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固體所納米中心研究人員與安徽大學合作,在二維石墨烯基復合薄膜和三維石墨烯基復合物的制備及性能研究上取得了新進展:利用一種新興的方法——噴墨印刷法成功制備了石墨烯和多金屬氧酸鹽的復合薄膜,并發現復合薄膜可用作生物傳感器;利用水熱的方法制備了三維結構的還原石墨烯/α-Fe2O3復合水凝膠,首次發現三維結構的石墨烯基復合材料有著優異的微波吸收性能。
石墨烯(單原子層石墨)自從2004年發現以來,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并被用在場效應晶體管、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氣體傳感器和化學傳感器等領域。二維石墨烯基復合薄膜、三維結構石墨烯和三維結構石墨烯基復合物是構筑石墨烯微觀材料進行宏觀應用的一個有效途徑。噴墨印刷法是一種新興的方法,它將納米材料制成一種分散均勻的可溶性溶液,代替噴墨印刷的墨水,利用商用的噴墨打印機噴墨到各種基底上形成薄膜。氧化石墨烯水溶性非常好,完全可以作為噴墨印刷的墨水。研究人員采用商用的epsonR230打印機,以氧化石墨烯和多金屬氧酸鹽為墨水,交替噴墨到各種基底上(硅、石英玻璃、ITO玻璃、云母片等),形成氧化石墨烯/多金屬氧酸鹽(GO/PTA)n復合薄膜。之后,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利用多金屬氧酸鹽的還原性將氧化石墨烯原位還原,從而獲得了還原的氧化石墨烯/多金屬氧酸鹽(rGO/PTA)n復合薄膜。
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此復合薄膜對多巴胺有著非常良好的電催化氧化特性,可作為潛在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會的期刊《物理化學化學物理》上(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2012, 14, 12757–12763)。并且,文章還得到了當時編輯的高度評價,并以“Graphene printer helps fight Parkinson’s disease”為題在《化學世界》(Chemistry world)上進行報道。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石墨烯在還原過程中,由于非常強的π-π作用力,可以將其組裝成三維結構的水凝膠。于是,研究人員以共沉淀法制備的 Fe3O4和氧化的石墨烯溶液為前驅體,通過水熱的方法成功的制備了三維結構的還原石墨烯/α-Fe2O3復合水凝膠。研究結果表明,復合水凝膠具有三維網絡狀的孔洞結構,尺寸為50-100納米的α-Fe2O3納米粒子均勻的分布在石墨烯片層上。鑒于三維結構的石墨烯基復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還未見報道,研究人員又詳細研究了此復合水凝膠的微波吸收性能(如圖2所示)。相對于純的石墨烯水凝膠來說,復合水凝膠不但具有較低的反射損耗,還具有較寬的吸收頻帶。在頻率為7.12千兆赫茲時,復合水凝膠達到最低反射損耗-33.5 dB;在厚度僅為3毫米時達到最寬的低于-10 dB(90%的電磁波被吸收)的吸收帶寬-6.4千兆赫茲(從10.8到17.2千兆赫茲)。其優異的吸收性能可能是由于阻抗匹配的原因。純的石墨烯水凝膠具有較高的介電常數,太高的介電常數對阻抗匹配是有害的,它會導致很多電磁波被反射而沒有被吸收。而α-Fe2O3是一種半導體材料,它與石墨烯復合時必將影響石墨烯的導電率,從而降低介電常數,達到阻抗匹配的效果。此外,三維孔洞結構對微波的吸收也起到重要的作用。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核心期刊《材料化學A》上(J. Mater. Chem. A, 2013, 1, 8547)。
來自芬蘭綜合方法開發與驗證中心(FHAIVEFHAIVE)和坦佩雷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與納米粒子暴露有關的新型反應機制,這種機制在不同的物種中是共享的。博士研究員GiusydelGiudice博士......
二十年來,物理學家一直試圖直接操縱石墨烯等二維材料中的電子自旋。這樣做可以在蓬勃發展的二維電子學世界中帶來關鍵性的進展,在這個領域中,超快、小型和靈活的電子設備會根據量子力學進行計算。研究人員發現了一......
直播時間:2023年5月12日(周五)20:00-21:30直播平臺:科學網APP(科學網微博直播間鏈接)科學網微博科學網視頻號北京時間2023年5月12日晚八點,iCANXTalks第143期,本期......
據發表在最新一期《先進材料》雜志上的論文,美國西北大學和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出由石墨烯制成的迄今最薄的心臟植入物。這種新的石墨烯植入物在外觀上類似于一次性文身貼,厚度不及一根發絲,......
據發表在最新一期《先進材料》雜志上的論文,美國西北大學和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出由石墨烯制成的迄今最薄的心臟植入物。這種新的石墨烯植入物在外觀上類似于一次性文身貼,厚度不及一根發絲,......
戴上專門的電子頭帶,用人的意念控制機器人,這聽起來似乎只是科幻小說中存在的情節。但現在,發表在美國化學會《ACS應用納米材料》上的研究向實現這一目標邁出了一步。通過設計一種不依賴于黏性導電凝膠的特殊3......
3年前,一篇橫空出世的研究論文,狠狠地攪動了石墨烯電催化性能研究的一池春水。那篇論文的題目是《將任何廢物放入石墨烯都會增加它的電催化性能嗎?》。這篇發表在ACSNano(妥妥的一區)的論文,認認真真地......
從清華大學獲悉,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教授任天令團隊第一次將被稱為“黑金”的石墨烯轉換成具有“收發一體”的可穿戴智能人工喉設備,幫助語言障礙者重獲新“聲”。該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機器智能》上。在......
英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石墨烯表面擁有奇特的納米波紋,這使其能以比同等質量的現有最佳催化劑高100倍的效率分解氫氣,有望實現更高性能的氫燃料電池,并提高很多工業過程的效率。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
據最新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領銜團隊發現的新證據顯示,當石墨烯偏轉到某個精確角度時,可成為超導體,傳輸電能而不損失能量。量子幾何在這種偏轉石墨烯成為超導體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