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8-17 13:15 原文鏈接: 臺灣科學家破解苦惱全球科學家20年的細菌謎團

      新華網臺北4月23日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道,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和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馬徹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解構了細菌的保護屏障,突破了苦惱全球科學家20年的“細菌謎團”。

      長久以來,醫藥界一直以轉勝肽酶為標的,設計出一系列對抗細菌的抗生素,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盤尼西林;然而,隨著細菌抗藥性的增加,這類抗生素的威力大不如前,人類在遭受各種細菌的強大威脅時,也逐漸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

      馬徹說,雖然科學家清楚知道透過抑制轉醣酶來開發新一代抗生素,但因對轉醣酶的結構及作用機制不清楚,20年來進展有限。“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近年來針對轉醣酶進行一系列研究,成功利用X光繞射方法,清晰解構出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胞壁上轉醣酶及其受質的復合結構。今后只要設計出可阻斷轉醣酶繼續作用下去的小分子藥物,就能開發出可殺死細菌的新一代抗生素。

      據報道,這項重要的研究發現,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最新一期刊物中,引起全球科學界高度重視。翁啟惠認為,這是未來解決具抗藥性細菌的利器,很有前景。

    相關文章

    臺灣再現“雞蛋荒”食品業被迫使用替代食材

    中新社臺北2月23日電繼去年初春臺灣出現雞蛋短缺后,今年初春島內“蛋荒”再現。據臺灣當局“農業委員會”最新公布的雞蛋產銷資訊,本周蛋雞數量與雞蛋產量均比上周下降。不僅民眾難買到,一些食品業者也被迫改用......

    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交流會暨青少年科普報告在津召開

    中新網天津2月23日電(龐喻文)23日,由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辦,天津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等單位承辦的2021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交流會暨青少年科普報告會”在......

    臺灣2023學年度大學學科能力測驗5標揭曉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411.shtm中新網2月23日電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地區2023學年......

    Nature:揭示細菌中的泛素轉移酶啟動抗病毒免疫反應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當涉及到抵御入侵者時,細菌的運作方式與人類細胞極為相似,它們擁有開啟和關閉免疫途徑所需的相同核心分子機制。他們還揭示了這種共享的古老分子機......

    打造戰略科學家隊伍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戰略科學家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核心,是國家戰......

    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4.7級地震

    臺灣花蓮縣海域8日18時許發生4.7級地震,福建福州、莆田、泉州等沿海城市感受到明顯震感。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月8日18時49分在臺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3.35度,東經121.65度)發生4.7......

    《科學》關鍵發現:讓人癡呆讓人傻,這些小東西要擔責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此時此刻,我們身體中有數萬億的微生物正在繁衍生息,這些腸道微生物的存在也對人體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少研究已經發現,它們的代謝產物、種群豐度,甚至不同微生物的組成比例都可以改變人......

    研究揭示細菌固有轉錄終止的結構基礎

    1月12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張余研究團隊、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RobertLandick團隊與浙江大學馮鈺團隊合作,在《自然》(Nature)上,發表題為S......

    《科學》:模擬大腦的“語言交流”

    人類通過大腦認知世界,卻對認知世界的大腦知之甚少。原因之一是大腦有兩種“語言”(電信號和化學信號),目前人們可以“讀懂”大腦的“電語言”(讀取并解譯電信號),對其“化學語言”(神經元釋放的神經遞質等化......

    2023十大科技趨勢:科學與技術“各打半場”

    “生成式AI的內容創作能力,預計將在2025年達到人類同等水平,達摩院預測,生成式AI將迎來應用大爆發……”“后摩爾定律時代,芯片領域正尋求新的突圍路徑,基于先進封裝技術的Chiplet(芯粒),可能......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