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歐亞草原的“草原之路”與串聯中亞綠洲的“綠洲之路”是漢代之前東西方交流的主要動脈。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董廣輝教授等總結分析了草原之路-綠洲之路沿線地區675個新石器至早期鐵器時代(距今10500至2200年前)遺址的456組植物考古、250組動物考古和183組人骨碳同位素數據,涵蓋了35個國家或地區,系統梳理了農牧業元素在這一區域的傳播交流歷史,重建了人類生業模式變化的時空格局,并探討了其主要的影響因素。
相關成果近日以《歐亞大陸草原之路—綠洲之路史前農牧業擴散交流與生業模式時空變化》為題在《中國科學·地球科學》發表。
研究梳理了歐亞大陸草原之路—綠洲之路新石器至早期鐵器時代農牧業擴散交流的時空過程與生業模式的時空變化,具體可分為三個時段:
距今10500~6000年前是農業起源及向周圍地區輻射擴散的主要時期,該時期農牧業東西向傳播的區域是草原之路-綠洲之路西段和東段,中段的農牧業活動跡象有限。草原之路-綠洲之路西段人類主要生業為種植小麥大麥和飼養牛羊豬等家畜兼狩獵,東段人類主要生業從狩獵采集逐步轉變為粟黍農業,狩獵仍占重要地位。
距今6000~4000年前是東西方農牧業元素交匯期,歐亞草原地區出現了最早的東西方農業交流信號,該時期歐亞草原是東西方農牧元素及人群遠距離擴散和交流的重要通道, 并且促進了早期跨大陸交流網絡的形成。草原之路-綠洲之路西段仍然是以大小麥為主的農業種植模式,且畜牧業不斷強化,歐亞草原先民的動物資源利用策略由漁獵為主轉為草食性家畜飼養為主,草原之路-綠洲之路東段大部分地區粟黍農業和家豬飼養的重要性增強,同時將外來家畜納入到當地畜牧業系統中。
距今4000~2200年前是跨大陸交流強化期,尤其是距今約3000年前后,歐亞草原和中亞游牧文化的快速興起促使歐亞大陸東西方交流的空間和強度達到空前水平,這一時期綠洲之路逐漸成為歐亞大陸東西交流的重要通道,農牧業擴散和發展的進程明顯加速。草原之路-綠洲之路西段仍以種植小麥和大麥為主,粟黍也開始成為重要農作物,中段綠洲農業和牧業交錯發展,東段生業模式格局顯著變化且呈現空間分異。
研究還通過對比古氣候記錄和農牧業擴張歷史,發現農牧人群的擴散是推動新石器時代草原之路-綠洲之路沿線地區生業模式時空變化的主要動力,青銅-早期鐵器時代跨大陸交流網絡的建立和強化加速了生業模式空間格局的變化,重大氣候變化事件可能是影響史前歐亞大陸農牧業擴散主要通道轉換和生業模式時空格局變化關鍵事件的重要因素。
該研究從植物、動物和人骨碳同位素三個角度勾勒了新石器至早期鐵器時代歐亞大陸草原之路-綠洲之路沿線地區這一廣袤的時空范圍內農牧業擴散和人類生業變化的基本圖景,充實了對史前“食物全球化”歷程的認識,有助于深入探討跨大陸交流關鍵區域的生業模式轉型以及驅動力。但受時空尺度和資料所限,許多細節仍有待細化,且需要更多考古證據加以檢驗,關于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方式的討論也有待在未來的研究中深入。
從福建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獲悉,在莆田木蘭溪流域考古調查中,發現了山邊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把莆田地區有人類生存活動的歷史至少提早到距今2萬年。調查隊在山邊遺址采集的石器照片。(莆田市博物館供圖)福建莆田......
一塊貓頭鷹式樣的石牌,藏于西班牙韋爾瓦博物館。圖片來自JuanJ.Negro科學家發現約5000年前,伊比利亞半島的少年們可能就會制作貓頭鷹形狀的石雕牌飾,用作玩具。這些發現或為青銅時期的......
日前,四川大學考古科學中心(以下簡稱考古科學中心)成立儀式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該校舉行。據介紹,考古科學中心由考古測年實驗室、分子考古實驗室、考古材料與文物保護實驗室、地學考古實驗室以及囊括海內......
項目概況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企業信息采購科研儀器設備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江西省公共資源交易網(網址:http://jxsggzy.cn/web/)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2年09月29日09點......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古脊椎所”)研究團隊在《地層學雜志》發表封面文章,報道了中科院古脊椎所早期脊椎動物團隊在全國范圍志留紀淺海紅層中長達20年野外考察的重要......
愛登堡化石的藝術重構圖片來自:FrancesDunn英國科學家描述了一個早期刺胞動物(代表動物包括水母)形體構型已經固定下來的新化石,比之前認為形體構型開始固定的時間早了數千萬年。這個刺胞動物化石以大......
中新網北京7月26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生態與演化》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論文,研究人員描述了英國查恩伍德森林發現的一個來自埃迪卡拉紀(5.62億年至5.57億前)的刺......
穿越歐亞草原的“草原之路”與串聯中亞綠洲的“綠洲之路”是漢代之前東西方交流的主要動脈。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董廣輝教授等總結分析了草原之路-綠洲之路沿線地區675個新石器至早期鐵器時代(距今10500至......
來自法國普羅旺斯艾克斯組的蜘蛛化石。圖片來自AlisonOlcott一項研究發現,法國南部出土的2250萬年前的蜘蛛化石之所以保存得異常完好,或許要得益于硅藻這種微藻的分泌物。化石記錄中很......
1.13億年前翼龍頭頂上的一根1.5毫米長的小羽毛。 圖片來源:AUDECINCOTTA一項對巴西化石的最新研究表明,翼龍——一種有堅韌翅膀的飛行爬行動物,身上也披著各種顏色的微小羽毛。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