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5-25 16:35 原文鏈接: 后疫情時代,我國的公共衛生體系如何浴火重生?

      “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堅決守護人民健康”——這段出現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表述,既是嚴正的要求,也是莊重的承諾。

      新冠疫情是一場大考。第一階段的“成績單”凸顯了中國制度的優勢和中國人民的力量,卻也暴露出公共衛生安全存在的短板弱項。后疫情時代,我國的公共衛生體系如何浴火重生?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從“人才”“資金”“制度”等方面出發,各抒己見。

      人才:抓教育、保待遇

      今年2月,教育部宣布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臨床醫學、公共衛生等專業因“服務國家戰略、社會民生急需”而成為主要擴招的專業。

      然而,“同樣是醫學院畢業的學生,公共衛生工作人員的待遇總體比不上臨床醫生。”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章曉聯對《中國科學報》說,“一些醫學院校甚至根本沒有設置公共衛生學科,或者雖然有這個學科,卻是一個弱勢學科。”

      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是導致我國公衛體系人才缺失的源頭問題。要打造一支強大精干的公共衛生 “專職隊伍”,就必須從這個源頭抓起。

      章曉聯建議,必須加強高校的相關專業建設,比如傳染病救治、重癥監護救治,實驗室檢驗檢測、流行病學調查等,還要培養學生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重類創傷的救治能力。

      當然,要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進入這個專業,還需要改革現有的評價機制和激勵模式。

      “公衛工作人員的職稱論定,應當依據他們對國家傳染病防控及應急工作做出的實際貢獻,而不要僅僅看他們發表的論文。”章曉聯說,“要重視這支隊伍的力量,也要提升這支隊伍的待遇。”

      資金:增投入、擴渠道

      2019年,我國醫療衛生經費投入臨床占95.3%,而公共衛生僅占4.7%,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僅69元——自2010年以來,我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資金投入逐年遞減。

      “基本公共衛生投入不足,無法適應需求。因此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很多問題就暴露出來。”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黃改榮在大會上發言道,“部分縣級公共衛生機構名存實亡,設施簡陋陳舊,檢測能力低下,導致疫情發生后,無法做到基本監測,從而貽誤防控時機。”

      黃改榮建議加大財政投入,以保證基層公共衛生系統的配置先進,技術領先。

      除財政投入外,還有什么途徑能為公衛體系投入“開源”呢?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行長郭新明建議,可以適當引導金融資源參與公共衛生服務供給。

      “一方面發揮政策引導的作用,通過稅費減免、財政貼息、再貸款再貼現等扶持救助政策,引導銀行信貸進入公共衛生領域;另一方面要創新模式,把政府、市場、企業、金融及社會各方力量結合起來,調動各方積極性,鼓勵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到發展醫療衛生事業上來,形成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合力。”他說。

      制度:順流程、助吹哨

      “防控重大突發疫情要訣在‘早’,啟動應急響應機制關鍵在‘快’。”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原總政治部主任助理岑旭在大會上發言,“相比國家層面采取全面防控措施,及早采取局部措施精準防控,工作要主動得多、影響要小得多、效果要好得多。”

      岑旭認為,疾控部門的使命擔當表現在勇于排除干擾,吹響疫情預警哨。

      “強化直報系統的功能作用,優化現有疫情監測系統的新發傳染病上報、確診和發布流程。”他進一步強調,要建立新發傳染病“聞風奏報”的免責機制,對人為干擾登記備案的行為,要有追責機制。

      “建議縣級以上疾控機構一旦發現征兆,上報本級人民政府的同時,也要直報國家疾控中心。”岑旭說。

      在暢通信息上報渠道的同時,更有必要強化疫情信息的綜合研判。岑旭建議,在國家、省、市三級成立常態運行的高級別疾控專家委員會,構建上下一體聯動的信息收集、反饋、研判機制,做到醫生臨床診斷預警信號第一時間向疾控部門反饋,疾控專家第一時間深入一線采集數據信息,綜合研判結果及防控建議第一時間直通決策層,以便高層及時作出科學決策、精準提出防控舉措。

    相關文章

    科學家發現多種潛在“風險”病毒會發生“宿主跳躍”

    中新社上海9月5日電(記者陳靜)記者5日獲悉,中國專家團隊應用前沿交叉研究方法揭示多種養殖哺乳動物中的潛在跨物種傳播風險等,將為構建多維度公共衛生風險評估與新發傳染病預測預報體系提供數據支持。北京時間......

    李立明:公共衛生是關系大衛生、大健康的大學科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并不是一回事。但現實中,很多人卻將二者混為一談。”近日,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雅特聘教授李立明在第二屆中國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大會上介紹,預防醫學是醫學的范疇,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李立明:公共衛生是關系大衛生、大健康的大學科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并不是一回事。但現實中,很多人卻將二者混為一談。”近日,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雅特聘教授李立明在第二屆中國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大會上介紹,預防醫學是醫學的范疇,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廣州市總投資7.8億元用于醫療設備更新

    關于廣東省重點醫院先進醫療設備更新項目(珠三角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復函粵發改投審〔2024〕99號省衛生健康委:《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關于申請廣東省醫療衛生領域2024年設備更新項目立項的函》(粵衛規劃函......

    11.89億元廣東省縣域醫共體設備更新項目采購548臺套設備

    關于廣東省縣域醫共體設備更新項目(粵東、粵西和粵北)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復函粵發改投審〔2024〕102號省衛生健康委:《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關于申請廣東省醫療衛生領域2024年設備更新項目立項的函》(粵衛規......

    7.7億元廣東省重點醫院先進醫療設備更新項目(珠三角一)

    關于廣東省重點醫院先進醫療設備更新項目(珠三角一)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復函粵發改投審〔2024〕98號省衛生健康委:《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關于申請廣東省醫療衛生領域2024年設備更新項目立項的函》(粵衛規劃函......

    超6億元設備更新費用!廣東省縣域醫共體購置24種291臺套儀器設備

    關于廣東省縣域醫共體設備更新項目(原中央蘇區)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復函粵發改投審〔2024〕97號省衛生健康委:《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關于申請廣東省醫療衛生領域2024年設備更新項目立項的函》(粵衛規劃函〔2......

    2.17億元助力大規模設備更新廣東藥科大學購置儀器設備144臺套

    關于廣東藥科大學重大設備更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粵發改投審〔2024〕70號廣東藥科大學:《廣東藥科大學關于報送重大設備更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函》及有關材料收悉。經研究,現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批......

    2.41億元124臺套南方醫科大學重大設備更新項目獲批

    關于南方醫科大學重大設備更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粵發改投審〔2024〕68號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關于報送重大設備更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函》及有關材料收悉。經研究,現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批......

    9.8億元412臺套華南師范大學“雙一流”建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更新項目

    關于華南師范大學“雙一流”建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更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粵發改投審〔2024〕66號華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關于報送“雙一流”建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更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函》(華......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