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河北省環保廳污防處干部倪小茗在內,在2013年之前,石家莊人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生活的城市空氣質量有那么糟糕。2012年,按照原有的空氣污染指數標準(API)評價,322天的優良天數,足以讓他們在首都人民面前驕傲。然而,進入新一年,在全國74個以新的空氣環境質量標準評價的城市里,石家莊 1月和3月排名全國倒數第二,2月和4月倒數第一,而且,截至5月29日,優良天數僅有12天,占比僅8.1%。
和石家莊成為難兄難弟的河北城市還有不少,邢臺、唐山、保定、衡水、邯鄲、廊坊,這幾個城市在一季度一起位居最重污染城市前十名,讓整個河北深受震動。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河北又將如何應對?不久前,記者跟隨中華環保世紀行采訪組到河北做了一番調研。
污染最重原因何在
擴散不利、排放量巨大、管理粗放
“看,污染城市都分布在太行山東麓,的確與地理位置擴散條件有關系。比如石家莊西高東低,呈‘避風港’式地形。”河北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點開地圖,向記者解釋。然而,比自然因素更重要的,還是巨大的污染排放量。
產業結構偏重,鋼鐵、建材、石化、電力等“兩高”行業集中,其中,鋼鐵粗鋼產量超全國總量的1/4;能源結構不盡合理,能源消費居全國第二位,單位GDP能耗比全國水平高近60%。以石家莊為例,23家熱電聯產企業,加上7座冬季供熱站年耗煤高達2390萬噸,超過了北京全年的煤耗總量。
這樣的產業與能源結構,給了環境巨大的壓力。河北目前的大氣污染還是以煤煙型、顆粒物為主要特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巨大。其中,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量居全國第一位,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國第二位。
大氣污染來源無外乎幾種,燃煤、機動車和揚塵。在河北,雖然大氣污染還沒有呈現明顯的復合型特征,但是機動車尾氣污染也日益突出。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殷廣平告訴記者,目前,河北省機動車保有量已達1500多萬輛,而且大部分都是黃標車。雖然每年淘汰黃標車的完成任務量都在超額,但是絕對量還是非常大。
大片裸露的土壤,重型卡車經過,一片塵土飛揚,讓人不得不掩面而逃,而旁側的建筑垃圾山上已經長出野草。記者被安排參觀英利公司宿舍樓項目的節能設施,卻意外地發現了這樣的一幕,工地管理之粗放可見一斑。按照石家莊環保局提供的數據,2012年,市區大氣降塵量月平均值高達16.91噸/平方公里。截至5月29日的149天中,95天首要污染物為PM10,也印證了揚塵污染的嚴重。
污染排放巨大、地理條件不利于擴散、對大氣污染物管理還沒到位,可以說是河北幾大污染城市的通病,重污染扎堆也并不奇怪了。
如何摘掉大氣污染“黑帽”
減燃煤、調結構、促減排、強執法
排名墊底城市頗多,讓河北十分尷尬,而毗鄰北京的地緣,也讓河北遭受不少指責。保定市長馬譽峰見到記者就主動提及保定污染對北京的影響,坦言距離北京180公里,首都的外來污染保定“功不可沒”。其實,在黑榜之外,河北的城市張家口和承德,在榜單上都有著不錯的排名,在首都上風上水的它們,為保首都環境質量而做出了努力。
“無論是面對河北群眾的期待,還是從服務首都環境治理的需要,大氣污染防治既緊迫又長期。”河北省政府副秘書長楊國占坦言,環境治理攻堅戰已經成為本屆政府四大攻堅戰之一,成為最重頭的工作。
楊國占介紹,按照河北的思路,今后要突出抓好四方面的重點工作。大力削減燃煤總量首當其沖。主要是以鋼鐵、電力和城市燃煤為重點,大幅度壓減鋼鐵產能,關停小火電機組,對30萬千瓦級以上機組進行節能改造,推進城市氣化工程,實現煤炭消費負增長。
其次是加強污染物協同控制。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細顆粒物以及揮發性有機物為重點,加快推進污染減排項目建設,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等等。
第三,加快優化產業結構。這一措施包括了淘汰落后產能,著力化解過剩產能;嚴控“兩高”行業新增產能等。
加強監管執法也成為措施之一,即進一步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努力營造大氣污染防治的強大聲勢。
省里思路明確,各地市也都拿出了相應的方案。石家莊市就將這些措施細化為十大工程,希望以綜合手段讓城市空氣質量早日向好。比如在企業污染綜合治理方面,包含了幾個重點行業的污染治理以及市區企業的搬遷計劃。未來5年,將有17家重點污染企業完成搬遷改造,今年就將啟動11家污染企業的搬遷。
在河北調研,其實已經可以看到這些措施的施行。在石家莊,工人們正在忙著拆除市區剩余的155臺分散燃煤鍋爐,這一任務完成之后,將削減燃煤 24.5萬噸。在保定的盛和家園小區,業主盧先生告訴記者,去年底,為了削減分散的小鍋爐供暖,他原來居住的老舊小區的鍋爐已經被炸掉。再看看保定路面上行駛的公交車,幾乎全部換成了LNG汽車。
喚回藍天難在哪兒
產業結構不可能一蹴而就
知易行難。大氣污染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治理的難度本身就很大,對經濟尚不發達的河北,更是如此。治理思路措施的每一條,實現起來都不容易。
