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2-17 23:00 原文鏈接: 固體所探索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新途徑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的迅速增長期,伴隨著經濟活動的過程,環境污染也在同步增長,如大量化工企業的排污和農藥化肥的施用等,使得各地相繼出現了嚴重的污染事件,土壤污染問題在日益顯現,土壤污染面積在逐年增加。而一般的環境污染,不管是空氣中的鉛、汞,還是污水里的鎘、砷,在逐漸沉淀之后,最后都會造成土壤污染。然而,科技工作者迄今還沒有找到一種既經濟、有效,又適合大規模土壤(場地)治理的修復模式,大多還處于實驗室探索階段。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所納米材料研究室的科研人員最近研發出一系列兼具納米尺度材料強吸附性、高比表面積和高活性以及微米尺度材料抗團聚、易分離和可穩定循環利用等特性的新型微/納結構材料,為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滲透墻反應修復等技術提供了新型吸附劑和投料。

      這種微/納結構材料是通過納米尺度單元(如納米管、納米片及納米顆粒等)按照一定的規律組裝成的微米尺度結構材料,既保持了納米材料高比表面積與強的吸附特性的優點,又克服了納米材料在使用時結構不穩、易團聚的不足。科研人員通過以下方法獲得了不同的微/納結構材料:

      一是基于結構誘導劑的水熱法,獲得系列新型微/納結構材料。如:采用乙二胺導向劑合成了蜂巢紡錘狀的ZnO微/納結構材料(Adv. Funct. Mater. 2008, 18, 1047-1056),采用乙二醇誘導劑合成了多孔ZnO片狀微/納結構材料(J. Mater. Chem., 2010, 20, 8582-8590)等。

      二是基于模板-侵蝕策略,合成了系列微/納結構空心球。如:硅酸鎳微/納結構空心球,在酸溶液處理的情況下可得到多孔氧化硅空心球,在還原性氣氛下可得到鎳與氧化硅復合的微/納結構空心球的普適方法(Langmuir, 2010, 26(18), 14830-14834)。相關的系列成果如硅酸銅和硅酸鎂等發表在《化學通訊》、《歐洲化學》、《納米科學與技術》及《納米技術》等雜志上,并申請了相關的國家發明專利。

      類似地,以金屬/金屬氧化物芯殼結構微球為模板進行弱酸侵蝕,可獲得氧化物空心球。如:Zn/ZnO芯殼結構微球,在弱酸(如酒石酸)的選擇性侵蝕下,可得到ZnO空心球;在含有金屬離子的弱酸侵蝕下,可得到組裝有金屬納米顆粒的ZnO空心球;在含有兩種金屬離子的弱酸刻蝕情況下,可得到組裝有兩種金屬納米顆粒的ZnO空心球,相關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ACS Nano雜志上(ACS Nano, 2008, 2 (8), 1661-1670)。

      三是提出基于有機功能團/金屬之間的弱絡合作用的新型復合纖維的設計思路,利用電紡技術,獲得了系列有機/無機復合微/納結構多孔纖維,相關結果發表在英國化學會《材料化學雜志》上(J. Mater. Chem., DOI: 10.1039 /C0JM02334E)。

      上述各種微/納結構材料適合工程化合成,條件溫和、簡單、可控,適宜在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中作為反應滲透墻及包施技術很好的吸附劑材料,這些研究結果為下一步針對土壤中持久性污染物的治理工作奠定了材料基礎。

    微納結構多孔Fe2O3球對羅單明6G(R6G)在可見光條件下的光降解行為

    電紡技術合成的復合微納結構PANFe(II)多孔纖維對Cr離子的去除情況

    相關文章

    新發現!納米顆粒在人體內壽命與其彈性相關

    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副教授陽麗華課題組的研究揭示了納米顆粒的彈性如何影響其進入體內血液循環后的壽命,以及如何通過調控其蛋白冠從而實現這種影響。......

    研究揭示納米顆粒彈性影響血液循環壽命的機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副教授陽麗華課題組,揭示了納米顆粒的彈性影響其血液循環壽命的機制,并表明納米顆粒的彈性作為一個易于調節的參數,未來有望用于合理利用蛋白冠。研究成果日前發表......

    上海硅酸鹽所:新型納米材料“解聚”腫瘤

    近年來,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有所上升,且多數發現時即為中晚期。與之相對,結直腸癌的治療尤其是低位結直腸癌的治療目前仍面臨巨大挑戰:人工結直腸造口給患者帶來沉重身體及心理負擔,放化療治療會導致骨髓抑制等......

    Nature子刊:陽麗華課題組在蛋白冠研究新進展

    7月16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陽麗華課題組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NanoparticleElasti......

    JEM:揭示趨化因子可與DNA形成納米顆粒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威爾康奈爾醫學院和紐約特種外科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將免疫細胞引向感染部位的小分子蛋白---稱為趨化因子(chemokine)---也能與DNA一起形成DNA結合的納米顆粒,從而誘發......

    Science子刊:能幫助抵御人類實體瘤的新型納米顆粒療法

    腫瘤對免疫破壞的逃逸與腫瘤微環境中免疫抑制性腺苷酸的產生有關,抗癌療法或能誘導腫瘤細胞釋放三磷酸腺苷(ATP),從而促進外切核苷酸酶(ectonucleotidases)CD39和CD73迅速形成腺苷......

    河南省進一步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控工作方案(征求意見)

    為有效防控涉重金屬環境風險,確保河南省重金屬污染物減排目標和防控任務的實現,保護生態環境安全,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控攻堅戰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控的意......

    腦膠質瘤醫工交叉治療研究獲新進展

    腦膠質瘤醫工交叉治療研究山東大學供圖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外科教授李剛團隊與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劉宏團隊在腦膠質瘤醫工交叉治療領域取得新進展,該研究通過構建基于工程化外泌體負載磁性納米顆粒的......

    環境中的土壤污染及檢測手段研究

    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受到國內外普遍關注。本文擬對環境污染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檢測技術的分析,為我國的環境檢測技術發展提供借鑒,從檢測做起,積極落實環境保護工作。1土壤的相關污染類型概述土壤環境的污染源......

    污染農田土壤中原位鎘固定化策略及其評價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生態中心李志安團隊在重金屬污染農田土壤中原位鎘(Cd)固定化策略及其評價研究中取得進展。原位鈍化修復技術是當前較受推崇的治理方法,通過施加土壤鈍化劑原位穩定重金屬而減少作物吸......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