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美國高校逐漸走出疫情大流行的陰霾、逐步恢復常態的第一年。在過去的一年中,美國高校在坎坷中前行,持續不斷地適應著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影響,以及不斷變化的學生需求。一年來,有欣喜也有失望,各種事件不斷,但總體上看高校內外都在努力重拾對高等教育的信心。
我將通過梳理美國高等教育一些重要數據以及這一年中所發生的大事,擇要回顧一下即將過去的2022年。
入學率有升有降
據美國國家學生信息交換研究中心(NSCRC)的最新報告顯示,2022年美國研究生入學人數繼續保持相對強勁的增長勢頭,今年秋季的入學率在去年增長2.7%的基礎上,又增長了2.1%。但今年本科生的入學率比去年下降了2.6%,而且近兩年入學總人數加起來下降了7.8%。
本科生入學人數的下降自然令期望逐步恢復正常的高等教育領導者感到失望,但仔細審視統計數據,人們也發現名校的入學率在增加。
統計數據表明,在四年制大學中,名校的入學率增加了3.1%。眾所周知,名校的入學要求相對更加嚴格,淘汰率也很高。但今年的一個亮點是,越是名校,錄取率越低,學生的申請人數與入學率越高;反之,學生的入學率越低。
以哈佛大學為例。多年來,哈佛的本科生錄取率持續下降,今年尤甚。根據該校的統計,今年共有61220名學生申請,但只有1954名學生最終被錄取,錄取率僅為3.2%。相比之下,去年的申請者為57435名,錄取率為3.4%。事實上,今年是哈佛歷史上錄取率最低的一年。
這一事實告訴高等教育界,把學校辦好是第一要義。中國古人所說“良禽擇木而棲”“鳳棲梧桐”就是這個道理。對于好的學校,學生自然會蜂擁而至。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高等教育質量的追求也會更加強烈,名校效應自然愈發明顯。
標準化考試或取消或恢復
在美國,標準化考試主要是指SAT(學術能力評估考試)和AC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是過去高中生申請大學的入門考試。在疫情大流行期間,由于無法開展線下的課堂測試,加之人們對于標準化有著眾說紛紜的認識與見解,導致很多高校都不再對申請者提出這方面的要求。更有許多高校(特別是加州大學系統)直接廢除了將傳統的標準化考試作為錄取標準的規定。
2020年5月,加州大學宣布經該校董事會一致投票決定,不再要求將ACT和SAT作為入學申請的一部分。換句話說,如果學生申請的是加州大學系統的學校,則無須再提交ACT或SAT成績。根據董事會的說法,他們作此決定是希望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公平的錄取環境。他們認為,擺脫當前標準化的測試模式,將使學生的申請得到更加公平的評估。
目前,美國已有1700多所高校在申請2023年秋季入學時,不再要求學生提交SAT和ACT成績。
然而,與此同時,包括麻省理工學院(MIT)和喬治城大學等在內的一些大學,卻在今年開始重新要求申請者提交標準化考試成績。在它們看來,標準化考試是一個更公平的標準,特別是對于那些資源貧乏的高中學生而言,考得好就有可能上一所好大學。
2020年,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麻省理工學院招生辦主任施密爾曾宣布該校不再要求SAT成績,但最近施密爾宣布恢復SAT與ACT作為MIT的入學要求。其背后的原因是,標準化考試可以使錄取政策更加公平和透明,如有缺失,則有可能造成教育不平等,也難以預測學生在MIT能否獲得成功。
是否采用標準化考試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一個焦點,而且不論是倡導取消者還是采納者,或者如今要恢復者,都認為自己的主張更加追求平等。孰是孰非,難有定論,但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盡可能為所有學生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良好機遇。
哪些專業與技能更受歡迎
從今年的統計情況看,美國學生的專業選擇有一些變化。由于美國高校是到大二后才開始選擇專業,因此,統計中包含了2021年及以前入學的學生情況。
統計表明,下列專業的受歡迎程度在持續增加。
商科、醫療保健和文科仍然是四年制和兩年制大學生最常選的本科專業。
計算機科學和心理學這兩個專業在四年制大學中都出現了同比入學率最大增幅(分別為3%和4.8%)。而在兩年制高校中,心理學和法律專業則是僅有的兩個增長的專業領域(分別增長0.8%和4.8%)。
在研究生教育中,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及各種支持服務類型的學位課程(如銀行與金融行業支持服務專業、牙醫支持服務專業、學生支持服務專業等)的入學人數在2021年秋季增加了近20%。
在調查中,人們也對高校該提供怎樣的教育,以及哪些技能更為重要作出了回應。
62%的成年人認為,高等教育機構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教育”非常重要,只有這種教育才能為他們長期的職業成功做好準備。
人們普遍認為,在職場取得成功最為重要的技能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68%);第二位是有效的溝通能力,例如寫作和口語技巧(64%);還有40%的學生表示,擁有更靈活的學習選擇非常重要。也有超過一半的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52%)表示,他們會大力支持致力于促進種族平等的高校。
眾多大學“換帥”
今年美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現象就是許多大學校長宣布卸任。僅今年一年,美國就有數十所高校進入校長換屆期,大量現任校長因為各種原因選擇離開校長職位。
4月14日,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博林格爾宣布,他將在2022—2023 學年結束時,卸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之職。從2002年上任到明年卸任,在任21年的他,成為了現在美國八所“常青藤盟校”中任職時間最長的大學校長。
6月8日,哈佛大學現任校長巴科宣布,他將于2022—2023學年期末卸任校長之職。隨后,哈佛進入遴選新校長的階段。
就在不久前的12月15日,哈佛大學董事局宣布,任命該校現任文理學院院長克勞丁·蓋伊為第30任校長。蓋伊是海地裔美國人,是哈佛歷史上第一位有色人種校長,也是第二位女性校長。她將于2023年7月1日走馬上任。
