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2-09 14:14 原文鏈接: 國務院舉辦“污染源普查”新聞發布會

      國務院舉辦“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情況和成果”新聞發布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10年2月9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情況和成果,并答記者問。

      

      發布會現場(圖片來自互聯網)

      這次新聞發布會是有國務院新聞辦副局長華清主持。

      國務院新聞辦副局長華清(圖片來自互聯網)

      主持人華清首先將到場的人介紹了一下: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今天上午我們請來了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先生、國務院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玉慶先生、國家統計局社會科技司司長馬京奎先生、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巡視員王衍亮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基本情況和普查成果,并回答大家的提問。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圖片來自互聯網)

      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玉慶(圖片來自互聯網)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巡視員王衍亮(圖片來自互聯網)

      國家統計局社會科技司司長馬京奎(圖片來自互聯網)

      首先是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介紹情況。張力軍介紹了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國情調查。兩年多來,在國務院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各地各有關部門狠抓落實,密切配合,普查工作進展順利,主要任務已基本完成。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的主要內容是:發布《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并就普查總體情況作一簡要介紹。

      此次普查標準時點為2007年12月31日,時期為2007年度。兩年多來,全國共組織動員57萬人,辛勤工作,克服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要求高等困難,先后開展了普查前期準備、普查試點、普查監測、宣傳和培訓、清查摸底、普查表格入戶填報、數據錄入、質量控制、數據審核和匯總分析、普查成果發布等工作,共調查工業源、農業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4大類普查對象592.56萬個,獲得各類污染源填報基本數據11億個。

     

      普查工作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查實了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普查首次將農業源、縣級政府所在地以外全部城鎮的生活源以及垃圾處理廠的滲濾液等納入調查范圍,在科學制定污染物產排核算方法的基礎上,更加客觀真實地反映了各類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根據普查結果,2007年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廢水中化學需氧量為3028.96萬噸,氨氮為172.91萬噸,重金屬0.09萬噸,總磷為42.32萬噸,總氮為472.89萬噸;廢氣中二氧化硫為2320.00萬噸,氮氧化物為1797.70萬噸,煙塵為1166.64萬噸,工業粉塵為764.68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為4914.87萬噸;工業危險廢物為3.94萬噸。

      二是摸清了污染源的流域、區域和行業特征以及治理情況。淮河、海河、遼河、太湖、滇池、巢湖等水污染防治重點流域接納主要水污染物數量大,工業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少數行業和局部地區,污染結構性問題突出。經濟較為發達、人口相對密集的地區工業源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位于全國前列;造紙、紡織等8個行業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占工業排放總量的83%和73%,電力熱力、非金屬礦物制品等6個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占工業排放總量的89%和93%。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排放總量的30%,對城市空氣污染影響很大。本次普查還首次系統掌握了我國第三產業主要污染行業、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情況。

      三是掌握了農業源污染物排放狀況。農業源污染物排放對水環境的影響較大,其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1324.09萬噸,占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的43.7%。農業源也是總氮、總磷排放的主要來源,其排放量分別為270.46萬噸和28.47萬噸,分別占排放總量的57.2%和67.4%。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水污染問題,必須把農業源污染防治納入環境保護的重要議程。

      四是強化了環境保護基礎工作。建立了污染源信息數據庫,將全國592.56萬個普查對象與環境有關的基本數據錄入普查信息數據庫,并編制了統一的編號代碼,可根據需求按行業、地區、指標等不同類型分組進行數據檢索和查詢,為管理和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為改革現行環境統計調查體系,進一步完善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奠定了基礎。同時,通過普查,提出了核定主要污染物產生和排放的系統方法,鍛煉了環境保護隊伍。

      基本情況我就簡單地介紹到這里,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謝謝!

      接下來就是新聞機構的記者進行提問。

    ,

      大量工作確保污染源普查數據的可靠性

      英國衛報記者(圖片來自互聯網)

      英國衛報記者:我有兩個問題想請教,第一個問題,人們都說污染與經濟發展之間有曲線的關系,就是說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水平,污染會達到一個峰值,之后會開始下滑。對于中國來說,它的污染有沒有達到峰值,或者什么時候將達到這樣一個峰值?

      第二個問題,去年關于重金屬在中國也有許多相關報道,尤其在鉛方面的污染問題,長期以來這方面的數據都沒有得到準確的報道或者衡量,這是一個長期被人忽略的問題,就此我想問一下,您是否有信心保證這次的普查數據是準確的,失誤率和偏差率是多少,如何保證地方政府及官員們跟你們講的完全是實話?

