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醫科大學(原瀘州醫學院)外國語學院院長、教授田耘被指在學校官網簡歷的科研成果中,出現6篇刊發于中文核心期刊的“假論文”。但田耘回應稱,上述論文均發表于增刊或論文集,所以無法在網絡數據庫上查到,“不是造假,是信息不全的問題”。
截至7月14日晚記者發稿前,該院官網已將被質疑的論文后標注“增刊”或“某某論文集”,并將其余學術成果注明第一作者或獨著等字樣。
網友截圖發帖質疑
質疑的網帖發布于7月10日下午。發帖者網友“臨風三弄”稱,田耘“編造假論文換取教授職稱和行政崗位”,并附上了學校官網上田耘簡歷截圖。
截圖中“主編的書籍及主要科研論文”顯示,田耘共有6部參編著作、發表16篇論文,其中7篇發表于中文核心期刊,而這當中有6篇被指“根本不存在”。這6篇論文有兩篇來自《求是學刊》《陜西師范大學學報》,此外《揚州大學學報》和《教育理論與實踐》上也各有兩篇論文。
發帖者稱,以《大班英語教學條件下的學生全員發展》為例,該論文據稱發表于《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第105至107頁,而實際上該期99至107頁刊發的論文為作者陳剛的《戲曲的經典化形式:折子戲》。另一據稱發表在《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年第6期第11至13頁的論文《詞匯教學中語境問題新探討》,相應位置的論文其實是《現代性語境中的道德教育》,作者張夫偉、婁立志。
中國青年報記者核實發現,田耘在官網簡歷中類似這樣的情況共計4篇,并且,這4篇在中國知網等網絡數據庫中無法查到。
另兩篇同樣無法在數據庫中查到的論文,被指“無中生有”。簡歷中的論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據稱發表于《揚州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第191至193頁,然而,該期《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共128頁,《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共96頁,均離191頁差距甚遠。
而論文《理解與產出合二為一的口語訓練策略》據稱出現在《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年第9期,但事實上,該期刊為雙月刊,全年只有6期。
發帖者回復中國青年報記者,他發現如今學院官網的田耘簡歷已作修改,科研成果等介紹完全不見了。
該校已關注此事并修改其簡歷
截至7月14日傍晚,官網已刪去田耘簡歷中“科學研究”“獲獎情況”“主編的書籍及主要科研論文”3部分的內容。
“整篇帖子都是不符合實際的,我所有的論文都不是虛構的,只是信息不全,有的發表在增刊,有的發表在論文集。”7月14日上午,中國青年報記者電話聯系到田耘本人,他表示學校已關注此事,校科技處、紀委已把論文拿去調查,結果是論文并非造假。
公開資料顯示,增刊是期刊遇有特殊需要時臨時增加的篇幅或冊子。就當前普遍情況來看,增刊的論文通常不會被中國知網等網絡數據庫收錄,增刊論文的質量總體不如正刊,所以,一些高校評定職稱時對增刊的論文不予認可或降級認可。一些高校官網公示的教師資料中,如果論文發表于增刊,簡歷中會特別注明。
田耘表示,自己沒有將論文用于評職稱或換取行政崗位,“評院長根本就沒有論文的要求,評教授職稱肯定需要論文,但沒有要求論文具體的數量”。
他稱,在評職稱的時候,已經主動說明了這些論文是發在增刊,“我們學校很嚴的,要審查的”。但是,放在學院網站介紹的時候,“他們把那幾個字就刪去了”,田耘推測,此舉可能是“為了編排好看”。
“網上出現一些說法后,學校內部宣傳的管理人員就干脆把那些信息都去掉了。”田耘解釋,他不了解“科學研究”“獲獎情況”和“主編的書籍及主要的科研論文”3部分信息被整段刪除的原因,“反正不是假的,就不管了。交給學校認定,認定之后那些信息肯定還是要補回到官網上去的”。
相關期刊與當事人各執一詞
那么,前述論文是否刊發于學術期刊的增刊或論文集?中國青年報記者隨后采訪了相關期刊編輯部。
“我們現在沒有增刊,沒有論文集,增刊十多年不辦了,如果說是2006年第6期的增刊,它肯定是假刊。”《陜西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杜敏表示,之前曾有人假冒學報名義創辦刊物、征集稿件,編輯部為此還報過案。
《教育理論與實踐》編輯部工作人員也稱,他們在2012年曾經出過增刊,但增刊是一年一本,不可能出現前述簡歷中提及的“2009年第9期”的情況,“曾有雜志冒充我們出假期刊,我們也查過”。
《求是學刊》編輯部的工作人員則表示,目前,他們除了正刊以外沒有增刊。
不過,《揚州大學學報》高校研究版編委會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確實存在增刊,但無法核實2010年的增刊是否刊發過前述論文。并且,同一本增刊,有可能一個作者發表兩篇論文。
