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是一類含脂的色素家族,位于類囊體膜。葉綠素吸收大部分的紅光和紫光但反射綠光,所以葉綠素呈現綠色,它在光合作用的光吸收中起核心作用。葉綠素為鎂卟啉化合物,包括葉綠素a、b、c、d、f以及原葉綠素和細菌葉綠素等。葉綠素不很穩定,光、酸、堿、氧、氧化劑等都會使其分解。酸性條件下,葉綠素分子很容易失去卟啉環中的鎂成為去鎂葉綠素。葉綠素有造血、提供維生素、解毒、抗病等多種用途。
類胡蘿卜素( carotenoids)是一類重要的天然色素的總稱, 普遍存在于動物、高等植物、真菌、藻類的黃色、橙紅色或紅色的色素之中。它是含40個碳的類異戊烯聚合物, 即四萜化合物。典型的類胡蘿卜素是由8個異戊二烯單位首尾相連形成。類胡蘿卜素的顏色因共軛雙鍵的數目不同而變化。共軛雙鍵的數目越多, 顏色越移向紅色。
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的吸收光譜的差別,吸收光譜是反應吸收光能力強弱的譜圖,類胡蘿卜素的吸收光譜在波長450nm處有兩個相鄰的峰,而葉綠素是在450nm和650nm處各有兩個吸收峰。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功能因子利用與生物合成創新團隊研究人員從水稻根際土壤中分離得到一株新的紅酵母,在染色體水平上首次獲得了紅酵母高質量基因組信息,并首次發現紅酵母發酵代謝物具有很好的抗炎特性。該研......
記者5月22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功能因子利用與生物合成創新團隊研究人員從水稻根際土壤中分離得到一株新的紅酵母,在染色體水平上首次獲得了紅酵母高質量基因組信息,并首次發現紅酵母發酵代謝......
北京時間2023年10月6日,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小波團隊在Science發表題為“Achlorophyllcsynthasewidelyco-optedbyphytoplankton”的文章,首次......
從西湖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閆湞實驗室的相關研究揭開了葉綠體蛋白轉運之謎,其研究結果在線發表于《細胞》期刊。“光合作用被稱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學反應。”閆湞介紹,葉綠體作為光合作用的重要場......
酶底物抑制效應是影響微生物異源生物合成天然產物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存在于生物合成途徑的中間環節時,特別不利于目標產物的合成。然而如何有效去除底物抑制目前報道不多。近期,我國科學家構建了高效異源生......
7月15日,記者從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朱紅惠團隊研究揭示釀酒酵母類胡蘿卜素合成中的適應性進化策略和最新代謝工程改造靶點。相關研究6月11日以《乙醇脅迫介導適應性進化提高釀酒酵母類胡......
2021年6月14日,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在線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王鵬蔚教授課題組題為“Redlight-inducedkumquatfruitcolourationi......
類胡蘿卜素作為植物中重要的色素,是維他命A合成的前體物質,也是某些重要植物激素,如脫落酸(ABA)和獨腳金內酯(SL)的前體物質。Orange(Or)基因是在天然突變的菜頭呈橘黃色的花椰菜中發現的,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草種質資源與育種團隊揭示了堿處理抑制燕麥葉綠素積累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植物科學前沿(FrontiersinPlantScience)》上。土地鹽堿化是我國面臨......
類胡蘿卜素廣泛存在于植物、藻類和細菌中,是植物的重要色素,賦予花和果實獨特的顏色,保護光合作用。類胡蘿卜素是維他命A合成的前體物質,有利于保障人體器官的正常發育和免疫反應。脂溶性的類胡蘿卜素能更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