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
在五年一度的全國環保大會即將召開之際,國務院20日發布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實施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積極推進環境稅費改革,研究開征環境保護稅;加強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具體措施,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把環境保護列入各級財政年度預算并逐步增加投入和其他財稅優惠措施。
陸續出臺的各項環保政策,無疑將使“環保”兩字成為四季度搜索熱詞。根據意見,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依然是接下來的環保重點。環境部日前公布的上半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核算結果顯示,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實現同比下降,而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同比增長6.17%。
為實現減排目標,意見要求完善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鼓勵各地區實施特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加強污水處理設施、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和垃圾滲濾液處理設施建設。
意見特別針對氮氧化物排放高的現狀,提出要對造紙、印染和化工行業實行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總量控制;電力行業實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繼續加強燃煤電廠脫硫,全面推行燃煤電廠脫硝,新建燃煤機組應同步建設脫硫脫硝設施;對鋼鐵行業實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強化水泥、石化、煤化工等行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嚴格落實燃煤電廠煙氣脫硫電價政策,制定脫硝電價政策;對可再生能源發電、余熱發電和垃圾焚燒發電實行優先上網等政策支持;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實行差別電價,對污水處理、污泥無害化處理設施、非電力行業脫硫脫硝和垃圾處理設施等鼓勵類企業實行政策優惠。
意見明確指出要加大環保產業政策扶持力度,擴大環保產業市場需求。實施環保先進適用技術研發應用、重大環保技術裝備及產品產業化示范工程。對生產符合下一階段標準車用燃油的企業,在消費稅政策上予以優惠。制定和完善環境保護綜合名錄。對“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研究調整進出口關稅政策。
一直以來困擾環保行業發展的資金來源問題也受到了重點關注。意見明確指出,鼓勵多渠道建立環保產業發展基金,拓寬環保產業發展融資渠道;要把環境保護列入各級財政年度預算并逐步增加投入,適時增加同級環保能力建設經費安排;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債券用于環境保護項目,加大對符合環保要求和信貸原則的企業和項目的信貸支持。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即將出臺的《節能環保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十二五”末,國內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要達到4.5萬億元,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左右,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其中,核心領域的環保裝備產業和環境服務業產值分別各達5000億元。同時,國家鼓勵有實力的節能環保類公司做大做強,“十二五”期間,要形成100家左右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環保企業,其中包括50家環境服務型企業。在具體的財稅支持政策上,將研究污水垃圾處理等企業免征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政策。
市場分析指出,國家扶持政策越來越明確,伴隨著一系列政策“大紅包”的推出,“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大發展”的局面將日漸明朗,相關公司將集中受益。
環保裝備業將先行
5000億元的產值目標體現了國家對于環保裝備制造業的重視。其實,早在2010年4月,國家發改委出臺經過修訂的《當前國家鼓勵發展的環保產業設備(產品)目錄》,已經指定八大類共計147項鼓勵發展的環保設備及產品。
在《規劃》重點支持的高效節能、環保及資源綜合利用三大產業板塊方面,《產品目錄》均明確了政策支持的方向。例如,水污染治理裝備領域包括膜生物反應器、活性污泥生物膜復合式一體化處理設備,以及中空纖維超(微)濾膜組件、聚酰胺復合反滲透膜材料等22項;大氣污染治理領域脫硫脫硝裝置和脫硫劑、脫硝催化劑等也均有列出,甚至還指定噪聲和環境監測方面的技術和產品支持方向。
業內專家指出,《產品目錄》代表政策支持的導向,其中還有一些被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因此,這八大類產品代表著未來5年環保裝備產業的引領力量。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水污染專委會秘書長王家廉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隨著產業進一步發展,未來還將充實和完善各細分行業的政策支持導向,例如污水處理領域的生物反應膜技術,目前主要弊端在于成本和能耗過高,國家鼓勵更新更高效的技術涌現。