比如壓減煤耗。數據表明,石家莊的煤炭消耗總量從2000年的1500萬噸猛增至2012年的6100萬噸,而且每年正常增長量在200萬噸到400萬噸。能源消耗本身就存在增長慣性,對于正在急盼發展的河北,壓煤的結果很有可能導致經濟增速放緩。
“河北的貧困人口多,城鎮化水平低,的確需要發展。我們已經在有意降低增速,以解決環境問題。”雖然楊國占如此表態,但是相信這一過程會十分艱難。
另一方面,能源替代還存在不少困難。石家莊市能源辦主任賈東旭說,雖然經過提前協調,石化企業保障了去年冬天石家莊的供暖用氣,但是隨著氣化城市的增多,在全國天然氣供應一直緊張的狀況下,能否供給河北足夠的燃氣,還是未知數。
比如淘汰落后產能。“河北的鋼鐵產量在全國數一數二,可區域內的環境容量已經不可能繼續支撐這樣的發展,必須下決心淘汰落后產能,騰出環境空間。”殷廣平這樣告訴記者,但同時提及其艱難。“一家規模不算大的鋼鐵企業,一年產鋼也就400萬噸,在職職工5萬人,退休職工和家屬,還有10多萬人,如果這家企業要被淘汰關停,職工的安置和企業在銀行的貸款都需要妥善處理。”
比如產業結構升級。今年1―4月,石家莊全市規模以上高新企業同比增長23.4%,已經高于傳統產業增速,但是這樣的好消息并不能代表河北的全局。產業結構調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對于亟待清新空氣的京津冀人民,調整的過程可能會顯得很漫長。
更大的難度可能還在于治理政策與資金。殷廣平表示,河北大氣污染治理第一期即5年的投入預計要達到5000億元。根據石家莊市提供的數據,僅10項大氣污染治理工程,未來3年的投入就需要近220億元。
殷廣平表示,希望中央能夠更好地協調出臺相應政策,比如對淘汰落后產能企業的補貼,以及產業升級的稅費減免等等。
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提出,要建立環渤海區域聯防聯控機制。河北治污,受益的當然不僅是河北人。破解河北的大氣污染治理難題,北京天津也該助一把力。如何協同、如何助力,還等待著各方更多的努力。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多地迎來了連續強降雨,除了降雨之后高溫濕熱天氣對水質的影響,伴隨強降雨而來的還有洪水造成的災區水源中的泥沙量增多,在這種情況下,災區人民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如何保障洪澇災害后的......
2023年7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8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結合‘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的實施,以化工、有色金屬行業企業為重點,實施100個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項目。”在2022年4月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土壤司司長蘇克敬給出了這樣的訊息。土壤污染源頭管控......
百年老道外,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較早開發的老城區,滄桑與機遇并存,問題與挑戰并存,曾有著諸多難以破解的環境問題,也曾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諸多有效的生態環境治理方法,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哈市道外生態環境局有效......
《自然·水》最新發表的一項建模研究顯示,到2100年,地表水污染可能會影響到55億人。研究結果指出,到本世紀末,撒哈拉以南非洲預計將成為全球地表水污染熱點地區。氣候變化與社會經濟發展被認為會影響今后幾......
2023年6月30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常用的生物大氣治理技術主要有生物過濾、生物滴濾和生物洗滌3種。與其他有機廢氣處理技術相比,生物大氣治理技術具有安全性好、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對處理低濃度或生物可降解性強的有機廢氣效果較好。隨著我國工業的......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和信息化廳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著重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
中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28日在北京對記者表示,2013年至2022年,中國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數下降了92%。十年間,中國實現了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空氣質......
我國是農藥生產和使用大國。農藥品種繁多,組成和結構復雜,農藥生產過程中污染物排放濃度高、種類多、危害大。有效防治農藥制造工業污染事關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糧食安全。日前,生態環境部批準發布了國家生態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