      對于第一個問題,張力軍回答說: 污染與經濟發展在學術界里被認為是有一個曲線的關系,根據發達國家走過的路子看,人均8000美元的時候,污染達到峰值,之后開始下降。由于中國走的是不同于發達國家走過的經濟發展的路子,所以中國有可能在人均3000美元的時候將出現峰值,之后開始下降。

      由于中國在“十一五”期間把主要污染物的減排納入了約束性指標進行考核,這幾年的實踐證明,實行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能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總量的排放,改善環境質量。所以,“十二五”期間我們將繼續實行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的計劃,并擴大主要污染物的種類,從而使我們有可能在人均不到3000美元的時候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也可以說,在人均不到3000美元的時候就達到峰值,并逐步地改善環境質量。

      第二個問題是由王玉慶回答的,王玉慶介紹了在這方面做的工作,主要有幾點:

      首先從國家來講,國務院發布了《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這是一個國家級的行政法規,對普查的主要原則和普查對象、普查的工作人員、普查機構的職責任務都作了明確的界定,從而使我們依法進行普查。

      第二,國務院印發了《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這個方案對普查的對象、普查的主要污染物、普查的技術路線、普查的組織實施、普查各部門的任務,以及普查數據的管理都做了非常清楚的規定。

      根據國務院這兩個重要的規定,全國普查辦制定了九項技術規范、五項工作細則,來具體規范指導全國的普查工作,這樣統一我們的工作進度、工作程序、技術要求。在企業填報這個關鍵環節,按照我們制定的技術規范,要求企業填報的數據要經過五級審核。首先是填報人的審核,企業自身對這個數據進行審核;第二,由普查員進行審核;第三,由普查指導員進行審核;第四,由當地的環保部門進行會審;最后再請有關專家進行評審,確保填報數據的質量。

      從國家的角度,對全國的普查質量保證開展了三次大規模核查,一次是在清查階段,也就是在普查最初要清查到底有多少普查對象,哪些可以列入普查,哪些不列入;這個清查工作完成以后,我們組織一次全國規模的核查,這個核查都是由國家核查地方,然后由省市逐級進行核查。第二次大規模核查是在普查數據填報以后,已經報給當地環保部門了,我們做了填報數據質量的全國性核查。第三次核查就是普查數據的錄入工作。三次核查我們組織了參加這次普查的國務院有關十個部門共同進行核查。

      最后,王玉慶將這三次核查的準確結果數告訴了大家。第一次清查工作的質量核查,國家、省、市三級一共抽取樣本區1814個,樣本區的概念就是街道、鄉鎮,這些算是一個樣本區,一共抽取了1814個樣本區。樣本單位是14.17萬個,合格率是90.7%,入戶清查的各種差錯率在質量控制標準之內。填報質量的核查,第二次全國性的核查一共抽取樣本區2418個,樣本單位是30.08萬個,合格率94.48%。最后一次是數據錄入和匯總數據階段的質量核查,一共抽取樣本區2195個,總計樣本數42.24萬個,合格率98.84%。凡是發現不合格的,及時要求地方按照國家的技術規范重新進行調查,來改正這些錯誤。

    ,

      三個原因造成統計數據和普查數據的差異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圖片來自互聯網)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有一個問題問張部長,我注意到這次發布的普查公報顯示化學需氧量和2007年環境統計數據有一定的差異,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另外,這種差異是否會影響到“十一五”總量減排的考核?

      張力軍:

      你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關于化學需氧量這次普查的結果確實和2007年的統計數據有差異。第二個問題,關于總量考核怎么辦?全國化學需氧量的普查是3028.96萬噸,比統計數據增加了119%。造成統計數據和普查數據的差異,有三個原因:第一,統計范圍不同,這次普查增加了對農業源的污染調查,同時還增加了原來統計范圍所不包括的除縣政府所在地的鎮以外的所有鄉鎮生活源的調查,還增加了集中式的污染治理設施所排放的一些污染物體。所以,這次普查的范圍和原來的統計范圍是有差異的。

      通過普查,這三個方面的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農業源為1324.1萬噸,增加的其他城鎮的生活源排放為216.7萬噸,增加的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的垃圾滲濾液排放為32.5萬噸。所以,這次普查擴大范圍的增加量為1573.3萬噸。

      第二,調查方法不同。這次污染源普查,對工業源的調查是采取對所有有污染的企業直接入戶進行填表調查的方法,而我們過去的統計是采取發表調查,對10萬多家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單位逐個發表填報匯總,對非重點的實行整體估算;這次普查對全部工業源調查企業157.6萬家發表到戶進行調查。對生活源的調查,特別是第三產業的調查,過去統計是采取第三產業統一按技術參數和相關基礎數據進行核算,這次對第三產業則是分行業進行調查和測算。

