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有色金屬產業和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研究部署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會議指出,加強科技創新,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支撐作用,對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增強發展后勁,具有重要意義。當前要著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抓緊實施與擴內需、保增長緊密相關的科技重大專項。優先安排對當前產業發展和擴大內需具有直接作用、已有較好基礎、可以盡快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產品的攻關任務,加快實施進度,盡快取得一批重大成果。(二)加快研發制約重點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為產業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對成熟的技術和產品要加大產業化、商業化和規模化應用力度。(三)大力支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鼓勵骨干企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任務,建立面向企業開放共享的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加快先進技術向中小企業轉移。(四)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發揮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作用,大力支持新能源、生物、新材料、信息等戰略性高新技術產業,積極發展創意、動漫、游戲、應用軟件等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五)動員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力量主動服務企業。支持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研發技術、開發產品,促進人才向企業流動。鼓勵科研院所為企業提供檢測、標準等服務。加強科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會議決定,調整優化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科技計劃財政投入結構,今明兩年中央和地方財政集中1000億元,加大對實施上述任務的投入;支持自主創新產品推廣應用,鼓勵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加大對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力度,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
會議認為,有色金屬產品種類多,應用領域廣,關聯度大,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進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要以控制總量、淘汰落后、技術改造、企業重組為重點,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一要穩定和擴大國內市場,改善出口環境。調整產品結構,滿足電力、交通、建筑、機械、輕工等行業需求。支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產品出口。二要嚴格控制總量,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三要加大技術改造和研發力度,推動技術進步。開發前沿共性技術,提高裝備工藝水平和關鍵材料加工能力。四要促進企業重組,優化產業布局,加強企業管理和安全監管,提高產業競爭力。五要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增強資源保障能力。六要加快建設覆蓋全社會的有色金屬再生利用體系,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會議決定,國家安排貸款貼息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抓緊建立國家收儲機制,調整產品出口退稅率結構。
會議指出,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運代理和信息等行業的復合型服務產業,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促進生產、拉動消費作用大。必須加快發展現代物流,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以物流服務促進其他產業發展。一要積極擴大物流市場需求,促進物流企業與生產、商貿企業互動發展,推進物流服務社會化和專業化。二要加快企業兼并重組,培育一批服務水平高、國際競爭力強的大型現代物流企業。三要推動能源、礦產、汽車、農產品、醫藥等重點領域物流發展,加快發展國際物流和保稅物流。四要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物流標準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會議確定了振興物流業的九大重點工程,包括多式聯運和轉運設施、物流園區、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農村物流、制造業和物流業聯動發展、物流標準和技術推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物流科技攻關及應急物流等。
為發展堅果產業,云南省臨滄市依托鄧秀新院士團隊,組建了“院士專家團隊+市級科技人員+縣(區)級科技人員”的技術體系專家團隊,采取“邊研究、邊試驗、邊示范、邊推廣”方式,開展果園放蜂、營養補充等關鍵技術......
一是優化創新平臺建設和運行機制。組織企業積極申報安徽省級企業研發中心,2024年銅陵市獲得新認定數量取得突破,達到14家,企業研發平臺的技術領域進一步擴展。圓滿完成2024年年營收1億元以上無研發活動......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2025年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粵港科技創新聯合資助與政務信息化項目)擬安排資金的公示根據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擬安排粵港科技創新聯合資助與政務信息化項目40項,擬安......
關于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國內科技合作項目立項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根據《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國內科技合作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4......
近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聯合省委組織部、省財政廳等18個部門印發了《關于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旨在進一步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
關于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空天海洋科技領域(第二批)項目立項的通知根據相關要求,經項目申報、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立項公示等程序,現對《軌道轉移運輸飛行器在軌快速加注技術》等6個項目予以......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5年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推薦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然資源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部其他直屬單位,各派出機構,上海市海洋局、浙江省......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等部門日前聯合發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將加快實現具身智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市科協主席、重慶大學教授潘復生在接受央視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我國科技論文數和專利數均處于世界第一位,但是專利增長速度和產業發展質量不相稱,在一些領......
未來科學城管委會近日發布數據,盤點2024年發展成果。作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之一,未來科學城已聚集規模以上企業881家,去年營業收入4301億元;形成醫藥健康、先進能源、先進制造三大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