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由
3月4日乘飛機從北京到杭州,在飛機內看到一張前一班飛機乘客留下的中文《金邊晚報》2012年3月3/4日周末版。其中19版《健康養生》有一篇文章:《什么蔬菜農藥殘留多》副標題是:一年對44萬份蔬菜樣本進行檢測。摘錄如下:
實驗目的:現代種植中,農藥已經廣泛使用。但由于部分違規農藥和不規范操作的存在,使得蔬菜的農藥殘留水平成為廣大市民普遍關注的問題。因此,我們對本市全年的上市蔬菜進行了農殘水平的監測。
實驗方法:數據統計選取市民主要食用的蔬菜品種,包括白菜類、根菜類、綠葉蔬菜、蔥蒜類、茄果類、瓜類、豆類、芋薯類、水生蔬菜、食用菌類、苗芽類等14個大類,共計86個品種。采集并檢測樣品446,577批次,歷時一年。
實驗結果:此次農殘的監測數據顯示,本市上市蔬菜總體質量狀況良好,全年平均合格率為99.91%。根據檢測數據統計,此次主要超標蔬菜品種如下:
白菜類:白菜、小白菜、青菜;綠葉蔬菜:芹菜、葉用萵苣、油麥菜;茄果類:辣椒、茄子;豆類:豇豆、刀豆;根菜類:蘿卜;瓜類:黃瓜、苦瓜;蔥蒜類:香蔥;食用菌類:平菇;芋薯類:馬鈴薯。
從品種來看,不同蔬菜品種,合格率不同。豆類合格率最低,其次是葉菜和茄果類。合格率從低到高依次是豆類<茄果類<白菜類<綠葉蔬菜<芋薯根菜類<蔥蒜類<瓜類、食用菌類。其中水生蔬菜、多年生蔬菜、野生蔬菜、苗芽類、其他(包括玉米、花生等)最令人放心,合格率為100.00%。
實驗室建議:結合國內其他地區的農殘報道、豇豆、刀豆、四季豆等豆類普遍農殘含量高,合格率低。因此豆類蔬菜最好焯燙之后再吃。葉菜類的農殘也比較高,由于葉菜較易受病蟲害影響,且農藥直接噴灑在菜葉表面,表面積大,農藥吸收較快。再加上葉菜生長期較短,用藥與上市難以達到安全間隔期,使農藥來不及揮發便上市,最終導致附著的農藥較多。其中白菜類的不合格率又普遍高于綠葉菜類。最讓人放心的是瓜類、苗芽類和玉米、花生等。苗芽類的生長期非常短,基本不需要使用農藥。而玉米、花生不會直接接觸到農藥,當然也更安全。
二、我的看法
1.該文內容根據我的經驗判斷,“基本屬實”,可作為網友認真參考。只是該報沒有說明作者是誰?實驗室在柬埔寨做的,還是在中國做的?誰做的?作為一份報紙應該說明。文章如果屬實,那么可貴之處在于檢測了44萬個蔬菜樣本,這不容易
2.該文突出豆類合格率最低,這請網友高度重視。我經常回老家常熟,在常熟與農民交流,他們一致地說“豆類要經常打藥,2天不打,蟲子就會把豆咬斷....”這與海南豆角事件吻合。建議慎吃豆角。多吃南瓜、冬瓜。
3.建議任何蔬菜(瓜果類除外),過一下開水,寧可損失維生素,也要減少農藥殘留。
4.該文提到最放心的是花生,合格率為100%。我想這是僅指花生里加農殘。據我所知,任何花生都有黃曲霉毒素,尤以南方潮濕地區的花生,其黃曲霉毒素更高。建議盡量少吃花生,食用油盡可能選用葵花子油或玉米油。黃曲霉毒素公認致肝癌。
5.北京的媒體也提到“茄子大得出奇”。估計加了膨大劑。但是一旦市民詢問膨大劑是否有害?必有“專家”出來說:“沒有關系的”,如同牛奶中有三聚氰胺,“專家”會出來說:“沒有關系的”。建議買茄子、青椒、西紅柿、黃瓜盡可能買小的。我想越小者,則上面有膨大劑的可能性越小。
6.關于醬油請少吃老抽盡可能吃生抽。因為生抽比其他醬油焦糖色少,而焦糖色據說對動物致癌。當然,提到焦糖色,“專家”又會出來說:“沒有關系的”。
7.自己的健康自己處處小心。我的建議是:凡是商品買來就能吃的,其中很可能有添加劑,以少吃為好。“專家雖然從保護食品企業出發,總是說沒有關系”,但能保證吃了一輩子添加劑會沒有關系嗎?不是“量變會引起質變嗎”?難道我們周圍的人得癌癥的還少嗎?處處小心,就是你自己處處設防。有人說,“別管那一套...”,那只能說明他“愚昧”。
8.提到癌癥發病,我曾掛“衛生部北京醫院腫瘤內科”頂級專家門診,向他請教:如何減少得癌癥的概率?他說:“少吃肉”!所以,你見到的大大小小領導雖然有權有勢、居高臨下,中午大吃晚上接著大吃....他們患高血壓、糖尿病和癌癥的概率遠比你高,因此,雖然當官利大于弊,但決不是沒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