      第三,污染物的計算系數不同。環境統計是用1995年編制的產排污系數來進行計算的,這次普查則結合當前的技術條件和生產水平、治理水平制定了一系列更符合實際的產排污系數,這樣更加有利于準確地測算各種污染物的產和排的總量。

      這次普查結果出來之后,我們也認真分析過這種差異,經過計算,如果刨去統計范圍的不同和增加的調查方法不一樣產生的這部分量之外,通過產排污系數和我們現在的統計方法進行比較,兩者的差距僅為5.3%。

      下面我回答你的第二個問題,“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減排的考核問題。由于我們“十一五”期間把化學需氧量列為主要污染物減排的考核指標,所以國務院委托當時的國家環保總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簽訂了減排的目標責任書,削減的基數是按照2005年的統計基數來確定的,在我們的考核中也是根據2005年的統計表中在冊的企業削減量,我們才承認它的削減量。這次考核為了保持政策的嚴肅性,不會做任何的調整。國務院在確定開展這次污染源普查的時候也已經明確這次普查的結果與“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減排的考核不掛鉤。這次普查結果出來之后,我們也和各省進行過測算,由于各地在減排工作上的重視,調整產業結構和治理設施建設力度的加大,如果不含農業源的話,也可以完成增加了量之后的主要污染物COD削減10%的任務。但是考慮到政策的嚴肅性,我們這次仍然按照國務院原定的標準和“十一五”的考核不掛鉤。謝謝!

    ,

      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與日常掌握情況基本相符

      基督教真理報記者(圖片來自互聯網)

      基督教真理報記者:這次普查的結果有沒有讓您感到吃驚的地方,有沒有您事先沒有預料到的關于普查污染源的問題?還有一個問題,這次普查結果中有沒有讓您覺得要對目前的政策加以改變或者加強某個領域的污染治理,或者讓中國政府覺得要設置一些新的重點領域來加強環境保護和改善污染治理的政策和目標?

      張力軍:

      我來回答這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普查的結果有沒有讓我吃驚的地方?這次污染源的普查,與我們日常所掌握和了解的全國污染物的排放情況、地區和行業分布基本相符,沒有什么讓我們吃驚的地方。這次污染源普查差距最大的數據就是COD的排放總量。大家可能記得,我曾經在不同的場合說過,中國的COD排放大體上是工業占三分之一,農業占三分之一,生活占三分之一,準確地說就是農業三分之一強一點,工業三分之一弱一點,生活占三分之一。當然,我這個講法是我們抽樣典型調查的結果。這次污染源的普查結果在有些方面更好地論證了我們過去的一些判斷,在數據方面也更好地支撐了我們過去的一些判斷。

      現在我回答你的第二個問題,通過這次普查,我們的環境保護政策有沒有什么需要調整的方面?這次污染源普查,使我們能夠更準確、更深入地了解全國污染的狀況,對于我們有針對性地加強環境管理、促進總量減排、有效地改善環境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們會根據這次污染普查所反映的各方面的問題,有針對性地來調整我們的規劃、調整我們的治污重點,增加總量控制的種類,從而使我們更加有效地保護和改善中國的環境。謝謝!

    ,

      農業部門采取三方面舉措應對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問題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圖片來自互聯網)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從普查公報來看,農業源的主要污染物還是占很大的比重,而且對水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請問下一步我們將如何采取措施來控制農業源的污染呢?

      王衍亮回答說: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大家知道,在發展農業的過程中,化肥、農藥、地膜的使用,對糧食的增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部分地區,由于不合理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農業面源污染。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在為人民群眾提供大量畜禽和水產品的同時,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面源污染。

      從這次普查的結果看,在農業源污染中,比較突出的是畜禽養殖業污染問題,畜禽養殖業的化學需氧量總氮和總磷分別占農業源的96%、38%和56%。農業源的污染問題,我們認為要按照現代農業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用發展和引導的辦法來解決。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農業生產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近年來,農業部門在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說我們大力發展農村沼氣,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實施農村清潔工程,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借這個機會,我想告訴各位記者幾個數據,截止到2008年底,我們已經建成戶用沼氣池3050萬戶,針對畜禽養殖場,大中型養殖廠的大中型沼氣池2700處。據初步統計,2009年我們又增加了450萬戶左右的農村戶用沼氣。這些沼氣池的建設,消化和處理了大量的人畜糞便和其他污染物。我們測土配方施肥已經覆蓋到全國2498個縣和場,我們還在全國建設了1100多個農村清潔工程的示范村,在示范村主要污染物的處理率都達到了90%以上。

