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發改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住建部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中西部地區城鎮污水垃圾處理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創新工作機制、加快統籌推進,積極推動建立有利于提高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投資和運營效率的長效機制,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區城鎮污水垃圾處理水平,補齊城鎮污水垃圾處理短板。
具體通知如下:
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中西部地區城鎮污水垃圾處理有關工作的通知
發改環資〔2019〕1227號
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吉林省、黑龍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生態環境廳(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建委、城管局、水務局、綠化市容局、水務廳):
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工作是我國城鎮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也是中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民生工程、生態工程、發展工程,可以發揮改善生態環境和滿足民生急需的雙重效益。近年來,我國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區域不平衡現象仍較為突出,中西部地區城鎮污水垃圾處理水平仍低于東部地區,面臨著建設和運行維護資金短缺、收費機制不完善等問題。為落實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快推進中西部地區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工作,提高設施投資和運營效率,現就有關工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人居環境定位,創新工作機制、加快統籌推進,積極推動建立有利于提高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投資和運營效率的長效機制,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區城鎮污水垃圾處理水平,補齊城鎮污水垃圾處理短板。
二、科學謀劃設施建設
各地要統籌謀劃,針對重點區域和重點薄弱環節,加快補齊短板。落實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要求,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加快推進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和改造,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BOD)濃度低于100mg/L的,要圍繞服務片區管網制定“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并梳理建設和改造項目。做好污泥處理處置工作。鼓勵以城帶鄉擴大生活垃圾收集覆蓋面,推動跨區域共建共享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提前做好垃圾焚燒發電廠選點布局和垃圾焚燒飛灰處理處置等。
各省級住房城鄉建設(城市排水、環衛)、發展改革等部門要組織建立和完善城鎮污水收集處理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清單,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更新,進一步做好與中央財政資金支持銜接。
三、完善多渠道資金投入機制
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各地要統籌利用支持污染防治、城鎮污水管網建設的各項資金,按照相關規定切實加強項目審核和資金監管,避免重復支持。積極規范有序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嚴格重諾履約,細化實化配套措施,充分調動社會資本特別是民營資本投資積極性,積極引導其依法合規參與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投資、建設、運營。加大地方專項債券對符合條件的城鎮污水垃圾處理項目的支持力度。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積極推薦借用外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優惠貸款。
四、鼓勵盤活存量資產
鼓勵政府投資的已建成運行和在建的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制度、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確保處理設施平穩達標運行的前提下,通過轉讓-運營-移交(TOT)、改擴建-運營-移交等多種運作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運營管理,盤活存量資產,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效率。鼓勵城鎮污水處理廠與服務片區管網打包一體化、專業化建設、運行、改造。
五、健全價格收費政策
將生態環境成本納入經濟運行成本,完善污染者付費制度。將污水處理費標準調整至補償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設施運營成本并合理盈利水平。在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分類垃圾和混合垃圾差別化垃圾處理收費政策,提高混合性垃圾收費標準。深入推進城鎮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收費市場化改革,已形成充分競爭的環節,實行協商定價。
六、強化設施運行監管
各地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推進城鎮污水垃圾處理提質增效、確保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長效運行的工作機制。加強工程質量監督,抓好管網建設和改造質量管控。市政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生活污水實現應接盡接,杜絕工業企業通過雨水口、雨水管網違法排污。開展存量垃圾堆放點、不規范填埋場的污染監測和風險管控。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按照“雙隨機、一公開”模式加強定期監督檢查,加大監管頻次,嚴厲打擊污水直排、垃圾傾倒等違法行為。
七、加強工作組織落實
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按照相關規定,統籌利用中央和地方資金,積極支持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財政部門要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工作,加大財政性資金支持力度,完善運營補貼機制。住房城鄉建設(城市排水、環衛)部門要加強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運行督促指導。生態環境部門要加強城鎮污水垃圾處理排放達標監管,強化對工業企業污水亂搭亂接市政管網、超標排放的執法檢查,及時通報相關情況。各地相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作,協調配合,形成有利于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投資建設和穩定運行的工作合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生 態 環 境 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19年7月13日
塑料垃圾處理問題是全球性難題。每年有約6億噸塑料垃圾被棄置到自然環境中,難以降解的塑料造成不斷累積的環境污染危機。華東師范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姜雪峰課題組建立了一種溫和的光降解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指導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工作有序開展,經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同意,近日......
生活垃圾具有產生量大、成分復雜,含有大量有機質,是伴隨著人類生存的最大副產品,也是寶貴的可再生資源。我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的日漸成熟,焚燒處理設施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50%以上,以下是生活垃圾......
疫情暴發期間,城市污水處理和供水工作具有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必須確保污水處理設施、供水設施穩定運行,確保污水處理廠出水穩定達標排放,防止污水處理不當造成二次污染,確保供水水質和水量,保障城市生活生產用......
如果問你,2020年,生態環境改善方面,你每天隨手能做的一件“小事”是什么?答案無疑是垃圾分類。往小里說,這是一種生活習慣的改變;往大里說,隨著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實施......
時值歲末年初,為了及時反映環保產業過往一年的發展動態,預測新一年的發展趨勢,我會組織各分支機構編寫了《2019年環保產業發展評述和2020年展望》,供環保企事業單位、專家和管理者參考。圖片來源于網絡一......
一、生活垃圾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生活垃圾的產量也在不斷增加,生活垃圾概念主要是指危險廢物、建筑垃圾、市政污泥和糞渣以外的城市固體廢棄物,一般是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生物垃圾等。......
城鎮居民人均日生活污水污染物產生量是生活污水處理工程設計的重要參數,也是《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中提出的城鎮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這一行業監管新指標統計計算和污水處理行......
引言我國人口數量眾多,隨著我國國民環保意識的逐漸提升,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生活垃圾是引發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將從我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回收的實際情況入手,針對當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上海環境總工秦峰以“分類體系下的垃圾處理思考”為主題,深入分析了垃圾分類后,并首次全面介紹應對上海垃圾分類的末端處置升級布局,及近年來垃圾組分變化數據。垃圾分類已經成為全民熱議的話題。今年上海率先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