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啟博士做學術報告 3月14日下午,杭州環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李春啟博士受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張穎君研究員邀請來所做了題為“斑馬魚藥物高效篩選與發現技術平臺”的學術報告。 報告從三個方面展開:斑馬魚作為一種新穎的脊椎類模式動物進入新藥篩選、新藥研發領域的背景;該公司斑馬魚新藥篩選平臺的特點和技術優勢;斑馬魚模型在藥物安全性評價、毒理學研究、有效性研究、代謝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功案例。報告首先將斑馬魚藥物篩選平臺與傳統的動物模型相比,其具有可靠、快速、高效、低廉且省時、省力、省錢的優點,能夠縮短新藥研發周期、降低新藥研發成本、早期鑒別新藥的毒性、提高新藥研發成功率。在平臺介紹章節,詳述了斑馬魚模型在臨床前毒理學、安全藥理學、疾病模型(藥效學)、化合物庫篩選、老藥新用、藥物新特性篩選、藥物靶點鑒別與驗證等方面的應用等。針對國家重點實驗室天然藥物研發的......閱讀全文
案例分享:走在臨床前的全方位細胞毒性檢測行動在體外快速的、高效的、可靠的早期預測毒性對藥物研發、減少藥物臨床試驗風險至關重要。為了提高新藥早期毒性的科學預測性,將過去的臨床前和臨床安全性評價的藥物毒理學早期研究模式轉變為在新藥發現階段即對新化學實體(NCEs)進行毒理學與藥理學、藥效學、藥動學相結合
2018年3月12日,廣州——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宣布由安捷倫科技、廣州醫大新藥創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醫新藥”)共同建設的“廣州醫大新藥創制有限公司-安捷倫科技生物等效性分析共建實驗室”正式揭牌。雙方將在基于質譜技術的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簡稱“BE”)分
由實驗室自動化與篩選協會(SLAS)主辦的“SLAS2012亞洲會展”將于2012年6月19至21日在上海金茂君悅大酒店舉行,大會將圍繞實驗技術創新推動藥物及生命科學研究為主題展開。本屆大會預計吸引約350名參會者及50家參展企業出席,致力于匯集行業從業人士,包括但
羅氏對中國研發中心的定位是能進行完整的藥品開發。從早期創新的探索設計,到高效率的后期臨床開發,直至保證完成產品上市的注冊申請。 如今,跨國藥企的戰略考量是在中國市場的生產、銷售斬獲日豐后,如何“更進一步”。過去10年,他們的共同選擇是把制藥業產業鏈的前端——研發,轉移到中國。 這種選
神農嘗百草為治病救人,藥物研發為尋找安全、有效、優質、穩定的新藥為人類健康服務。發展幾千年,“病”和“藥”一直在不停的進行競賽。 臨床前研究挑戰巨大 各大新藥研發機構面臨的問題,包括新藥的臨床療效、時間成本的風險和收益問題。在現代藥物研發中,從臨床前研究到臨床研究,再到最后的CFDA/FDA
神農嘗百草為治病救人,藥物研發為尋找安全、有效、優質、穩定的新藥為人類健康服務。發展幾千年,“病”和“藥”一直在不停的進行競賽。 各大新藥研發機構面臨的問題,包括新藥的臨床療效、時間成本的風險和收益問題。在現代藥物研發中,從臨床前研究到臨床研究,再到最后的CFDA/FDA審批,時間漫長、花費巨
報告要點:全球CRO市場快速增長: 2014 年全球 CRO市場規模達 270億美元,預計 2017 年達 320億美元,2020 年達 590億美元。2014-2020年,CRO全球市場快速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 13.91%。研發投入、創新藥、政策驅動,中國CRO市場空間巨大:中國CRO市場于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1月19日,第六屆北京地區藥物代謝與藥代動力學學術論壇在首都醫科大學舉行,論壇由SCIEX公司獨家贊助,來自政府機構、高校、科研院所、醫院及醫藥企業的專家學者150余人參加了此次論壇。第六屆北京地區藥物代謝與藥代動力學學術論壇現場 會議由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
2019年11月15日美國FDA通過加速審批通道批準了百濟神州BTK抑制劑Brukinsa(通用名:澤布替尼),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項療法的套細胞淋巴瘤患者。這一消息令國內創新藥研發行業為之振奮!至此,中國本土研發的原創新藥獲得國際認可,實現了零的突破,中國正式步入創新藥時代! ▼
