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12-20 17:18 原文鏈接: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首批影像正式發布

       2021年12月20日,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SDGSAT-1)首批10幅影像正式發布,包括我國長三角、山東半島、西藏納木錯、新疆阿克蘇、北京、上海及法國巴黎等多個地區和城市的微光、多譜段與熱紅外成像儀影像。

      2021年11月5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SDGSAT-1衛星。該星是世界上首顆可持續發展目標監測衛星,是專門服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科學衛星,由中國科學院“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先導專項研制,是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規劃的首發星。

      針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監測與評估需求,SDGSAT-1搭載了熱紅外、微光和多譜段成像儀三個有效載荷,以實現對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過程的精細刻畫。熱紅外成像儀具有高分辨率寬幅觀測能力,能夠獲取300公里幅寬、30米分辨率的數據,在國內首次采用全光路低溫光學系統設計,可在大動態范圍下分辨出0.2攝氏度的溫度差異。微光和多譜段成像儀采用共用光路的創新設計,在保證數據觀測一致性的同時,實現了10米分辨率的數據獲取能力。同時,SDGSAT-1衛星設計有“熱紅外+多譜段”“熱紅外+微光”以及單載荷觀測等多種數據獲取模式,可實現多載荷、全天時協同觀測,針對三個載荷分別設計了不同的星上定標模式,以滿足服務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數據獲取效率和定量化探測需求。

      微光成像儀通過探測夜間燈光的強度和分布,具有反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居格局的能力。SDGSAT-1微光成像儀設計有1個全色波段和3個彩色波段,全色和彩色微光數據的空間分辨率為10米和40米,開創了彩色微光探測模式。利用其觀測數據,結合經濟、社會、人文等數據,可為可持續城市和社區中的住房條件、人居環境、交通運輸等,以及水下生物中的海岸光污染、海上漁業捕撈、海洋油氣開采等相關指標的監測、評估和科學研究提供服務。

      SDGSAT-1多譜段成像儀設計有7個波段,空間分辨率為10米。多譜段數據具有大幅寬、高信噪比等特點,其波段設置適用于各種渾濁水體的水色指數、透明度和懸浮物等的監測,可服務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和水下生物中的水質監測、近海生態環境、濱海養殖和水生植物分布等相關指標的監測和評估。另外,多譜段數據還可用于開展冰川面積與變化、積雪消融狀態、植被覆蓋等信息提取及變化分析,可為氣候行動和陸地生物等相關指標監測和評估提供服務。

      SDGSAT-1熱紅外成像儀空間分辨率為30米,幅寬為300公里,具備判識0.2攝氏度溫度差異的能力,可精細探測陸地表面與水表溫度、農田精細水熱動態變化、城市熱能分布等,為作物長勢、病蟲害發生環境、能源消耗、地表溫度變化提供基礎數據,可服務零饑餓、清潔能源和氣候行動等相關指標監測和評估。

      目前,SDGSAT-1衛星處于在軌測試階段,各項功能正常,性能指標滿足任務要求。衛星在軌正常運行后,將為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監測、評估和科學研究提供持續穩定的全球數據支撐。未來,該衛星的數據產品將提供全球共享,為落實2030年議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全球發展倡議”作出貢獻。

    相關文章

    中方向聯合國贈送6套全球可持續發展數據產品

    當地時間2022年9月20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部長級會議在紐約召開,中方向聯合國贈送了全球耕地、森林覆蓋等6套全球可持續發展數據產品,為各國更好實現糧食安全、陸地生態保護等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數......

    重磅!2022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發布

    當地時間2022年9月20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部長級會議在紐約舉行。會上,中方發布《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2)》。《報告》聚焦零饑餓、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數據面向全球開放共享

    9月21日,記者從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SDG中心)獲悉,中國去年11月發射的“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數據面向全球開放共享,助力各國可持續發展研究和決策。這是我國為落實2030年議程再采取的......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數據面向全球開放共享

    9月21日,記者從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SDG中心)獲悉,中國去年11月發射的“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數據面向全球開放共享,助力各國可持續發展研究和決策。這是我國為落實2030年議程再采取的......

    《西部綠色產業發展評述》出版

     《西部綠色產業發展評述》封面蘭州大學供圖近日,《西部綠色產業發展評述》由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綠色催化專家智庫(以下簡稱“智庫”)理事長何鳴元擔任主編,中國科學院院......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數據向全球開放共享

    依托中國科學院建設運行、全球首個以大數據服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SDG中心)21日晚向媒體發布消息說,“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SDGSAT-1)數據正式面......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數據向全球開放共享

    依托中國科學院建設運行、全球首個以大數據服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SDG中心)21日晚向媒體發布消息說,“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SDGSAT-1)數據正式面......

    首期全球全健康指數重磅發布

    9月17日,2022浦江創新論壇“低碳與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專題論壇”在滬舉行。600余位低碳生態發展研究領域的院士專家通過線下線上參與論壇,共話低碳與綠色可持續發展。當天的論壇上,上海市科委二級巡視員......

    可持續發展衛星觀測聯盟成立

    在9月6日舉行的2022年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論壇開幕式上,由我國7家單位聯合發起的可持續發展衛星觀測聯盟正式成立,旨在充分發揮空間對地觀測的優勢和潛力,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施提供數據......

    2022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論壇北京舉行

    在全球首個大數據服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專業科技機構——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SDG中心,英文簡稱CBAS)成立一周年之際,2022年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論壇9月6日至8日在北京舉......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