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1-05 09:03 原文鏈接: 員工曝超市內幕過期面包標簽改貼“當天產”

      超市自制鹵肉、涼拌菜、各式甜點看上去十分誘人……元旦假期,多名讀者向南方日報報料稱,這些自制食品“大有文章”。

      “吃蛋糕竟吃出尖刺來,齦破了”,前日,廣州天河區的江阿姨拎著兩塊吃剩的蛋糕到超市投訴,她與超市工作人員的爭執引來圍觀者。大超市里的食品也有質量問題?記者在廣州多家大型超市發現,超市自制食品往往出現異物見怪不怪,而好幾天前生產的面包,到消費者手里時總能“神奇”地保證當天生產。

      自制食品標識任意違規

      在上下九某著名連鎖超市,記者隨手拿起一顆玉米糖,標簽上印有名稱、重量、廠家等信息,卻沒有配料表和生產日期,更沒有保質期。超市自制的蛋糕,有生產日期卻沒有配料表,其中的甜味劑、防腐劑、著色劑含量更無從得知。

      據了解,多項國家標準都對食品包裝、標識等項目作出明確規定。其中,《食品標識管理規定》指出,食品標識應當標注食品的配料清單,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劑、防腐劑、著色劑的,應當在配料清單食品添加劑項下標注具體名稱;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劑的,可以標注具體名稱、種類或者代碼,超市自制食品的標識顯然違規。

      據某超市員工介紹,超市里部分違規標識來自“外來商品”。因超市自制食品經營方式多元化,有的承租給個人或單位,例如水果、散裝零食。有的是食品公司提供半成品,由超市員工進行現場加工,“有問題應該找承租商,和超市無關”。

      面食永遠“當天生產”

      廣州五山某超市,面點區員工不停地在包裝袋打上“生產日期2011年1月3日”,身旁還有兩箱未打標簽的切片面包,面包看起來并不新鮮。

      經記者屢次“搭訕”,超市工作人員小張透露實情,“雖然保質期至少有4天,但顧客更喜歡當天生產,即使是前一天生產都會滯銷”。因此小張每次只會給部分面包貼標簽,其他面包暫時“裸奔”。他說,賣完一批再繼續貼下一批,確保顧客買到的永遠是“當天生產”。

      面包區一旁,數十袋紅棗中只有表面兩袋貼有標簽,超市負責人說是“忘了貼標簽”。“其實是擔心產品短時間賣不出去,避免要撕掉原來的日期”。小張說。

      “昨天剛從超市買的花卷,今天吃起來已經有酸味”,珠江新城某中型超市內,王阿姨與工作人員爭執。記者注意到,花卷標注的生產日期為1月1日15:28,保質期4天。

      調查發現,超市自制食品保質期多數為“想當然”,“冬天久一些,可以保質一周,夏天兩三天”。

      同樣是牛角面包,一家超市的保質期是5天,另一家超市則規定為兩天。對此,一位工作人員稱,“每家超市制作工藝不同,儲存設備也不一樣,自然有所差別”。在記者再三追問之下,他小聲表示,“防腐劑多加一點,自然就能多保質幾天”。

      過夜涼菜“新鮮賣”

      超市的涼拌菜很受消費者歡迎。但由于沒有經過高溫消毒,又裸露在空氣中,即使在冬天,涼菜也很容易滋生細菌。根據商務部發布的《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要求,超市制作好的涼菜應在4小時內銷售完畢,并注明提醒消費者盡快食用。

      前日,當記者走訪天河幾家超市時,均被告知涼菜制作于清晨,已經遠遠超過4小時。大部分超市工作人員對“涼菜4小時必須賣完”的規定并不知情。

      “當天早晨生產已經算新鮮了”,高女士告訴記者,她曾在超市做過收銀員,每天收工時涼菜區的工作人員會將舊的標簽撕掉,待第二天再貼上新的。

      專家看門道

      超市自制食品未納入QS管理

      廣州市律師協會知識產權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戴錦良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采取多元化經營方式的超市,應該嚴把入店關,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如果所謂的“外來商品”發現質量問題,“超市應負第一責任,不可能置身事外”。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柳春紅向南方日報記者表示,購物時要盡量挑選知名度較高、有質量認證廠家的產品。同時要仔細查看生產日期、配料表等標識,看清配料表中各種添加劑的種類和數量,盡量不要買包裝破損、沒有生產日期的商品。

      柳春紅表示,涼拌菜回家后最好再加上醋、蒜等調味品,這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殺菌作用。熟食易存在亞硝酸鹽、色素等成分,不要經常吃,買回去后也最好回爐加溫。

      有專家表示,雖然國家質檢總局嚴格要求數百種食品必須取得生產許可證、加貼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標志“QS”,但這一規定卻沒有將超市自制食品納入范圍,監管上一直存在漏洞。

    相關文章

    消保條例7月1日起施行為保護消費者亮出更多實招

    整治預付式消費、大數據“殺熟”等問題,消保條例7月1日起施行——為保護消費者亮出更多實招經營者采取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方式提供服務的,應當在消費者接受服務前和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日期前,以顯著方式提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7月1日起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7月1日起施行——更好推動消費市場繁榮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和切身利益——7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

    為保護消費者亮出更多實招消保條例7月1日起施行

    隨著近年來平臺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發展,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7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消保條例的頒布實施,進一步完......

    山西發布首批不公平格式條款指引清單

    6月24日,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在全國率先制定發布首批《不公平格式條款指引清單》(以下簡稱《指引清單》),旨在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社會監督,持續提升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和依法維權能力,促進消費糾紛源頭治理。......

    小林制藥被指未妥善對待受害消費者

    日本大阪律師協會20日說,針對小林制藥公司含紅曲成分保健品致消費者健康受損事件,這一協會兩天內接到80名消費者及其家屬的咨詢電話,不少人對小林制藥未能妥善對待受害者表示不滿。日本媒體3月底報道,多人在......

    讓食品生產日期找得到、看得清

    預包裝食品標簽上標注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是食品企業向消費者傳遞食品信息的載體,承載著保障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的重要功能。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和高質量食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向市場監管部門反映食品標簽上......

    預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劑更符合消費者期待

    與消費者的既往認知不同,預制菜的保鮮秘籍是殺菌、冷藏或冷凍,而非防腐劑。前不久,市場監管總局等6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再次強調了這一點。......

    安徽嚴打“神醫神藥”虛假違法廣告

    近一年多來,安徽省市場監管局持續加強醫藥廣告排查治理,嚴厲打擊“神醫神藥”虛假違法廣告,著力規范醫藥廣告市場秩序,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發揮廣告監測平臺作用,對省內主要傳統媒體、互聯......

    GB27602024重磅發布,部分食品類別中食品添加劑使用規定發生變化

    3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公開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24)等47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6項修改單,2014版GB2760歷時十載將于2025年2月8日正......

    重慶出臺地方標準,支持消費者集體訴訟

    10月12日,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重慶市地方標準《消費者組織支持消費者集體訴訟工作規范》(以下簡稱《工作規范》)。據悉,《工作規范》由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重慶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聯合編制。發布......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