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7867.shtm
1月9日,快舟一號甲小型運載火箭實現“一箭三星”發射。新華社發
從“嫦娥飛天”的神話到明代萬戶自制“火箭”的嘗試,從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到中國的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嫦娥系列探月飛行器……人類擺脫地心引力,飛上九天探索太空的夢想從古至今都未改變。隨著全球航天技術的成熟,將其逐漸轉為商業運行模式,讓更多人參與太空探索的樂趣,同時也借助市場的強大驅動力,推動航天技術迸發新的科技、商業奇跡就成為世界各國的不二選擇。日前,第三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開幕,中國作為航天大國,將在商業航天領域有哪些“大動作”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1、商業發射翻開新篇章
今年1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研制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實現“一箭三星”發射,開創了從合同簽訂到完成發射任務僅8個半月的“快舟”速度,掀開了中國商業航天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在此次大會上,中國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查雄權又透露了一個“驚喜”——目前正在研發生產的快舟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將以“一箭六星”的方式實施首飛。“首飛技術方案和衛星搭載方案已經明確,各項分系統研制試驗正加緊推進。”查雄權說。
據他介紹,快舟十一號比此前發射的快舟一號甲運載能力更大,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1500千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1000千克/700公里,主要承擔近地和太陽同步軌道小衛星、微小衛星單星和多星組網發射任務,也同樣采用車載移動方式發射,能夠滿足衛星商業化、高密度、快速發射的需求。
據了解,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未來將圍繞航天運載火箭及發射服務、衛星平臺及載荷、空間信息應用服務、航天地面設備及制造等商業航天主導產業,打造新型運載火箭研發制造平臺等。該集團副總經理劉石泉介紹,他們還聯合有關科研機構,開展了空間新材料軌道艙及商業化應用、太空資源探索及開采利用的項目論證,將為太空經濟、太空產業提供基礎性保障。“與之匹配使用的大型、超大型運載火箭目前也已開始布局。”
與此同時,為了加大商業航天的國際、國內合作力度,未來該集團還將嘗試讓更多的國際、國內優勢力量融入商業航天產業發展大潮,在運載火箭發射服務、商業衛星系統構建、空間信息應用以及相關的經濟技術合作領域,為用戶及商業伙伴創造更大的市場機遇。
2、商業航天產業蓬勃發展
“我們要想實現在太空乃至深空中為人類拓展新的生存與生活空間,不斷拓展人類文明的空間邊界這一目標,非走商業航天發展道路不可。”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董事長高紅衛看來,“市場經濟就像一個超級噴氣發動機,它吸收一切可以吸收的資源,通過一系列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活動,引爆巨大的創新成果,形成強大的動力,許多科技、商業奇跡,都是在這個體系中爆發出來的。”
中國商業航天的市場正在逐漸繁榮,未來的商業奇跡值得期待——今年4月,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在新洲區正式開建,預計到“十三五”末,以航天科工為代表的100~150家企業將入駐產業基地,實現年產值300億元的巨大經濟收益。
據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空間部部長周舜華透露,目前率先入駐的航天科工火箭公司一期將投資約17億元建設運載火箭總裝總調中心,計劃2018年建成投產,預計其后兩年內可實現年產值15億元。同日落戶的還有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的航天科工空間工程發展有限公司和湖南航天軍民融合電磁防護材料、特種軟磁的科研生產基地,前者注冊資金3億元,后者預計到2020年年產值將達到10億元。
周舜華表示,未來這個產業基地將以新一代航天發射和應用為核心,通過關鍵技術、商業模式、管理方式等的創新,同步發展自主可控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航天基礎產業,輻射帶動大數據、智慧產業、智能裝備等延伸產業,打造商業航天產業集群。
3、商業航天將服務“一帶一路”
“我國的商業航天已經進入了‘快車道’。”連續三年參加論壇的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總工程師田玉龍目睹了飛速發展的中國商業航天產業,發出如此感嘆。在他看來,商業航天不僅已成為助推航天技術轉移和產業發展的新動力,也是加速推動我國航天強國建設、軍民深度融合、“一帶一路”倡議等方面發展的新方向。
據他介紹,我國未來將本著共商、共建、共用的原則,通過與“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的航天科技、產業、人才的合作,充分利用我國已經在軌和建設中的通信衛星、導航衛星和遙感衛星的資源,為“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提供空間信息服務,實現空間信息的互聯互通。
與此同時,我國還將在“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優先支持航天制造裝備、地面應用產業、商業航天發射服務和空間信息共享網絡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并與“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共同開發國際市場,加快提升空間信息產業的市場化和國際化水平,惠及“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
“我們希望國內外商業航天界的朋友們,能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建設,開拓商業航天國際合作的新天地。”田玉龍說。
(本報記者 詹媛)
深夜,當“神箭”沉穩離地,凌月而過,轉彎調向飛往太空時,億萬守在發射直播前的觀眾無不被這一壯麗場景所震撼,乃至引發暢想期待著中國載人航天向著月球進發的那一天。北京時間11月29日23時08分,搭載神舟......
11月29時23時08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搭乘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神舟十五號乘組和神舟十四號乘組在太空勝利會師,共同踏上逐夢天宮的征程。而同他們一道追逐夢想的還有一批......
月下衛神舟,星夜赴天河。北京時間2022年11月29日23時08分,搭載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飛行乘組......
北京時間2022年11月30日5時42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整個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由此,“神十五”與“神十四”在太空中首次實現“同框”。按任務計劃,費俊龍、......
11月29日晚,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30日7時33分,翹首以盼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五號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進入中國空間站。至此,我國首次實現中......
據了解,目前,我國第三批航天員正在加緊訓練,我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已經啟動。未來,將有更多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開展更多工作。按照任務安排,今后每年至少要有兩個三人乘組執行任務,現在除了第一批和第二......
神舟十五號飛船發射成功,首次實現空間站6個型號艙段組合體結構和6名航天員在軌駐留的“太空會師”。11月29日,搭載著費俊龍、鄧清明、張陸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入軌約6.5小時后,飛船......
首爾11月29日電(記者劉旭)當地時間28日,韓國總統尹錫悅公布未來太空經濟路線圖,提出2032年登陸月球、2045年登陸火星的航天愿景。尹錫悅28日下午在首爾市出席太空經濟路線圖宣布儀式。尹錫悅表示......
11月21日,由國家航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與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共同主辦的聯合國/中國空間探索與創新全球伙伴關系研討會在海南省海口市開幕。會議發布了《中國航天推動構建新型空間探索與創新全球伙伴關系......
北京時間2022年11月17日16時50分,經過約5.5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密切協同,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航天員陳冬、航天員蔡旭哲已安全返回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