      針對農業面源污染的問題,下一步我們主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大力推進畜禽糞便的資源化利用,防治養殖污染。這里面主要是加快實施農村沼氣項目,發展戶用沼氣,支持大中城市郊區重要的水源地等區域的畜禽養殖場建設大中型的沼氣工程。同時,積極地推進其他方式的畜禽糞便的資源化利用。

      第二,轉變生產生活方式,控制農村廢棄物的污染。主要是擴大農村清潔工程的實施范圍,建設家園、田園的清潔設施,積極推進散養戶的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等其他污染物的資源化利用。落實好以獎促治、以獎代補政策,推進農村環境的綜合整治。

      第三,提高化肥農藥的利用率,防治流失污染。在鞏固現有2498個縣、場測土配方施肥的成果的基礎上,擴大作物種類,提高技術到位率。2010年,免費為1.6億農戶提供測土配方施肥指導服務,推動應用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1億畝以上,配方施肥建議卡和和施肥技術指導入戶率達到90%以上。同時,加強農藥市場監管,鼓勵使用高效、安全、低毒農藥產品,推廣新型植保機械和實用技術,提高農藥的使用率。

    ,

      垃圾處理方式納入了普查的范圍

      北京電視臺記者(圖片來自互聯網)

      北京電視臺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關于垃圾焚燒是老百姓非常關注的環保問題,這次普查當中有沒有關于居民生活垃圾處理方面的一些調查情況?還有關于垃圾焚燒方面的調查情況?第二個問題,有媒體說這次普查結果的公布是為征收環境稅做一個前期準備,請您回應這次普查結果的公布會不會作為征收環境稅的依據,環境稅會不會在短期內出臺?謝謝!

      張力軍:

      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關于這次普查是否將垃圾處理方式納入普查范圍的問題。由于垃圾是全民都在關注的問題,它的處理方式大家也非常關注,所以我們這次污染源普查把垃圾處理方式納入了普查的范圍。由于我們今天是污染普查的總體狀況公布,還有一些具體的分行業或者叫分門別類的調查數據,我們將會擇機陸續發布。

      關于環境稅的問題,財政部、稅務總局和環境部一直在進行研究,現在已經有了一些基本的考慮。這次普查將會為我們研究環境稅提供更好的數據支持。謝謝!

      新聞發布會持續到11點20分,華清對到場的新聞記者表示感謝,結束了今天的發布會。

    相關文章

    江西規范管理1375臺套污染源水質自動采樣系統

    日前,記者從江西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江西省《污染源水質自動采樣系統技術規范》即將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江西省范圍內污染源水質自動采樣系統建設、驗收、運行及水樣有效判別的推薦性地方標準,也是全國首......

    剛剛!官方通報失蹤106天的胡鑫宇事件|附時間線梳理

    今日上午10時,胡某宇事件新聞發布會在江西鉛山縣召開,發布會上,江西省、市、縣公安機關聯合工作專班及市縣相關部門,發布了胡某宇事件最新調查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胡某宇事件新聞發布會現場據胡某宇事件最新......

    看點直擊,十三屆五次會議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

    2022年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此前在2月23日,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六十六次主席會議上,全國政協委......

    總局發布污染源廢氣類儀器適用性檢測合格名錄

    近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多項環境監測儀器及設備適用性檢測合格名錄(截至2020年3月31日)。煙塵煙氣連續自動監測系統(CEMS)適用性檢測合格名錄(符合HJ76-2017標準)(截至2020年3月......

    生態環境部召開2019年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9月2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崔書紅司長,向大家介紹我國自然生態保護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新聞發布會由劉友賓主持。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意見征集!企業(污染源)全過程環境管理規范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進一步提升企業環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落實企業環保主體責任,規范企業環境管理制度建設和績效管理......

    固定污染源排放煙氣連續監測等7項環保產品認證實施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已啟動的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氣相色譜連續監測系統、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多通道采樣器,小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固定污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系統,總......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征集6個監測標準規范編制合作單位

    為健全完善固定污染源監測標準規范體系,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正在組織研究制訂2019年度6個固定污染源監測標準規范(研究期限為2年),現向社會公開征集具有相應研究能力的合作單位參加標準規范的研究編制,歡迎符......

    黑龍江:加強河流生態修復與保護推進倭肯河流域整治

    6月1日,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委書記、市總河長楊廷雙前往倭肯河及支流部分河段巡查。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立市戰略,嚴格落實河長制,加強水污染防治,不斷提高水環境質量,切實抓好倭......

    云南:開發普查“大腦”確保污染源普查質量

    波光瀲滟三千頃,莽莽群山抱古城,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云南,四季如春、繁花美景為人稱道;如今,云南正通過建立可追溯的質量管理體系、完善數據化的普查系統,形成污染普查“大腦”、提升污染源普查質......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