘇省揚州......
一般來說,水稻品種間親緣關系越遠,雜交優勢越明顯。據預測,如果秈稻和粳稻亞種間能育成超級雜交稻,可以比現有雜交水稻增產15%以上,因此,如何利用亞種間的超強優勢一直受到育種家的關注。7月26日,中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