環境服務業有望提速
在即將出臺的《規劃》中大力發展環境服務業被認為是最大亮點之一。業內人士紛紛指出,5000億元產值目標不僅預示著環境服務產業規模的擴大,更意味著目前整個環保產業鏈條上各個分散的環節須向系統綜合性服務業轉變。這一政策動向的變遷呼喚行業企業及早實現轉型升級。
環境服務業涵蓋市政供水、市政污水及回用、工業廢水、污泥、城市固廢、危險固廢、監測服務等范圍,將帶動包括規劃設計咨詢、投資運營、工程建設、設備集成在內的全產業鏈整合。《規劃》提出的未來環境服務業的核心是,環保領域引入合同環境服務概念,具體分為兩種形式:一是污染企業通過合同服務,將節省的減排費用與治污企業共享;二是政府采購由環境服務商所提供的環境服務。
據中國水網統計,2010年末,我國環境服務業年收入總額約1500億元,從業單位約12000個,從業人數達270萬人。王家廉表示,盡管已有所發展,但目前分散的環保產業各環節只能服務于單項指標,傳統的產業模式不能滿足環境保護、環境管理的需求。只有綜合環境服務直接面向環境效果,環保產業業態向綜合服務業過渡,才能引導環保產業向環境服務業升級。
王家廉指出,從現狀來看,污水處理產業目前廣泛推行的BOT運營模式已初步具備環境服務業的特征,未來,水污染治理環境服務業有望率先實現規模化發展。
財稅扶持推陳出新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規劃》在具體的財稅扶持政策方面也充分考慮產業發展現狀,謀求推陳出新。其中,將管網維護和污泥處理成本納入污水處理成本,對污水垃圾處理等企業免征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進一步完善污水處理費征收和使用辦法等提法,被廣泛認為含金量很高。
國內一家大型污水處理運營企業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成本問題一直是污水處理企業面臨的首要挑戰。目前,企業承擔的BOT項目,靠從政府獲得污水處理費來獲得收益。但項目運營過程中,實際的成本還包括管網維護和污泥處理部分,在污水處理費中就未被體現,如此一來,企業的成本壓力很大。“相比于新區,很多城市老城區的管網維護難度更大,費用更高,這些都靠企業來投,顯然不合理。”該人士表示,一并考慮管網維護和污泥處理成本,是對企業投資污水處理行業的巨大支持。
污泥處理成本也列入成本考慮范圍,體現了政府對于污泥處理的重視。有專家表示,污泥處理未來5年也有望實現產業化發展,環保部也在做相關專項規劃。
由于建污水處理廠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土地使用稅往往平添污水處理企業的運營負擔。上述企業人士表示,一旦免征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企業的經營成本能明顯降低。
另據透露,《規劃》還提出,將完善節能環保產業的進出口政策,安排對外援建時,優先安排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節能環保項目。同時,拓寬產業投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發行企業債券、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此外,未來政府還將支持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污水、垃圾處理等市政公用事業。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即將召開,預計將于11月初舉行。據了解,此次會議除了總結“十一五”環境保護工作外,還將進一步布置“十二五”環境保護的相關工作。
全國環保大會是國家層面規模最高的環境保護會議,每五年召開一次,上一次大會召開于2006年4月。記者了解到,此次會議期間有關部門或將出臺相關意見進一步促進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在環保產業方面,會議中或涉及“十二五”期間環保產業增速要超過同期財政收入增速等相關內容。
除此之外,由環保部牽頭制定的“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也有可能于大會前后發布。目前,該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環保部相關人士曾對記者表示,該規劃將很快出臺。
據悉,在環境安全方面,“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會將主要精力放在核輻射、重金屬、危險廢物、危險化學品等方面的污染防治上。
記者還了解到,此次會議前夕,《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也有望正式對外公布。根據該規劃內容,到2015年,我國要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狀況,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全面建立地下水環境監管體系;到2020年,對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實現全面監控,重要地下水飲用水水源水質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點地區地下水水質明顯改善,地下水環境監管能力全面提高,地下水污染防治體系基本建成。規劃將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對符合規劃要求項目,中央財政將在現有投資渠道中予以支持。
早先,環保部總工程師萬本太表示,“十二五”期間要進一步加大對環保的投入。據他介紹,我國“十一五”環保投入為2.16萬億,占GDP的1.41%。而據有關專家測算,“十二五”環保投入至少要比“十一五”增加1.5倍,才能實現“十二五”環保目標。
環境服務業春天即將來臨
“十二五”節能環保規劃將環境服務業納入發展重點,規劃到2015年達到產值5000億元,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企業超過50家,環境服務業的春天即將來臨。