田耘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學校科技部門已經把論文收走調查,目前結論是增刊,“增刊和論文集都交到科技處去了,無法提供照片”。他表示,自己暫時并無出面澄清的打算,“都由學校做主,學校宣傳部門會做安排”。
7月14日傍晚,四川醫科大學宣傳科負責人表示,目前沒有可對外披露的消息。對于調查過程、調查結論、論文是否刊發于真實的增刊或論文集等問題,記者按其要求發送了采訪函,截至發稿未獲答復。
7月14日晚9時許,記者發現該院官網田耘簡歷的科研成果部分重新出現,并進行了眾多修改。記者注意到,被質疑的6篇論文中,《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后注明為2006年增刊,《教育理論與實踐》分別注明為2009年的兩個不同論文集,《揚州大學學報》分別注明2009、2010的兩個學術專輯,《求是學刊》后注明了2007年增刊。另有一篇未被質疑的論文刊發刊物后也補充了“某某論文集”字樣。此外,新版本的學術成果部分刪除了具體頁碼,增注了文獻載體代碼,更符合學術規范。
記者注意到,《陜西師范大學學報》、《求是學刊》編輯部工作人員此前表示目前并無增刊。對此,田耘表示,可能是工作人員記錯了,他稱,增刊上還有很多名牌大學教授文章,不可能有假。本報記者將繼續關注。
科學研究正在經歷一場風暴。風暴源于狂飆突進的人工智能技術。“擁抱”還是“逃離”,成為擺在每位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選擇題。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一群喝著網紅咖啡、野心十足的年輕人選擇了“擁......
“張老師總是非常及時的給我們批閱論文,大多近乎重寫。”“他經常凌晨還在看文獻,一個快50歲的人了都這么拼,我們還有理由偷懶嗎?”張強是北京師范大學(珠海)環境與生態前沿交叉研究院教授,他對學生的指導與......
剛剛博士后出站的胡鴻杰,以一作身份新發了一篇《自然》論文。結果,他的“電話被打爆”了。在論文發表僅一周時,下載量就已經超過了44000次。這篇論文由胡鴻杰所在的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徐升團隊完成,題目是......
近日,國家農業圖書館正式上線中國農業科學院學位論文庫,實現了全院學位論文特色資源本地化保存,增強了學術資源成果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將有效促進學術交流和研究成果共享。國家農業圖書館自建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學位......
本科畢業論文要擠干水分了。據媒體報道,浙江省教育廳日前印發《浙江省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實施細則(試行)》,明確本科畢業論文抽檢每年進行一次,抽檢對象為上一學年度全省所有本科專業授予學士學位的論文(......
最近,由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室OpenAI開發的全新“聊天機器人”ChatGPT風靡全球。作為一款人工智能語言模型,它不僅能和人展開互動,還能撰寫郵件、論文、腳本,制定商業提案,創作詩歌、故事,甚至敲代碼......
職稱是專業技術人才學術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主要標志。近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持續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破解職稱評審中的“一刀切”、簡單化問題,進一步激發專業......
近日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卓眾出版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中華醫學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大學、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中國科......
近日,北京審理的一起案件中,不法分子自印假期刊,制作山寨檢索截圖,供人發表論文,每篇論文收取200元至1000元不等的版面費;4年時間發論文10多萬篇,牟利1800多萬元。在很多單位,發表論文是獲評職......
2022年12月2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了《2022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截至2022年9月,中國的熱點論文數為1808篇,世界排名升至第1位。中國高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