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
——吉林檢驗檢疫局推動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展示
出口加工果仁質量安全示范區內的加工企業
工作人員在出口蘋果質量安全示范區監測媒介生物
媒體記者采訪出口花生質量安全示范區內種植農戶
把生態優勢變為經濟優勢
——多措并舉助推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
工作人員在出口紫蘇質量安全示范區種植基地指導農戶用藥
吉林是農業大省,生態基礎好,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人參、鹿茸等特色產品資源豐富,出口潛力大。近年來,吉林省致力于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食品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全省第二大支柱產業。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視察時提出:“糧食也要打品牌,這樣價格高,效益好。”為此,吉林檢驗檢疫局黨組提出并大力實施“主打生態品牌,做強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開拓國際市場”三步走品牌發展戰略,努力提升吉林食品農產品整體質量安全水平和品牌效益,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截至目前,該局已推動建成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12個,省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27個,覆蓋全省各市州;區內國際知名品牌由2個增至5個、國內知名品牌由18個增至27個;帶動就業人數增至37.46萬人,比2012年增長45.08%。
匯聚各方合力 推進質量共治
吉林局深入落實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吉林省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實施辦法》,進一步加大協調力度,各級地方政府給予高度重視,發揮主導作用,落實主體責任,對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與發展給予大力支持。
吉林局會同吉林商務廳與吉林省8個市(州)政府共同簽署了《關于創建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合作備忘錄》,形成以糧谷、人參、鹿茸、肉類、禽蛋和土特產等出口大宗產品和特色品種為主、以種植和養殖為重點的示范區建設格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吉林省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的通知》,聯合做出決定命名吉林中新食品園區等18個示范區,開創了示范區建設工作的新局面。
與財政部門合作,幫助示范區建設爭取更多的世界銀行貸款和農業發展項目;與質監部門合作,實現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與農業標準化示范區“二區”一體化;與農牧部門合作,提升種植基地和牧業小區建設檔次,不斷提高種植、養殖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水平,推動示范區產品出口數量、貨值不斷提升。
加強質量監管 擴大品牌效應
5年來,吉林局本著“管好、管住、管活”思路,探索出了一條“抓體系、檢質量、除隱患、強指導”的示范區日常監管模式。對區內企業實施原材料進口和成品出口差異化檢驗檢疫監管及通關便利措施。在此基礎上,吉林局還創造性地實施了“質量競爭力提升工程”,建立了涵蓋“食品原料生產、食品生產加工、出口檢驗檢疫”3個環節的出口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有力提升了吉林省食品農產品的競爭力,為地方特色品牌添彩增靚。
5年間,檢驗檢疫人員深入示范區檢查922次,為205家企業建立了出口食品生產企業日常監管記錄檔案,不斷完善農業化學投入品控制體系等八大體系,不斷加強源頭管理,不斷增強產品質量監測和質量跟蹤能力水平,全面監督示范區做到了“源頭無污染、投入無公害、過程可追溯”,全面提高了示范區企業種植養殖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水平。示范區企業普遍呈現出“質量意識、質量控制能力、深加工能力、產品價格、外貿訂單”五提升態勢,形成“服務、品牌、技術、質量”四輪驅動局面。
質量是基礎,品牌是象征。吉林局積極鼓勵示范區企業申報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吉林省已有23家企業40個特色食品農產品獲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引導示范區企業實施“同線同標同質”工程,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薦6家出口食品企業進駐國內首家供港生鮮體驗店,推薦28家企業登陸供港生鮮食品交易公共服務平臺,營造了示范區內企業競相開展質量品牌提升行動的積極氛圍。
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龍頭帶動、全民行動”的工作機制和“一個標準、兩個市場”工作思路,吉林省出口示范區建設已取得品牌效應,形成了很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加強宣傳引導 打造吉林名片
在質檢總局辦公廳、食品局、中國質檢報刊社大力支持下,2015-2017年,吉林局連續3年邀請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經濟日報等多家媒體,先后奔赴汪清縣、安圖縣、吉林市、長春市、梅河口市、扶余市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進行集中采訪。
記者團先后深入田間地頭、企業車間、地方政府,一線觀察,座談問答,紛紛用鏡頭和文字,深入挖掘企業重質量、重管理、重標準、重誠信,以質量求發展的理念、舉措與成效,反映檢驗檢疫部門堅持質量為本、推動企業提升質量品牌競爭力所做的重要工作,向國內外消費者展示吉林品牌、吉林質量的良好形象,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5年來,出口示范區建設助力吉林產品向“吉林品牌”轉變,助力吉林外貿實現了由過去“間接”出口到“直接”出口的轉變。之前,吉林省許多產品均通過內貿外銷的形式出口。示范區建成后,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積極培育地方特色品種,涉外注冊企業的數量也明顯增多,逐步打開了國際市場。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指出:“推動出口商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功在當代、利在長遠,吉林局將以出口示范區建設為突破口,切實推動吉林省現代農業和特色農業的發展,全面提升吉林省食品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促進吉林從農業大省向強省轉變。
金秋花生分外香
——精準施策推進國家級出口花生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
近日,吉林省扶余市出口花生質量安全示范區通過質檢總局考核,正式成為“國家級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9月29日,吉林省首個國家級出口花生質量安全示范區授牌儀式在扶余市舉行。吉林局食品處、辦公室及松原辦事處負責人,扶余市領導及示范區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示范區企業代表等參加授牌儀式。