環境服務業包括環境技術服務、環境咨詢服務、環境監測服務、污染設施運營管理、廢舊資源回收處理、環境貿易和金融服務。環境服務業的比重增大是環保產業走向成熟的標志。在發達國家的環境產業中,服務業務占比達到50%-60%。而我國的環保產業發展相對不夠成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服務業比重約為15%左右,且主要是以環保設施建設帶動的設備制造和工程服務為主。
處理費提高利好運營企業
環境服務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污染企業通過合同服務,將節省下來的減排費用與環境服務商共享;一種是政府采購由環境服務商所提供的環境服務。國內水處理領域運營服務模式相對成熟,基本模式是各地由地方政府招標,中標企業在特許經營期內,政府按當地財政部門核算的處理服務費支付給中標企業以覆蓋成本和收益。
而“十二五”節能環保規劃將管網建設和污泥處理納入污水處理,將大大提高運營服務商的盈利能力。目前運營服務商的利潤增長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處理量的提升,隨著管網建設的重視,之前來水量嚴重不足的處理廠將逐步提高處理負荷;二是自身提高管理能力,降低單位處理成本;三是單位處理費用的提高。
目前國內污水處理費標準是0.8元/噸,雖然2008年以來部分省會城市提高了處理費,但仍有一半的地區低于標準水平,整體的處理費用仍處于較低水平。未來將管網建設成本和污泥處理成本納入污水處理成本,勢必將提高污水處理費,而擁有污水處理項目的運營商獲得相應污泥處理業務和配套管網建設也是大概率事件,增加的處理服務費將提升企業單位水處理盈利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大部分運營商都將受益于政策支持,但由于規模、技術、綜合管理能力存在差距,只有具備綜合處理能力和異地復制能力的運營商才能最大程度地受益于政策支持。可重點關注:在膜技術上國內領先,通過與各地地方政府合作設立子公司快速異地復制的碧水源,在特定工業領域水處理方面具有優勢的巴安水務、禾欣股份和萬邦達.
污染治理監測先行
環保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環境監測服務和相關設備的發展,只有通過持續有效的大環境監測和潛在污染源監測,才可以發現污染情況,并作出相應治理。
根據監測對象的不同,環境監測分為環境氣體監測系統和環境水質監測系統。統計顯示,2009年國內環境監測專用系統的市場規模為92.67億元。根據國泰君安研究報告預測,未來2-3年,環境監測儀器儀表市場規模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20%以上,到2013年整個環境監測儀器儀表市場規模將超過200億元。
研究人士稱,上市公司中能夠提供空氣質量、水質、污水、煙氣、酸雨全套自動監測服務的先河環保,覆蓋水、氣監測的聚光科技,以及在特定領域――核輻射監測的漢威電子,將受益于環境投資拉動的監測服務市場的井噴。
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十四五”河北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到2025年,全省燃氣等老舊管道改造、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實現應改盡改,污水集中收集、污泥處置和垃圾焚燒......
近日,開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城市管理局發布了《水稻鄉馬頭村污水處理站中水回用工程項目結果公告》,河南宏坤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以135萬元中標。詳情信息如下:一、項目編號:汴示范城管【2021】93號;二、......
我國污水處理領域首個低碳團體標準——《污水處理廠低碳運行評價技術規范》(T/CAEPI49-2022)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城鎮污水處理分會組織制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2022年6月6日批準發布,將......
近日,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提出一種面向能量回收和物質回收的新型污水處理工藝。相關研究成果以Integratedanaerobicandalgalbioreactors:apromising......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和《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完善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保護和改善水......
污水處理行業碳排放量約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是不可忽視的碳排放領域。污水廠的碳排放包括了直接碳排放和間接碳排放,前者主要來自生物反應過程中N2O、CH4和CO2的逸散,而后者主要是生產過程中電力、藥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提出一種面向能量回收和物質回收的新型污水處理工藝。相關研究成果以Integratedanaerobicandalgalbioreactors:apromising......
全國首例!環境部通報陜西神木污水處理廠“COD去除劑”投加案2020年5月,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和陜西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現場調查發現陜西環保集團水環境(神木)有限公司運營的神木市污水處理廠使用一種“......
制備高滲透性能且高截留率的氧化石墨烯膜一直是難題和研究熱門。近日,浙江農林大學教授陳亮團隊通過實驗和理論結合,利用改進電子束輻照還原方法,實現了在氧化石墨烯中對環氧基團的精確去......
目前,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形勢嚴峻,一方面,污水和污泥中含有大量重金屬等有害物質,處理不當會造成環境污染;另一方面,污水和污泥中蘊含大量資源,具有回收利用的潛力,從污泥中回收稀土元素等資源逐漸受到重視。......