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銀翼殺手2049》描寫了“復制人”的日常,他們是一群與人類具有完全相同智能和感覺的人造生命,被認為可能對人類本身帶來威脅。現實中,科學家眼里的“人造生物體”卻并非如此。
7月7日至8日,在深圳召開的第四屆合成生物學青年學者論壇上,上千名海內外青年學者圍繞合成生物學最新前沿熱點議題進行交流。“人造生物體”受到了極大關注。
學者們認為,繼“DNA雙螺旋發現”和“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之后,合成生物學有望掀起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將向農業、醫藥、健康和環境領域不斷深入發展。
交叉、融合、顛覆性
合成生物學近年來因其交叉、融合和顛覆性受到廣泛關注。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指出:以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腦科學、再生醫學等為代表的生命科學領域孕育新的變革。他特別強調,原創突破為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提供了更多創新源泉,學科之間、科學和技術之間、技術之間、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之間日益呈現交叉融合趨勢。
合成生物學正是催動原創突破、學科之間交叉融合的前沿代表,是匯聚生命科學、工程學和信息科學領域的學科。
“我們認為活細胞中DNA編碼遺傳線路可以被預測甚至設計。”此次論壇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學系合成生物學中心教授克里斯托弗·沃伊特在會議報告中介紹。
在中國,合成生物學于2008年前后興起,盡管晚于歐美6年左右,但卻在短短數年間得到迅猛發展。據統計,目前中國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論文數量已位居全球第二,占全球論文總量的10.61%。
專家們認為,未來,作為生物學分支,合成生物學將在認識生命和生物制造方面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為“生物經濟”注入強心劑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時指出,人造生命不僅對人類認識生命本質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在醫藥、能源、材料、農業、環境等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和應用前景。例如,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蔡志明在會議報告中稱:“我們正在嘗試以合成基因線路治療代謝性疾病、腫瘤和診療試紙條快速檢測疾病標志物,希望能為臨床實踐提供全新的診療策略。”
日本神戶大學科學技術與創新研究生院院長近藤光彥也注意到,最近,“生物經濟”這個詞越來越火。“合成生物學肯定會成為生物經濟領域重要方向。”他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在他看來,未來,合成生物學將對生物工業發揮深遠影響,“很多團隊、公司會依賴這個學科研發生產新藥物、新農業產品、新材料、新化工產品等”。
2017年,首個合成生物學產學研聯盟——深圳市合成生物學協會成立,實現從基礎研究、科學教育到產業應用全鏈條覆蓋,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聯合多家單位深度參與。
年輕人的時代
合成生物學將迎來年輕人的時代。
2015年,一群活躍于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青年學者發起了首屆“合成生物學青年學者論壇”。
“3年的時間,我國合成生物學的青年學者力量呈現出數以10倍的增長,凸顯了合成生物學領域在我國的迅猛發展。學科交叉融合最有可能產生新的火種,青年人也是最具創新活力的群體。我們希望此次青年學者論壇可以激發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創新火花。”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籌)所長、深圳市合成生物學協會會長劉陳立表示。
例如,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籌)成立于2017年12月,PI團隊平均年齡僅36歲。
本次論壇由深圳市合成生物學協會、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辦。
關于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合成生物學領域項目立項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合成生物學領域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24號)要......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關于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合成生物學領域擬立項項目的公示。公示原文:根據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現將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合成生物學領域擬立......
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合成生物學領域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24號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建設具......
2024年8月8日,在上海2024中國合成生物學與綠色生物制造創新發展論壇上,華大智造重磅發布MGIDS-1000P多功能液滴分選一體機。即日起,該產品接受預訂申請。這款設備集成了多項液滴操縱模塊,旨......
2024年8月8日,中國檢驗檢測學會學會相關部門組織專家團隊前往常州調研,旨在深化學會與常州市在合成生物產業領域的合作,共同推動常州市合成生物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來自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清華大學化學系專家......
近日,杭州美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琉生物”)宣布完成戰略融資,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獨家投資。本輪融資完成后,深圳先進院將支持美琉生物在重組膠原蛋白以及合成......
被譽為“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的合成生物學技術,正以其顛覆性的創新力量驅動著下一代生物制造與未來生物經濟的行業變革。根據麥肯錫預測,到2025年,合成生物學與生物制造的經濟價值將達到1000億美元,未來......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國內合成生物學項目融資金額分別為26.71億元、4.03億元、21.59億元、22.95億元和66億元。2023年,最新輪次披露金額或超過150億元。2020年至......
在“十四五”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及“生物制造”,標志著國家對于這一前沿科技領域的高度重視和戰略部署。報告強調了加速推進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物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并明確指出生物制造、商業航天及低空經濟作為......
7月16日,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三屆大會舉辦分論壇“合成生物賽道的未來”。圓桌討論環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管委會副主任劉力表示,目前,北京經開區的生物醫藥企業從去年的4200余家增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