預測細胞毒性新方法——多種藥物研發早期預測細胞毒性的解決方案在體外快速的、高效的、可靠的早期預測毒性對藥物研發、減少藥物臨床試驗風險至關重要。利用現代生命科學的新進展,建立和應用新藥臨床前安全性評價和毒理學機制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模型成為當今國際新藥研發的新趨勢。高內涵篩選(HCS)系統可以說是
微流控芯片技術(Microfluidics)也被稱為芯片實驗室(Lab-On-a-Chip, LOC),涉及物理、化學、醫學、流體、電子、材料、機械等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通過微通道、反應室和其他某些功能部件,對流體進行精準操控,對生物、化學、醫學分析過程的樣品制備、反應、分離、檢測等基本操作單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微流控芯片研究組(1807組)秦建華研究團隊利用器官芯片技術成功構建了一種動態三維高通量血腦屏障模型,并用于腫瘤腦轉移和藥效評價研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DOI: 10.1038/srep36670)上。 血腦
3 生物芯片在毒理學研究中的應用 對藥物進行毒性評價,是藥物篩選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現在毒理學家多采用鼠為模型通過動物實驗來確定藥物的潛在毒性。這些方法需要使用大劑量的藥物,花上幾年時間,花費巨大。 DNA芯片技術可將藥物毒性與基因表達特征聯系起來,通過基因表達分析便可確定藥物毒性,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0年10月15日,美迪西-飛諾美手性拆分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美迪西上海南匯凱龍商務園區舉辦。美迪西化學部和生物部高級副總裁任峰博士和艾杰爾-飛諾美總經理施揚先生共同簽署合作協議,為美迪西-飛諾美手性拆分聯合實驗室揭牌。在本次活動上,分析測試百科網采訪到美迪西化學部和生物部
新藥研發受累于不斷下滑的成功率和停滯的產品線,大數據或將成為突破這一瓶頸的關鍵因素。 革命性地顛覆了營銷等行業之后,大數據又將其觸角延伸到新藥研發領域。 在近日召開的2015中國(北京)跨國技術轉移大會“大數據藥物創新專題論壇”上,有專家指出,新藥研發受累于不斷下滑的成功率和停滯的產品線,大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0年10月15日,美迪西-飛諾美手性拆分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美迪西上海南匯凱龍商務園區舉辦。美迪西創始人兼CEO陳春麟博士、美迪西化學部和生物部高級副總裁任峰博士、美迪西化學部副總裁馬興泉博士、艾杰爾-飛諾美總經理施揚、艾杰爾-飛諾美中國區銷售總監蘭俊等出席了本次揭幕儀式
新藥研發受累于不斷下滑的成功率和停滯的產品線,大數據或將成為突破這一瓶頸的關鍵因素。 革命性地顛覆了營銷等行業之后,大數據又將其觸角延伸到新藥研發領域。 在近日召開的2015中國(北京)跨國技術轉移大會“大數據藥物創新專題論壇”上,有專家指出,新藥研發受累于不斷下滑的成功率和停滯的產品線,大
2018年一對雙胞胎嬰兒的CCR5基因敲除的事件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拋開這次事件而言,作為一項生物研究技術,基因敲除在藥物研發領域應用也很廣泛,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它在藥物作用靶點篩選上的作用吧! 通過藥物作用的靶點來設計開發創新藥物是目前創新藥制劑開發的一條重要線索,每年都會有作用于新靶
2018年一對雙胞胎嬰兒的CCR5基因敲除的事件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拋開這次事件而言,作為一項生物研究技術,基因敲除在藥物研發領域應用也很廣泛,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它在藥物作用靶點篩選上的作用吧! 通過藥物作用的靶點來設計開發創新藥物是目前創新藥制劑開發的一條重要線索,每年都會有作用于新靶
