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微信掃一掃,支付菜款,拿到電子小票,再掃描電子小票二維碼,就能夠清楚掌握所購買的蔬菜是從哪里進貨的。這不是在大商場,而是發生在佛山農貿菜市場的日常情景。
2016年,廣東省政府將全省1000家農貿市場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工作作為當年民生十件實事之一。過去一年多,佛山食藥監系統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建立了市、區、鎮(街道)、市場的四級食用農產品快檢追溯體系,覆蓋食品安全的各個環節,筑起了食品安全監管防火墻。
食品快檢
據統計,2016年,全市對食品及其原料快檢317036批次,合格率為99.07%。
技術升級 快檢31萬多批次99%合格
昨日凌晨時分,人們還在沉睡,桂丹路邊的佛山市中南農產品交易中心就已進入一天最忙碌的時候,來自五區和周邊城市的餐飲企業開始在這里選購新鮮食材。
毗鄰的市場辦公室三層的農產品檢驗實驗室也開始繁忙起來。每天凌晨3時到下午3時,這里要進行在市場采供食材的超市、飯堂、配送公司等送來的約1000份蔬果、水產品、肉蛋等樣品快檢,還要開展60~80份蔬菜(瓜果)的隨機抽檢。
實驗室負責人伍志權介紹,蔬菜的農藥殘留、牛肉注水、水產品違法添加孔雀石綠和氯霉素等都能通過快檢,在短時間內出具準確性很高的定性報告。一旦發現問題,相應批次的食用農產品立刻會下架、封存,隨后銷毀、溯源。
中南批發市場對食品安全的快速反應是我市積極開展食用農產品快檢工作的縮影。去年,全市食藥監系統在食品安全檢驗方面投入財政經費4686.63萬元。以檢驗檢測技術為支撐,通過設立快檢室、配置流動快檢車等方式,逐步建立了市、區、鎮(街道)、市場四級食品(農產品)快檢體系。
市級層面,在全市9家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高水平檢測室,配備“快檢+精密檢測”設備,帶動檢測室檢測能力的提高,有效提升全市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風險防范和質量把控能力。
區級層面,各區大膽創新,紛紛設立檢測室、配置快檢車。其中,禪城區搭建了1個區級農檢中心,4個鎮、街道農檢站,5輛快檢車和500個快檢點的快檢網絡。南海區9輛檢測車每周定期到各鎮街的食用農產品經營單位進行隨機抽檢,建立“市場自檢”、“快檢車快檢”和“部門法檢”的“三檢聯動”體系。
量變帶來質變,不斷完善的監管體系帶來強大的檢測技術。據了解,各檢測室配備多功能食品安全儀、離心機、肉類水分快速測定儀等檢測儀器,檢測的項目涵蓋各個方面,全面提升了食品保障力度。
市食藥監局稽查局副局長鄒國平介紹,去年全市共完成345222批次食品的檢測,其中監督抽檢26965批次,內在質量合格率為97.07%,高于全國抽檢總體水平0.27個百分點,對食品及其原料快檢317036批次,合格率為99.07%。
擴大覆蓋400多個市場設立快檢室
食用農產品檢測需要各方共治,在以政府快檢室(車)為主力軍的同時,佛山食藥監部門也充分調動市場力量,引入第三方公司改造農貿市場,設立快檢室,延伸快檢觸角。
昨日上午,家住惠景城的退休醫生區姨來到惠景市場買菜。她將選好的菜心放到智能電子秤上稱重,顯示屏上立即顯示價格。區姨拿出手機掃一掃,微信支付菜款后,她拿到了購物小票,用手機掃了小票上的二維碼,她查到自己購買的蔬菜是來自中南批發市場。
“這個菜聞起來怪怪的,是不是有農藥殘留啊?”區姨放心不下,拿著蔬菜到市場東北角的快檢站檢測。負責人龐女士接過菜品后,快速地裁剪樣品,滴入試驗藥劑,10多分鐘后,檢測機給出結果“合格”,區姨滿意地拿著蔬菜離開市場。
這樣安身于農貿市場的快檢室在全市有400多個。其中禪城68個、南海141個、順德180多個、高明10個、三水20個。
據介紹,這些快檢室,結合廣東省食用農產品安全抽檢狀況,鎖定了“重點”食用農產品,快檢站每天上午在市場內抽檢蔬菜、肉類、水產品外,檢測包括肉類中的瘦肉精、水產品中的孔雀石綠、氯霉素和蔬菜中的殘留農藥等,并在LED公示屏上,實時公布監測結果,及時阻止不合格農產品流向市民餐桌;同時免費接受市民的送檢,讓市民在購買食用農產品時放心、安心。
除了在農貿市場,這些快檢室還出現在飯堂、超市。記者了解到,三水區不僅在20個農貿市場設立快檢室,還在1個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中心、1 個超市配送中心和7個集體食堂配送公司設立了快檢室,將佛山人喜歡的燒臘等食品納入檢測范圍。
快檢室的建立為溯源奠定了基礎,但大數據應用才是快檢溯源的核心要素。為此,佛山食藥監系統大力度推進食品安全信息化工程,踐行“互聯網+食品藥品安全”的行動。
在生產環節,佛山市印發“互聯網+食品藥品安全”行動方案,明確互聯網+行政審批、日常監管、食品藥品追溯、檢驗檢測、應急管理、社會共治、大數據分析等七大方面的內容。應用省局“智慧食藥監”平臺,在全市范圍內監管網格劃分,開展電子追溯系統工作,2016年,全市摸查確定重點品種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達2688家,已加入溯源系統企業達2203家。
在流通環節,依托著省、市、區的數據網絡,市、區、鎮(街道)、市場四級快檢室(車)的檢查數據實時聯網,進入數據管理平臺,各級監管部門可通過平臺對各快檢室上傳的數據實施實時監控,督促監管對象對檢驗結果不合格的食品及時封存下架,也可以對檢測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查找食品安全風險點,有效掌握食品安全狀況,以避免盲目抽檢、隨意抽檢的情況出現。
