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楊良保研究員課題組、安徽大學等構建了可非線性云集“圍攻”生物靶標分子的智能DNA分子納米機器人模型。相關成果發表于納米材料領域頂級期刊《納米視野》。
智能DNA分子納米機器人非線性云集“圍攻”靶標原子力顯微成像 李紹飛供圖
“圍攻”生物靶標
“在試管液體環境下,當目標生物分子存在時,智能DNA分子納米機器人會自動識別出,然后迅速集結‘圍攻’,實現對這些目標生物分子的捕獲和信號放大,有助于研究人員快速追蹤。”安徽大學教師、論文第一作者李紹飛介紹。
這個過程如同目標物被一只蜜蜂“盯”上,然后會“召喚”其他蜜蜂,不斷進行群集“圍攻”,形成容易被發現的聚集群。
李紹飛說,“智能DNA分子納米機器人模型是以短的單鏈DNA為骨架,長度通常為100個左右的核苷酸,通過自身折疊形成納米尺度的結構設備,其形狀類似于一個發夾。”
智能DNA分子納米機器人模型由多功能機械臂和備選附件(藥物、信號標簽、靶標鉗夾等)、靶標驗證器、智能云集路徑控制器和自組裝馬達等部件組成。
每個部件都有各自的“使命”。例如,多功能機械臂可以從混合物中抓取目標分子,緊接著靶標驗證器來檢驗抓取目標的正確性。在抓取和識別到正確的目標分子后,機器人開始在路徑控制器的引導下,按照非線性的路徑方式開始云集,并依賴自組裝馬達驅動機器人完成云集組裝,最終形成大的組裝體。
當這些部件完成各自“使命”時,目標分子充分“暴露”,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相比目前常用的PCR檢測技術,李紹飛認為,智能DNA分子納米機器人集結“圍攻”靶標的信號放大策略,具有無酶、常溫和操作簡單等獨特優勢,有利于在即時檢驗或臨床檢驗中的應用。
創新設計原理抗“滲漏”
DNA是由四種核苷酸為基本單位連接而成的生物分子,特定的核苷酸之間可以相互配對結合。依賴這種自身作用力,合理設計和人工合成DNA分子,可以在體外自組裝成各種DNA納米機械設備。
DNA納米機械設備常用的一個原理是以雜交鏈式反應為代表的三分支鏈置換反應。“這種傳統的雜交鏈式反應通常至少包含兩種簡短的DNA組分元件,它們是專門針對目標生物分子設計。當目標生物分子存在時,兩種簡短的DNA組分元件相互交替結合,以線性的單一方式不斷延長,起到對目標分子的識別和線性信號放大作用。”李紹飛說。
由于非線性信號放大相比線性信號放大,更有利于提高分析檢測的靈敏性。所以,科學家們試圖基于雜交鏈式反應,提出一種發展非線性信號放大的策略。
然而,這一策略的進展遇到瓶頸——“系統滲漏”。
李紹飛解釋說,“系統滲漏是指在無目標生物分子參與下,短的DNA組分元件之間‘私自’相互結合為長的DNA,形成假的信號放大,嚴重影響分析檢測的特異性和靈敏性。”
簡單來說,“系統滲漏”可能會導致檢測結果成“假陽性”。
在前期研究中,李紹飛等揭示了滲漏發生的機理,提出了抗滲漏的措施,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核酸研究》上。
此次研究中,他進一步對滲漏和抗滲漏機制提出新的見解,并創新性地采用了四分支鏈置換反應原理,建立了可非線性云集“圍攻”生物靶標分子的智能DNA分子納米機器人模型,實現對目標生物分子的非線性信號放大。
挖掘更多應用潛能
團隊成員分別將腫瘤細胞小分子和外泌體等作為靶標,通過整合無標記表面增強拉曼光譜信號讀出技術和熒光分子信號標簽,成功對靶標實現了追蹤,初步驗證了智能DNA分子納米機器人設計模型的應用性能。
識別和捕獲目標生物分子,以及靈敏地進行信號放大和讀出,是發展生物分析工具的永恒追求。
盡管目前已經創新了方法原理,并且建立了模型。但李紹飛坦言,“考慮到DNA分子運動的復雜性和表征手段的局限性,以及生物樣品的多樣性,對模型的應用性能探索空間還很大。”
烷基胺的理想合成包括直接使用豐富且容易獲得的分子,如二氮(N2)和原料烯烴。然而,這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通常很難同時激活N2和一個簡單的烯烴,并通過C-N鍵形成將它們結合在一起。目前,烷基胺的合......
記者6月3日從安徽大學了解到,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惠教授課題組在電磁波吸收材料方向取得新進展:在原子尺度上通過調控金屬物相和基質之間的電子結構和界面微環境,實現了對電磁波頻率響應的精確控制。相關研......
據“安徽先鋒微訊”4月29日消息,日前,安徽省委決定,孫長銀同志任安徽大學黨委副書記,提名任校長。孫長銀簡歷孫長銀,男,漢族,籍貫安徽霍邱,1975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
記者4月8日從安徽大學獲悉,該校張忠平、張瑞龍團隊以熒光壽命成像的方法,揭示了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在細胞脂肪代謝和巨噬細胞泡沫化過程中的新活性。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國際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
據新一期《自然·納米技術》報道,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團隊通過單劑量尿素驅動的納米機器人,成功地將小鼠膀胱腫瘤體積縮小了90%。雖然目前直接將藥物施用到膀胱的治療方法顯示出良好的生存率,但......
據了解,腦膠質瘤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患者中位生存期不到15個月,目前臨床采用的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治療、放化療和靶向治療等。其中,靶向治療面臨著由于血腦屏障的阻隔使得大部分藥物分子不能夠進入腦組......
v在現代制造業中,工業機器人因可完成高精度自動化操作而成為關鍵組成部分。納米級的工業機器人作為創新的制造平臺,在處理和生產納米材料方面頗具應用潛力。然而,制造這種納米機器人面臨技術挑戰。此前,科學家提......
在現代制造業中,工業機器人因可完成高精度自動化操作而成為關鍵組成部分。納米級的工業機器人作為創新的制造平臺,在處理和生產納米材料方面頗具應用潛力。然而,制造這種納米機器人面臨技術挑戰。此前,科學家提出......
據安徽大學網站近日更新顯示,黃志祥已任該校校黨委黨委、副校長。據官網資料,黃志祥,男,漢族,籍貫安徽廣德,1979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計算智能與信號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30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