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機構高級可再生能源市場分析師邁克爾·瓦爾德隆11日在美國首府華盛頓特區表示,該機構即將出版的《2012年中期可再生能源市場報告》預計,同2005年至2011年相比,全球2011年至2017年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能將增長60%以上。此外,包括美國在內的12個經濟合作和開發組織國家以及中國、印度和巴西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占全球總量的80%左右。
在未來幾年內,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總趨勢是,隨著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成熟,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有望大幅增長,同時可再生能源發電利用的地域將更加廣泛,其中在新興國家中的發展顯著加強。用于發電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水能、風能、生物能、太陽能、地熱和海洋能等,分析報告指出,雖然未來幾年水電在可再生能源發電中仍將占據主導地位,但是非水能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迅速增加。
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2011年,全球總投資達到了25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然而,最新的季度數據顯示,投資已出現放緩跡象;與此同時,歐洲銀行的項目投資和供電設施投資在進一步緊縮。在這種情況下,其他的投資來源將更為重要,這包括開發銀行、非傳統公司投資者以及小規模金融投資機構。總體而言,在很大的程度上,投資是否有保障取決于相關政策和技術環境。
從整體上講,現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仍然高于傳統能源發電,但是人們不難發現,水電和地熱發電最具競爭力;在風力資源豐富的陸地,風能發電價格也具有可比性;在夏季高峰期,太陽能板發電的成本已接近傳統電力的高峰價格;而居民家用的太陽能板發電成本已低于平均的電力零售價。
9月23日,歐盟將制定“能源系統數字化”計劃,并將于下周正式公布。該計劃將要求歐盟在2030年前在基礎設施方面投資5650億歐元(約合5560億美元),以實現其綠色計劃,并結束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資源昆蟲產品加工團隊以特色農產品(蜂花粉)為研究對象,基于多傳感技術,通過多參數在線監控和實時反饋系統,創制了一套真空管太陽能—電力聯合智能干燥裝備,可實現太陽能聯合干燥......
9月3日,由航空工業一飛院研制的“啟明星50”大型太陽能無人機在陜西榆林首飛成功。“啟明星50”大型太陽能無人機于17時50分起飛,空中飛行26分鐘,于18時16分平穩著陸,順利完成首飛任務,飛機狀態......
8月8日至14日,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SDC)決賽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舉行。來自天津大學、清華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等10個國家29所建筑名校組成的15支聯隊同場競技。天津大學聯隊(TeamTi......
從太陽輻射中獲取能量,并將其轉化為熱能加以利用,是應對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加快向可持續低碳世界過渡的前瞻性策略。太陽能選擇性吸收涂層作為光熱轉化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在太陽能光譜波段(0.3-2.5......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未來頗具應用潛力的光伏技術之一。中科院半導體所科研團隊通過引入少量氯化銣,同時實現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高光電轉換效率和高穩定性,研制出的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達到目前公開發表的世界最高......
研究表明,串聯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和硅基電池結合在一起)有望比傳統的硅單結電池更好地捕獲陽光、并將其轉化為電能,而且預計成本會更低。然而,當陽光照射到鈣鈦礦子電池時,產生的電子對和帶正電的空穴往往會在鈣......
作者:本報記者崔興毅《光明日報》(2022年07月26日01版)現如今,我們的生活根本離不開電,出差時沒有移動電源,手機都不敢撒開了用。電能豐富的地面尚且如此,身在太空的“出差三人組”,是如何實現充電......
瑞士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使用水、二氧化碳(CO2)和陽光來生產航空燃料的生產系統,該系統已在野外現場條件下實施。20日發表在《焦耳》雜志上的相關論文稱,這一新設計或將幫助航空業實現碳中和。論文通訊作者、......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昨天,《“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公開發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舉措。《規劃》明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