“獲得國家級出口示范區這一‘金字招牌’,對扶余的發展意義非凡,農業潛力將進一步得到釋放,助力扶余市經濟更快發展。”扶余市副市長蔡啟昌表示。
扶余市地處松嫩平原,受松花江、拉林河三面環繞,特有的江河淤沙土壤孕育了高品質“四粒紅”花生,享有“四粒紅”花生之鄉的美譽。近年來,吉林局助力扶余市政府,按照出口花生國際市場標準,大力實施質量安全區域化建設,從根本上提升了扶余花生質量安全整體水平和國際市場競爭力。
齊心協力抓質量
扶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示范區建設,把創建工作列入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成立領導小組,商務、農業、工商、稅務等部門聯合推動示范區創建,大力支持花生出口加工企業發展。
“幾年來,扶余充分發揮出口示范區建設主導作用,市領導親自調度,商務部門積極協調,先后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用于示范區建設和發展,全方位打牢示范區基礎。”扶余市經商局局長馬奎先表示。
據了解,在檢驗檢疫部門與地方政府共同推動下,目前,示范區內花生種植已經達到90萬畝,魯花等一批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花落扶余,出口花生備案企業由2家增至14家。“我們選在扶余建廠就是因為這里的花生品質好,沒有黃曲霉毒素,另外還有出口示范區的良好投資環境。”扶余魯花公司總經理李海峰表示。
國家級出口示范區獲批讓區內企業歡心不已。花甲之年的扶余華盛公司董事長張守成,與花生打了一輩子交道,面對出口示范區建設及迎接歐盟檢查要求,他的公司今年投入了100多萬元,用了3個月的時間對公司的設備進行改造,新增了水洗花生生產線和花生烘焙生產線,為今后的花生出口,增加了新品相。“我希望全世界人都能品嘗到扶余花生的味道。”張守成說。
強化監管提質量
在示范區創建過程中,吉林局松原辦事處在吉林局食品處等有關部門支持下,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強化監管與指導,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攜手地方政府與企業大力推行“公司+基地+標準化”的生產管理模式,協調有關部門整合出口示范區“八大體系”并聯合推動實施,在源頭監管、標準化種植、投入品科學施用、農殘檢測、質量控制體系、質量追溯等方面為全區企業及農戶提供技術指導。
主動加強國際花生準入標準和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及時為示范區企業提供風險預警信息,指導企業在新建改建規劃中與國際標準接軌,提高區內企業應對國際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能力。
指導出口企業順利通過歐洲食品安全委員會組織的花生黃曲霉毒素官方控制體系檢查。
“這里出產的‘四粒紅’,經檢測符合全球最嚴格的歐盟標準,無黃曲霉毒素,是安全的優質花生。”今年6月歐盟檢查組對扶余花生給予高度評價。“通過歐盟檢查組檢查,既是對我們相關工作的認可,也實實在在地提升了出口示范區質量管理水平”松原辦事處副主任張顯興說。
為了從源頭上把控產品質量,整個夏天,松原辦事處的宋佳都守在扶余市花生種植基地,指導農戶種植、管理、用藥,向企業宣傳花生進口國標準要求,“雖然很累,但看到越來越多的吉林名牌產品被國際市場認可,就覺得自己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
在增盛永花生基地地頭,農戶李貴深一邊剝花生一邊告訴筆者,“今年花生質量真好,生產過程中經常有技術人員過來進行施肥、噴藥等指導,給我們提供了很多信息,6月歐洲國家還來簽了訂單。”
扶余花生原來多數從外省間接出口,掙的是原料錢,出口利潤“肥水流入外人田”。近年來,扶余企業依托出口示范區,不斷提升質量意識、國際市場意識,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國外市場開拓力度,努力爭取客商回流、直接出口。今年扶余花生預計出口總量約1.5萬噸、貨值3000多萬美元。
出口花生質量安全示范區收獲鮮花生
關于2023年度吉林省科學技術獎擬獎項目的公示各有關單位:根據《吉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2023年度吉林省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擬獎項目281項(人),其中,一等獎擬獎項目35項,二等獎......
西洋參在“隔熱棚”里生長蒼雁攝中新網吉林6月12日電(石洪宇高龍安)固土、防風、澆灌、觀察——有著35年種植西洋參經驗的李明航介紹,這一具有滋補功效的神奇植物,在夏季需要格外關注。“雨水不能太足、也不......
關于撤銷9個吉林省科技創新中心的通知各相關單位: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吉林省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與運行管理,促進省級科技創新中心高質量發展,根據《吉林省科技創新平臺管理辦法(試行)》(吉科發國[2021]50......
北極星環保網獲悉,吉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吉林省新污染物治理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掌握全省重點地區、重點行業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生產使用情況,重點管控新......
“經由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和生態環境部‘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管理系統’推介,已有20個項目審核對接達成融資意向”“目前累計獲得銀行授信222.83億元,年內累計發放貸款8.03億元”……吉林省生態......
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2022年度吉林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吉政函〔2022〕66號各市(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長春新區、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管委會,各縣(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辦、各直屬機......
公告信息:采購項目名稱吉林農業大學企業信息重大設備貸款財政貼息項目-作物籽粒品質分析儀品目貨物/其他貨物/其他不另分類的物品采購單位吉林農業大學企業信息行政區域吉林省獲取招標文件時間2022年11月1......
正值東北秋糧收獲期。在位于世界“黃金玉米帶”的吉林省公主嶺市劉房子街道,一臺無人駕駛的玉米收割機正在地里自動行走收獲玉米。這臺無人駕駛玉米收割機根據設定的耕地邊界,在無人操作的前提下,可自行規劃行走路......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吉林昨日新增1834例本土確診病例,其中吉林市1210例、長春市595例、四平市26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2例、松原市1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792例,其中吉林市774例、四平市11例、......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吉林省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742例,其中吉林市455例、長春市268例、四平市11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6例、松原市2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415例,其中吉林市400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