據統計,美國現在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大學校長是有色人種。大學校長中的女性比例也只有30%,其中大多數是白人。因此,蓋伊當選為哈佛這樣一所歷史悠久而復雜多元的高校校長,自然具有了標桿意義,應該會為其他高校樹立榜樣。
霍華德大學校長弗雷德里克在任職近10年后,于今年4月對外宣布希望在2024年6月退休。波士頓大學9月宣布,該校校長布朗將在任職17年后退休。
另外,麻省理工學院、塔夫茨大學、紐約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俄亥俄大學、鮑登學院、哈維·穆德學院、史密斯學院和圣奧拉夫學院也都在今年遴選校長。在今年9月前,達特茅斯學院、西北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剛剛結束了新校長的遴選工作。
美國最大的獵頭公司之一艾薩克與米勒公司的創始人約翰·艾薩克森從事該行業已有25年。他說從未見過如此大規模的大學校長卸任,不知道該如何描述它,但他認為這是一個突發事件。也有人將如此多的校長離職的原因部分歸咎于疫情大流行——某些原本在兩三年前打算退休或辭職的大學校長,因為疫情的緣故留了下來,以保證其所在高校能安然度過疫情大流行的最嚴重時期。現在疫情基本已經過去,到了他們要休假的時候了。而其他一些原計劃再任職幾年的新校長,在與疫情大流行打了幾年交道后,正在加速離任的時間,因為他們普遍感到精疲力竭。
大學校長作為一所大學的掌舵人,對于高校未來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今年大規模的校長更迭必將對美國未來的高等教育產生一定影響。
基金捐資助力高校轉型
今年9月,蓋茨基金會宣布將在5年內斥資1億美元,通過美國州立學院和大學協會、美洲印第安人高等教育聯盟等六個中介組織,致力于幫助大學轉型,解決入學率下降、工人的再教育需求增加,以及公眾對高等教育的信心下降等問題。
蓋茨基金會希望通過此次捐贈,徹底改革大學的商業運作模式、結構和文化,并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其成果可以通過高校的畢業率和從社區大學成功轉學到四年制大學等指標進行衡量。此外,該基金會還希望努力幫助高校解決教育公平等問題。
美國的慈善事業對于高等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蓋茨基金會的此次投入雖然不算太大,但由于涉及面廣,應該會對高校產生一定的影響。
對于過去的一年,美國學界普遍認為,疫情大流行改變了傳統大學的面貌,但高學位的價值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人們同樣認為高等教育可以為學生的生活和未來增加價值,進而對高校賦予了更高的期望。
12月3日,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主辦、山西省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承辦的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第七期教育人員培訓班在山西省科技館舉辦。培訓班聚焦科普場館科學教育質量提高,科技教師科學教育專業化水平提升......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數字鄉村建設。智能農機等智慧農業建設快速起步,農村電商等鄉村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互聯網+教育”等數字惠民服務扎實推進……數字鄉村發展給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
俄羅斯總統普京5日宣布,“海燕”核動力戰略巡航導彈成功進行試驗,其研制工作接近完成。“海燕”核巡航導彈的組裝廠房普京宣布俄成功試射“海燕”據俄新社6日報道,俄總統普京5日在“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第二......
據報道,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一場破壞性超過大蕭條的經濟崩盤可能即將在2024年降臨美國。白宮和國會如果不盡快削減政府支出,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報道稱,目前美國經濟已是如履薄冰,很快就會陷入另一場大規模......
商務部網站截圖有記者問:美東時間2023年10月6日,美國商務部以涉俄為由,宣布將部分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答:中方注意到有關情況。美方在短時間內,再次以所謂涉俄為由......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20日稱,從25日起,美國家庭能夠再次通過政府網站申請免費的新冠檢測試劑盒,并表示這些檢測試劑盒可以檢測目前流行的新冠變種,將一直使用到2023年底。報道稱,美國衛生......
9月19日,由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主辦的2023“科學思想匯”科學嘉年華研討活動在全國科普日主會場北京首鋼園舉行。本次研討活動是“科學思想匯”年度重點活動,主題為“如何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
最近,一些美國議員再次呼吁終止對華為公司的技術出口,這一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并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激烈的爭議。作為全球領先的電信設備制造商和5G技術創新者,華為長期以來一直受到美國政府的質疑和限制。美國政......
美國時間2023年8月28日,第三屆美國華人質譜學會(CASMS)會議在線上召開。作為該領域的獨具影響力的盛會,CASMS為與會者提供了一個共享最新科研成果、交流思想和展示創新技術的平臺,并得到了來自......
據韓聯社報道,美國國務院當地時間24日在回答韓聯社記者關于日本核污染水排放立場的提問時,再次確認美政府支持日本排海的立場,稱對日本這個計劃感到“滿意”。報道稱,美國務院發言人當天回答韓國記者提問時聲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