關于舉辦“2021藥物非臨床安全評價關鍵技術專題培訓班”的通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11日,由中國藥理學會藥物代謝專業委員會主辦,軍事醫學科學院、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山東省科學院、山東省分析測試協會聯合承辦的第十一屆全國藥物和化學異物代謝學術會議在濟南召開。 會議主要圍繞藥物代謝、中藥代謝與動力
蔣華良(左)與胡應祥 蔣華良的簡歷上,寫著中國科學院院士、民盟中央常委、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所長、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863”計劃、“973”計劃專家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專家組組長等一系列頭銜,他在國際期刊上以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近200篇,授權專利數十項,4項技術實現成果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6月6日,生物技術藥物臨床研究關鍵技術研討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此次研討會由中國藥學會藥物臨床評價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軍事醫學研究院承辦。本次研討會聚焦生物技術藥物與臨床研究關鍵技術,旨在凝練亟需解決的問題,達成行業共識,促成生物藥研發聯合協作平臺,推進行業發展。會議共有
中醫院內制劑走向市場的路徑,因其管理機制、醫藥企業積極性不足等問題,一直步履維艱。 2015年12月的一個早上,住在北京市五棵松附近的張奇(化名)就坐上了開往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以下簡稱廣安門醫院)方向的公交車,他要去購買廣安門醫院自制的玉紅膏。 張奇并非病人,而是做北京各大醫院院內制
過去100年發生的多起事件讓世人密切關注未來發生傳染病大流行的風險。2018年是1918年流感流行的100周年,估計有數千萬人死于100年前那次流感。現在擁有比一個世紀前更好的干預措施,季節性流感疫苗,但不一定完全有效預防。每年需要接種或選擇接種的人所占比例較小。世界上還有抗生素可以幫助治療細菌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計算機已經無所不能了。飛機、橋梁、甚至心臟支架的設計都可以通過特定的計算機模型生成。當然覺不僅僅是外觀設計這些皮毛,還包括它們在不同模擬環境下一些使用情況。近年來,科學家們開始使用相同的方法設計新藥。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計算機在前導化學物的識別,臨床試驗
MALDI質譜檢測技術加速藥物研發進程尋找具有良好治療應用前景的新候選藥物方法Rohan Thakur, Ph.D. *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質譜(MALDI-MS)已經在許多應用中證明了其有效性和穩定性。最近MALDI-MS方面的創新促進了兩種檢測方案的發展,這兩種方法可以用于
布魯克·道爾頓執行副總裁 Rohan Thakur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質譜(MALDI-MS)已經在許多應用中證明了其有效性和穩定性。最近MALDI-MS方面的創新促進了兩種檢測方案的發展,這兩種方法可以用于加速臨床前藥物的發現:一種用于超高通量篩選程序(uHTS),另一種用于
黃牛個子很高。當初被戲稱“拉高北生所平均身高”的他,如今也成為北生所的一顆學術新星,在計算化學和生物學的交叉領域獨樹一幟。 “傳統的創新藥物研發是通過對大量化合物進行實驗篩選,找到有活性的藥物先導化合物。計算化學手段則是基于物理學原理來‘虛擬篩選’出能夠結構和性質上匹配藥物靶標的小分子藥物
“重磅炸彈”藥物能夠暢銷的首要條件針對某一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且副作用小,能夠得到處方醫生和患者的認可,是治療某一疾病的標準治療藥物。 如你所知,越來越多的疾病在等待著“新藥”的拯救,這不僅僅是數量上的增加,還意味著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質量和更低的花費。然而,根據美國制藥工業研究協會(Ph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