此外,針對食用農產品沒有批次、紙質票據難保存難查詢的難題,禪城區等地更進一步將支付體系和追溯體系合二為一,消費者完成交易后,追溯信息自動隱含在交易信息中。一旦發生質量安全問題,消費者可根據電子銷售票據追溯到每一名食用農產品經營者,做到問題可查、責任可追。
對于互聯網+的應用,佛山食藥監部門仍處于摸索階段。據了解,各區食藥監部門也正在努力探索新模式。比如,南海區計劃用三年時間建立健全檢測制度,形成在大數據統籌管理檢測信息下的1個區檢測中心、7個鎮街檢測中心、9輛流動檢測車、35個區域檢測點和約136個市場自檢室共同組成的監控網絡。順德區正在推進“電子支付+檢測追溯+食安保險”項目,將檢測數據上傳數據化平臺,同時利用溯源電子稱將快檢結果與交易數量關聯并隨物流流轉到零售市場;消費者購買食用農產品后,能迅速地獲取上游進貨及快檢信息、食品安全保險保障等權益。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海關2024年4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公布。其中“天津海關動植食中心檢驗檢測用儀器設備液閃儀(含氚碳氧化燃燒爐、水中氚電解濃縮設備、大氣氚采樣器)及試劑耗材采購項目”顯示,天津海......
近日,修訂后的《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公布,并將于5月1日起施行。《辦法》的發布實施將有助于進一步推動福建省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化建設、提升福建省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現代......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下達2023年度市場監管行業標準制訂計劃項目的通知國市監辦發〔2024〕17號各有關單位:按照《市場監管行業標準管理辦法》和《市場監管行業標準制定管理實施細則》要求,市場監管總局確定了......
2月20日,上海詩丹德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領到全國首張由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審批頒發的國家標準物質定級證書。2023年,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在調研中發現,許多生物醫藥、食品安全、環境監測領域企業希望在上海就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蒲淳31日在北京說,2023年全系統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703.49萬批次,不合格率2.72%,較上一年下降0.14%。食品安全關系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蒲淳在當日舉行的發......
近日,江蘇省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江蘇省食品安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內容涉及消費者頗為關注的農產品安全,學校、托幼機構等食品安全監管,以及預制菜、臨期折扣食品等食品行業出現的新......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春節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抽檢情況的通告〔2024年第3號〕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春節節日市場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采取現場抽樣和網絡抽樣方式在全國隨機抽取樣品1500批次,檢出14批次樣品......
為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進一步規范食品委托生產行為,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就起草的《食品委托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近年......
近日,山東省濟寧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指南》系列市級地方標準(以下簡稱《指南》),進一步引導規范全市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推進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走深走實。《指南》將食品......
2024年1月5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3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舉辦,會上發布并解讀2023年食品安全與健康十大熱點。2023年12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