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波士頓咨詢發布的《中國合成生物學產業白皮書2024》,全球合成生物學產業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53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超過170億美元,平均年增長率達27%。
預計全球合成生物市場在可見的未來仍將保持較快發展勢頭,在2028年將成長為體量達到近500億美元的全球型市場。
而投資方與各級資本,在擴大合成生物影響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供應鏈、法規和基礎設施仍待完善,將合成生物技術和產品推向市場仍然具有極高的風險。
在這里,我們列舉了全球范圍內,兩家擁有大量合成生物相關項目的基金:Synthesis Capital和 Baruch Ventures。
Synthesis Capital植物肉巨頭背后的公司
在過去的一年里,該基金支持了幾輪著名的合成生物創業融資,包括Triplebar(計算機輔助生物技術研發)、Evonetix(芯片上的DNA合成)和GANNI(非動物和非石油皮革)。
盡管產品組合多樣化,但該公司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標簽,是新型食品蛋白專家。
該基金在食品科技領域最著名的早期案例是Beyond Meat,這家植物性肉類公司于2019年成功上市。
Synthesis的投資產品組合,包含當今市場上所有新型蛋白質,從使用碳原料的尖端發酵技術到更傳統的“植物性”肉類替代品。
在他們的名單上有重組蛋白制造商Perfect Day,用微生物制造取代牲畜屠宰。
該公司定制他們的工業微生物,將來自不同來源的基因結合在體內,以便他們在體內生產乳制品和肉類替代品。
另一家由Synthesis支持的初創公司是“培養肉”企業UPSIDE Foods。
UPSIDE Foods(前身為Memphis Meats)正在開設它所說的世界上最先進的人造肉生產設施。
與Perfect Day的設計蛋白質不同,Upside創造了養殖肉類和奶制品的精確復制品,誘使微生物繁殖從活體動物(無論是豬還是牛)身上取樣的細胞。
其中技術最前沿的初創是微生物氣體發酵企業Arkoen Biotechnologies。
通常,發酵蛋白質生產商需要用糖喂養他們的工業微生物,但是在這里,微生物只需要吸收周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氫氣。
這種微生物氣體發酵具有可持續供應蛋白質的巨大潛力,因為它可以利用廉價而豐富的原料。
從Synthesis的食品技術產品組合中,我們能深入了解替代蛋白質行業的多樣性。
Baruch Ventures用生物基 挑戰化石燃料
該基金專注于將化學和生物學交叉的技術商業化。
他們的目標是通過選擇“比基于化石燃料原料的技術更好、更快、更便宜”的技術,將高度可持續的生物制造方法和生物基產品迅速帶入主流市場。
其大部分資產是制藥和醫美初創公司,在“無處不在的生物制造”企業名錄中有16家初創公司。
Geltor是上榜的合成生物初創公司之一,專門從事蛋白質的開發和大規模生產,主要面向化妝品行業的客戶。
對于需要生物基產品的化妝品制造商來說,Geltor提供了一站式蛋白質服務,通過基因編輯定制具有指定特性的蛋白質,而這些蛋白質是天然無法找到的。
Geltor 利用AI技術來選擇最佳菌株,并高效地開發蛋白質。
Geltor的生物膠原蛋白
AI加快了整個蛋白質發現過程,并且使公司能直接了解特定蛋白質變體的特性,而無需昂貴的實驗室實驗。
Baruch 支持的另一家杰出初創公司是 Native Microbials,該公司旨在通過復制自然界中已經發現的有益微生物群落來創造動物保健品。
這家初創公司對存在于特別健康的動物體內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組)進行采樣。
其微生物保健品的組合可以產生多種化學物質,包括消化、認知和免疫防御。
這家初創公司可以大規模復制這些微生物群落,將它們作為針對牲畜和寵物的“微生物飼料補充劑”出售。
關于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合成生物學領域項目立項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合成生物學領域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24號)要......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關于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合成生物學領域擬立項項目的公示。公示原文:根據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現將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合成生物學領域擬立......
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合成生物學領域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24號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建設具......
2024年8月8日,在上海2024中國合成生物學與綠色生物制造創新發展論壇上,華大智造重磅發布MGIDS-1000P多功能液滴分選一體機。即日起,該產品接受預訂申請。這款設備集成了多項液滴操縱模塊,旨......
2024年8月8日,中國檢驗檢測學會學會相關部門組織專家團隊前往常州調研,旨在深化學會與常州市在合成生物產業領域的合作,共同推動常州市合成生物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來自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清華大學化學系專家......
近日,杭州美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琉生物”)宣布完成戰略融資,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獨家投資。本輪融資完成后,深圳先進院將支持美琉生物在重組膠原蛋白以及合成......
被譽為“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的合成生物學技術,正以其顛覆性的創新力量驅動著下一代生物制造與未來生物經濟的行業變革。根據麥肯錫預測,到2025年,合成生物學與生物制造的經濟價值將達到1000億美元,未來......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國內合成生物學項目融資金額分別為26.71億元、4.03億元、21.59億元、22.95億元和66億元。2023年,最新輪次披露金額或超過150億元。2020年至......
在“十四五”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及“生物制造”,標志著國家對于這一前沿科技領域的高度重視和戰略部署。報告強調了加速推進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物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并明確指出生物制造、商業航天及低空經濟作為......
7月16日,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三屆大會舉辦分論壇“合成生物賽道的未來”。圓桌討論環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管委會副主任劉力表示,目前,北京經開區的生物醫藥企業從去年的4200余家增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